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历吧 关注:136贴子:9,418

中华龙历历法规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真正的小易网友的建议,本人认真草拟了中华龙历的历法规范,现开楼发帖,请关注并修改补充。


IP属地:湖南1楼2014-11-22 14:32回复

    中华龙历历法规范
    原由
    众所周知,现行公历,又称格里历,起源于古罗马。尽管它已经被世界广泛采用,但掩盖不了它的缺点。公历在历法原理上存在着两大硬伤:一是年首毫无任何天文意义,整个年度不能体现季节特征,季度与季节相背离;二是月份设置人为干扰严重,大小月无规律,二月太短。因此,它是一门实用,但意义不足的阳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弥补其先天的缺陷,数百年来,众多的先哲曾经提供了若干改革方案,但难获完善,均未得到认可。目前世界仍然使用着这部基本精确但具有严重缺陷的,与季节脱钩的历法。
    我国自古在历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民间的夏历(包含数序历和干支历)就是一部密合天象,十分精确的历法。但这部历法兼顾日地月三者(甚至还包括五星)运行数据,内容广泛,理论深奥,规则繁复,不利于常人掌握运用,使其近代世界文化的融合中,不敌西方格里历的简明竟而落败。当初革新历法时,中山先生曾有言:“议改阳历,乃应付环境一时权宜之办法,并非永久固定不能改变之事。以后我国仍应精研历法,另行改良,以求适宜于国计民情,使世界各国一律改用我国之历,达于大同之域,庶为我国之光荣”因而,传输我国先进的历法思想,创建先进历法,进而统帅世界历法,则是中国历法界的责任。
    经过几十年的酝酿研讨,终于有了一部新的历法方案得以成功问世。这是一份相对完美的答卷,是中国智慧对世界文化的卓越贡献。现将这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确而又简明的新型阳历方案奉献国家,冀求组织专家论证,早日获得审查通过。
    本历法方案以现行公历为基本框架,依据我国古代纯天文历——干支历的基本思路,糅合古今中外多种历法研究成果,合而为一,简而精当,堪称一部便捷实用的历法。


    IP属地:湖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11-22 14:36
    收起回复
      2025-08-05 13:55: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历法名称
      新历法名称正规称谓为“中华龙历”,可简称“龙历”。根据其特性和作用,也可称作“夏秋连大月历”,或者“生肖历”。
      中华龙历的汉语拼音为:Zhonghualongli,或者Zhonghua Long Li;为了体现本历法属于全体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共享,繁体写法可写作“中华龙历”;为适应国际交流并最后走向世界,外语名称可以翻译成:①Zhonghualong sunny calendar,②New Chinese calendar,③Zhonghualong solar calendar
      中华龙历的汉语名称,寓意为东方文明的崛起与腾飞。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文化具有全球华人唯一的凝聚力和文化的认同感,龙是华夏民族的根和魂。这个名称较历史上代表王权意志的旧历法名称相比是一种明显的的进步,属于华夏文化传统的展示。中华龙历吧的青龙腾飞图案为本历法的专用徽标。


      IP属地:湖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11-22 14:37
      收起回复

        原则
        一部先进的历法,首先的要求是合天,能够准确反映空间时间的客观现实,也即能够与天象和气象基本吻合。其次,历法规则应当尽量做到简易、公开、通俗,这样才能达到方便实用的要求,并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中华龙历秉承以上原则,基于天文而又不泥于天文,设定以立春为岁首,(标准版以公历2月4日近似立春日为元旦);用[url]http://二十四节气[/url]主导各个月份;年长为近似回归年;并按照现行公历范本,分四个历季12个历月。月下小循环层次设五日候,能与月份及年度相整合,方便实用。整个历法是一部季节合天,规则简易,方便操作,相对先进实用的新型阳历历法。


        IP属地:湖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11-22 14:39
        收起回复

          置闰
          中华龙历继续沿用格里历置闰规则,即四年一闰,四百年减三闰。逢闰年将3月变成大月。因此,中华龙历平年为365平太阳日,闰年为366平太阳日。
          中华龙历不排斥并参与研讨其他精密值闰法,倘有新的置闰法则获得国际认可,随时可以当即启用。
          在探讨新置闰规则过程中,中华龙历尚备有真历春版历法方案,虽然精确性提高,但规则稍复杂,现仅作备用。
          五日候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华龙历倡议启用古代五日候气象概念作为月下层次的时间小单位,以逐步取代七日周,成为日常生活的时间节律。
          五日候的划定,月内30天,每5天设为一候,全月共计6候。其中前四天建议为工作日,逢五逢十为候末,则建议设为工休日。五个大月的最后一天,即31日,附着于当月最后一候,亦作为候末日处理,建议设定为工休日。
          五日候的周期短,而且经处理与年月相整合,全年72候,不留余数,比七日周更方便实用。它除了能科学解决人们劳逸结合的问题外,更能轻松解决长期困扰社会的拼假难题。
          纪年
          中华龙历的纪年可采用下列几种方式:
          一是由于历年与干支历基本同步,与生肖转换相契合,因而完全可以将干支纪年拿来作为辅助纪年,不会造成历法混淆;
          二是可以通过考察论证后,沿用我国古代黄帝纪元,以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元年,公元2014年相应为4711年;
          三是可以暂时借用或沿用现行公元纪年,这样有利于维护历法的稳定性,且方便历法转换,日期认定。目前这一借用最为便捷。
          以上三种纪年法,干支纪年作为辅助纪年法可不经法定程序,后两种数序纪年的正式使用必须经过立法授权,尤其是公元纪年的借用必须获得国际历法界的认可。
          待时机成熟,根据需要,中华龙历也可以使用独立的新纪元。


