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吧 关注:1,898贴子:16,955
  • 2回复贴,共1

【重读甲午】·清朝战败是工业化竞赛失败的结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言:在上一期的《重读甲午》中,我们已经分析出这样的结论:所谓“避战保船”不过是后人眼中一个可以用来归罪于“奸臣”的遮羞布而已,正是清朝相当于无的工业和军事后勤体系,无法支撑起一只工业化国家才养得起的舰队,从而使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一战就消耗殆净,此后再也没有能通过维修恢复战斗力,从而沦为一次性消耗品。这期《重读甲午》中,我们就来看一看,几乎同时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何到甲午战争时,给清日两国提供了如此差距巨大的工业基础。


IP属地:吉林1楼2014-11-21 09:00回复
    制器之要 在于人物 人物之成 在于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以教育事业为基础的。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这一新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新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由此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新型人才成为最急迫的需要。

    清廷的教育体系无法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清朝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
    由于原有的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建立新型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成为必然。洋务运动开始后创建新型学校的热潮高涨。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在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其中著名的有1892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开办的福建马尾船政学堂、1880年开办的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开办的天津武备学、1887年开办的广州水师学堂等。总体来看徉务运动期间的各式新学堂主要分为语言学堂、工业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学习科技基础知识的学堂甚少。
    清廷试图将新技术人才容纳进旧官僚体系
    更大的问题在于,就是这些科技基础知识学习很少的学生,清廷也依旧要将其容纳到传统的科举体系中去,而非重新建立系统而科学的教育体系。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首先主张在科举项目上要增设洋务科目,使洋务人才获得与儒学人士同等的地位,以期改变整个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偏见。1887年,李鸿章奏请天津水师学堂、管轮学堂、武备学堂的学生一律参加乡试。其目的是培养新式的科技人才,并以此提高这些学习西学学生的地位。1888年,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教习和学生与上海广方言馆的肄业生、同文馆学生一起参加了顺天乡试。这次戊子顺天乡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中学和西学同考的考试。
    同时对成绩优异者,李鸿章提出“照军务保荐章程,奏奖升阶,按以滨海沿江实缺,与正途出身无异”。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僵化的体制,少数学习科学技术的学生也只能学非所用。如严复在英国学的是海军驾驶术,归国后却被李鸿章派去“总办学堂,不预机要,奉职而已。” 詹天佑在美国学的是土木工程,归国后却让他去福州学习海船驾驶。擅长数理化和机械工程的华衡芳、华世芳兄弟,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一开始就参加了江南制造局的筹建工作,在生产技术上有所贡献。但他们在该局只是主要做了一些编译和教学工作,既未担任主要行政职务,也未负责主要技术工作。
    日本明治维新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相比之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完全不同。
    1871年日本成立文部省,负责主持文教改革事宜。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学制》。《学制》把全国分为八个大学区,确立了学区的细分原则和每个学区所需设立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数目,还规定了大中小学的学制年限,规定小学实行八年制,中学六年制,大学采取分科制。
    《学制》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明治政府有纲领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全面开始,其改革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初等教育中部分实行义务教育,课程也仿效美国,着重灌输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播初步的科技知识,开设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
    其次改革中等教育和发展实业教育。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兴办起各种类型的实业学校,如实业补习学校、实业学校和实业专门学校等。这些学校根据社会对科技需要的多方面、多层次性要求,注意实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初级和高级技术人才。
    最后注重重点大学的建设。维新时期,为迅速培养高级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明治政府打破先小学、再中学、后大学的常规,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优先重点地建立了一些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如1877年,日本建立第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东京大学。
    明治维新建立了一套与近代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教育体系,把封建教育改造成资本主义教育。


    IP属地:吉林3楼2014-11-21 09:00
    回复
      甲午战败是清国工业化惨败给日本的必然结果
      归根到底,当面对汹涌而来的近代化大潮时,清日两国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是,试图用引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持旧帝国的统治秩序和帝国结构的清国,在工业化比赛中惨败给一心脱胎换骨“脱亚入欧”全面拥抱近代化的日本。

      1884年日本大阪炮兵工厂仿制意大利的280毫米榴弹炮,此炮后来在日俄战争中大显神威。可见,甲午的失败,在战幕未开之时就已注定。
      根本的区别在两国的目的不同
      中日两国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建立自己的近代工业的背景、契机、目标相似但吸收的内容、深度和成效却相差甚远。
      在遭受西方军事力量的打击后徉务派已经完成了对西方军事技术优势的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但由于传统重实用思想的束缚,他们仅仅停留在军事技术以及实用的工艺技术这一层面上且只是为解决实际性问题而进行大规模学习西学。在重实用思想的束缚下洋务运动虽以引进西方科学为名,却主要以技术为主对科学及其理念的输入、宣传微乎其微,就更不用说触动国家和政权的结构建立起近代化国家了。
      而与此相反的是,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从上至下以打造一个近代化国家为目标,主动修改自身的组织结构,更新自身的观念和思想,终于成功形成一个结构上符合近代工业化,满足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结构,以不足30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的洋务运动,还只能在前近代的一个旧帝国中制造一点近代化的“物质基础”。
      归根到底,当面对汹涌而来的近代化大潮时,清日两国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是,试图用引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持旧帝国的统治秩序和帝国结构的清国,在工业化比赛中惨败给一心脱胎换骨“脱亚入欧”全面拥抱近代化的日本。而战场上的战败,不过是这个竞赛赛果的一个体现罢了。
      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清国官员还抱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的认识,强调着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时,甲午战争还未开战就注定了结局。维持旧帝国的底子就不可能完成近代工业化,就如同狗尾巴草的种子种不出牡丹花。


      IP属地:吉林6楼2014-11-21 0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