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难写是精神
--------齐铎人先生中国画艺术简析
齐铎人先生以画“四君子”(即梅兰竹菊)享誉画坛,同时兼涉山水等,每项均有其不同之处,有些方面还很有独到之处,显得卓然不群。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总体而言,在注重笔墨的基础上,突出意趣和神韵,追求意境,反映‘我’境,强调“物我融合”,凸显“天人合一”的思想,往往是借自然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与西方的油画注重色彩、明暗、层次、写实不同,中国画突出用笔,重在虚实结合,与浓淡之间衬现主旨,整体上不像西方油画,局限于特定的历史瞬间,而是从厚重的历史人文基座上,撷取富有代表性典型情境,因而常常给人以缩千里于尺幅,接千载于神通之感。
之所以要阐述一下中国画的特点,是要表明,于中国画要有造诣是很难的。难在哪里?难在有形无形之间,难在得形与得意之分。所谓丹青难写是精神。梅、兰、竹、菊等,古人画,今人也画。谁能从传统中画出来,画出自我,谁才能卓然独立,得以把酒临风,舒展襟抱,否则,终其一生,也只在别人的屋檐之下。
笔者认为,齐铎人已经从柳暗花明中寻到蹊径,并开始形成,强化自己的特点,避免了落入前人窠臼。曾听齐铎人在艺术交流时强调过:为何要成为“别人眼中的我”?为何要活着别人的定义里?为何不摒弃世俗的眼光,突破既有的认知?他说的好!在艺术上,这是“死生”之法的枢机所在。他很清醒,知道继承之后的扬弃与变化,是艺术的精髓所在。齐铎人出生在书香世家,幼承庭训,于书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十九岁即小荷露角,举办了个人画展。笔者虽未睹其少作,但从侧面了解,其少时用笔既有古拙老辣之气,这是多少艺术家倾其一生所想追求的呀。观其临场创作,用笔直指吴昌硕、白石、八大之意,看似在写,实则成画,若非眼见,始信他言非虚。他已窥堂奥,在学古中有变通,于继承后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