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聪家吧 关注:150贴子:8,399
  • 2回复贴,共1

【军备火器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11-15 12:48回复
    奏请建筑另一座炮台时记载了建筑规模和方法。他说:“新建靖远炮台一座,
    在威远、镇远之间台面宽六十三尺,拟开炮眼六十,安炮六十位,炮台东南
    角包墙长九丈五尺,西角炮墙长七丈三尺,后台围墙长八十七丈,台前临水
    留出土坡十六丈,炮台石墙均宽五尺,敌台面宽二丈五尺,敌台后至山根处
    阔十四尺,窄处阔七尺”。
    清前期的炮台要塞体系特点是:以击来犯敌舰为主,全面构筑设防;阻
    打结合,在水中设置木排桩寨和铁链等障碍物;以陆上炮台为骨干,配合以
    水上机动作战。但是,清前期虽有内河、外河两支水师,可力量甚微,只限
    于防守海口、缉捕海盗、运送步兵、物资等辅助工作。其水师一般以 22.4~
    34.5 米长的赶缯船为主力战舰,小点的河船、双蓬艍 船用于攻战追击。最
    大战舰配火炮 17~18 门,小者只配 1~2 门。所以说,清前期尚无具有进行
    正规海战的近代意义的海军。
    (3)战术
    清军八旗兵传统战术是“逐利如鸟集,困败如云散”的游牧民族非正规
    骑兵战法,“平地则八旗并驰、险地则八旗鱼贯”,本没有一定的队形。只
    是在列阵、宿营和驻扎时以旗为单位,定有规矩,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有变。
    在与明军长期作战,学得汉族战法,包括绿营兵都采用戚继光的鸳鸯阵与三
    才阵等。由于八旗兵已引进鸟枪等火器,所以也创立了一种叫“连环枪式”
    的射击战斗队形:
    战斗时,前一伍取卧姿,第二伍取跪姿,第三伍取立姿,全组三伍,依
    统一号令同时发射。齐放完毕,右行由右后方,左行由左后方,返转到第三
    组之后,重新装填弹【世界军事史】药。同时,第二组即推进到原来第一组位置发射,依次
    类推。清军视之为不传秘法,只传授满蒙八旗,对汉【世界军事史】人保密。
    清朝军事思想尽管顽固,但面对火器时代的到来,也不再单纯以骑兵冲
    击了,而是先施以火力准备。在战场上也不再是单一的“如墙而进”,而是
    也有因时因地变换姿势、逐步跃进了。中国最早采用“散开战斗队形”的是
    干隆、嘉庆年间湘西起义的苗族军队。据记载:“苗人临阵、并无行列,皆
    系三、五零星,附木依崖,莫可踪迹;或在山巅,或在沟内,上下指击,皆
    能有准,兵勇不可防备,每被戕伤。”
    由于清政【世界军事史】府并不鼓励民间对军事参与而满族自身又日益腐败,导致清代
    军事思想受到禁锢,不仅失去了中国历代相传的民间军事传统,就是已有的
    兵书也被列为禁书。


    4楼2014-11-15 12:49
    回复


      5楼2014-11-15 1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