吟唱平安京吧 关注:151贴子:1,239
  • 3回复贴,共1

论:浅谈该漫画叙事漏洞之一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这部漫画展藤原定家是穿越来的对吧?还被成为“祝言天女”,所以他是那个平安时代不存在的人,是一个硬生生从现代社会掉下来的人,所以他在平安京是没有亲人的对吧?(至少至今的更新番中没有藤原定家的亲人跳出来。)
好,既然我的逻辑成立,那么漏洞就出现了。
在现实中,《百人一首》中第十七首和歌:《哀哀世人路》的作者,书中署名是皇太后宫大夫俊成,此人原名藤原俊成,可他的儿子却是本书《小苍百人一首》的作者藤原定家。(其实我也替藤原俊成不平,自己儿子编撰的和歌选集,居然把老子的和歌编到第八十三首……不知道越是靠后越没人看吗?)
现在附上日文原文,以及中文翻译(不是我自己翻译的……)
【日文原文】世(よ)の中(なか)よ 道(みち)こそなけれ 思(おも)ひ入る 山(やま)の奥(おく)にも 鹿(しか)ぞ鸣(な)くたる
【中文翻译】哀哀人世路,隐遁叹无归。尘外深山里,鹿鸣声亦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和歌的创作背景:这首和歌创作于作者27岁,“述怀百首”中的一首。当时日本战乱四起,天下无道,天皇大权开始旁落,藤原氏、平氏、源氏权臣摆弄朝政,争夺控制天皇的天下大权。而只有出神权臣家族的人才能在朝廷中任职,那些有才华、却位居低位的人根本无法向上攀爬。作者深感人世无常,便想离群索居,寻觅一方净土。就在此一年,比他小四岁的西行出家(俗名佐藤义清,生于官宦之家,自己也很早就进入官场,1140年22岁时辞去鸟羽天皇的守卫长之职,出家修行,和藤原定家是当时并称的两大俳句家。)厌世之风弥漫整个社会。就连深山中的野鹿也在四处徘徊,不断哀鸣,令人感到走投无路,天下之大居然没有安身之处。
作者(藤原俊成)认为这首和歌是自己的代表作,他的儿子藤原定家也十分喜爱这首和歌,将它选入百人一首,认为最能表达父亲内心的本质。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这位开创一代“幽玄”和歌诗风的藤原俊成:皇太后宫大夫俊成,名藤原俊成,正三位,皇太后宫长官,藤原定家之父。俊成63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差点丧命。于是病愈后出家,号释阿,91岁时去世。他歌才早熟,成名后长期担任各种宫中赛歌会的评判官,是平安末期歌坛上的“重镇”。有和歌理论著作《古来风体抄》,还是《敕撰和歌集》中《千载集》的编者,确立了“幽玄”的歌风。
所谓幽玄,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和我们中国魏晋时期的诗风有些相似的,魏晋时期司马氏为了夺取天下实行恐怖政治,竹林七贤嵇康被杀,阮籍也时常对社会感到迷茫,看不到方向和希望。那个时期,整个文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都弥漫着“清谈”之风,融合佛教的哲理,加之中国道教的玄奥,玄学之风盛行,可谓人人都是玄之又玄,处处皆是空之又空,原因就是社会太过黑暗,帝王统治高压,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保证世家大族可以世卿世禄,那些有文才的人只能附庸风雅,极尽奢华,如同七宝楼台,实则空无一物。那时的日本也是如此,社会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保元之乱”(保元之乱是一场1156年7月发生于日本的内战,对阵双方为后白河天皇和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等,以及崇德上皇和其支持者平忠正、源为义等。战斗的结果,后白河天皇一方胜利。保元之乱的双方均借助武士的力量作战,标志着武士阶层走上日本政治舞台,成为日本武家政治的开端。)后,武士阶级开始进入政权,灿烂辉煌了四百年的平安时代结束,历史开始进入镰仓幕府时代,天皇的大权旁落,有才之士的晋升空进再次被压缩,所以那股厌世、弃世之风盛行,很多人选择出家,不仅是为了自身性命,更是为了躲避这个消极的社会。
哦……sorry,我这个历史控又开始啰嗦了,回归我的正题。
以上的事实罗列和我的分析讲解,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个漫画存在一个叙事漏洞,漫画中定家没有亲人(目前未出现),他还有一副等待解开谜底的花牌,那幅花牌也是根据藤原定家的《百人一首》制作的,到时候这个漏洞补不上,定家怎么回到现代社会啊?
嗯……我表示深深的忧虑。
希望漫画作者能考虑到这个漏洞,或者是让定家君的父亲出现,或者是假托他人吟唱出这首和歌(这是我最讨厌的,若是作者不明也就算了,作者明确的咱就不用玩假托这类的笑话了,对人多不尊重。),或是……直接无视掉(一百首啊……要我都说完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反正呢,是个漏洞,诸位看官也许会觉得这不过是无伤大雅的瑕疵,但是从我这个专业的,学习中文叙事的人的角度,这是不可原谅的!好吧,我又上纲上线了……
没什么啦,随便拿出一本书,还有各种叙事漏洞呢,就原谅漫画酱的辛苦付出啦~~~
不过还真要感谢汉化组的努力,他们翻译的和歌真心不错,我能感受到汉化组们下功夫了,应该是借鉴了各种翻译资料吧,有很多和歌都是借鉴了好几个版本的翻译,最后综合而成的,韵律上还有些欠缺,若是能借鉴汉诗的平仄就好了,日语的和歌也是抑扬顿挫的,读起来很好听。我们也要知道,由非汉语创作而成的诗歌翻译成汉语的诗歌形式,本身就是一大困难,而且诗歌都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很多意象的使用和韵律的安排都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语言习惯,无论多么一流的翻译大师,翻译他国诗歌都是一种艰巨而又很容易不讨好的工作。
汉化组,你们辛苦啦!


1楼2014-11-09 00:34回复
    我只是想要个沙发╮(╯╰)╭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9 02:03
    收起回复
      ...屌


      IP属地:广东3楼2014-12-13 0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