          IP属地:湖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11-22 14:43
          收起回复

            与其他历法关系
            中华龙历不排斥一切历法研究成果,在自身历法体系外,容许格里历、夏历、干支历以及其他民族地区历法的平等合理存在。对七日周也不予排斥废弃,以供相关各类人群选择采用。当中华龙历作为主历的地位确立后,其他历法则作为文化遗产予以保留,或作为辅历进行必要的批注。
            记录书写形式
            中华龙历属于革新后的阳历,其数序记录一般采用现行阳历数序记录法,即年月日均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如“2014年10月14日”,并可简写成2014-10-14。为别于现行格里历,在两历共用阶段,对格里历日期加前缀G,对中华龙历日期加前缀L,以示区别。如果要加置候序,则可用长破折号隔开,如:L2014-10-14——57-4。
            在我国正规公文中,中华龙历日期可以按照公文要求,用汉字书写。写法举例: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数字不得用银行大写数码,如壹、贰,亦不得用夏历中简写的廿、卅数字。
            由于中华龙历较现行公历挪后了一个多月,月份与格里历的月名已经不符,因而在译成外语时,必须以数序翻译月名,不得套用现行英语月名。
            附则
            中华龙历的正式实施,应当有一个认知认可的过程,因此必然会在我国有一个率先使用的阶段。当我国行用基本走上正轨后,可以很顺利地从东亚、南亚等周边地区开始向外辐射扩散。中华龙历最终通行世界估计不会超过20年的预期。


            IP属地:湖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11-22 14:43
            收起回复
              good job !
              很完美了!


              IP属地:江西9楼2014-11-23 10:41
              收起回复

                请@[url]http://落花无情意[/url]、@[url]http://红色山河66[/url]、@http://HumanBe95、@[url]http://Ai3锋爱BEYOND[/url]、@http://Duxin39、@http://CVClausewitz、@[url]http://星光赐我幸福[/url]、@[url]http://金沙飞扬[/url]、@[url]http://恰在射出时[/url]、@[url]http://武阳观[/url]等网友,对本贴文《中华龙历历法规范》多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出力献策,本吧表示由衷感谢。同时也邀请尚未加入中华龙历吧的网友给个关注,加入此吧,为推动中华龙历出一份力。


                IP属地:湖南10楼2014-11-24 10:59
                收起回复
                  2025-08-05 13:49: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请所有网友浏览上述贴文后,尽量多“挑刺”、“找茬”,并尽量用文字留下来,指出来,以便让我们不断完善,最终定稿。感谢了,拜托了。


                  IP属地:湖南12楼2014-11-26 20:24
                  收起回复
                    写得很清楚,像我不是很熟悉历法的人,也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内容,浅显易懂 简明扼要!!
                    在"原则"的地方,有一句"月下小循环层次",这个刚开始看的时候不太好理解,等看到"五日候"的地方,那里写著"作为月下层次的时间小单位"就比较好理解了!
                    另外,五日候的时间单位翻成英文是什麼呀?
                    (11楼那边好像无法发图 所以就回在这了)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26 22:41
                    收起回复
                      吧友所泼的冷水是必要的,是必须要考虑的,也是很实在的,我们宁可将困难估计得多点,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试图轻易过关。正因为中国元素太多,所以我认为是独具中国特色;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先在中国试用,逐步辐射周边,因为它的优点必须要在使用中显现才具有说服力。干支、候应这些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东西,但通过这一应用,让这一瑰宝重见天日,熠熠生辉,方能显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我是信心十足的。正确的坚持,有缺陷的更改完善,前途是光明的。至于七日周,吧主解释了,没有废除,原封不动地保留,供人们选择使用。但五日候的启用,对七日周确实也有冲击,并非攻击诋毁它,而是提供了另一份更加方便的选择。总之,中华龙历是进步的表现,是更加合天的历法,是干支历、十二气历、太平天国的天历的现代版,是格里利的修正版,前途不可估量。


                      IP属地:湖南16楼2015-01-11 19:58
                      收起回复
                        回复@CVClausewitz :
                        感谢朋友对本帖提出这么多的意见和建议,现在此作出综合性答复。
                        1、中华龙历关于年首的问题,简易的标准版是以公历的2月4日为年首,由于节气日的不稳定性,这一天基本上是立春日,也可能是前后一日。标准版是以格里历为框架的,只是向后挪动了34天,所以容易换算,也容易接受。至于真立春日作为年首,中华龙历有真立春版备用,只是要改动置闰法,而且要测定真立春时刻,所以没有标准版简易通俗;
                        2、关于置闰法的问题,标准版沿袭格里历值闰规则也是比较简易通俗,若要精确值闰,真立春版可以解决,这要看最终审定启用哪个版本。
                        3、关于连大月的设定,是比较合于天文又没有泥于天文,是一个简单的科普,相信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赞同。至于间大月方案,也公布过一个备用版本,不过与节气的偏离就会更大一点。
                        4、关于五日候,这是新历法对于旧历法的半点改动,即不废弃七日周,新增五日候节律供选择。外国使用龙历,完全可按照七日周行事,中国可以选择性推广五日候。原创者认为五日候比七日周更方便,它与日期有一种固定的对应关系,方便计算和记忆,年月结束不留余数,不会上下牵扯。至于影不影响休假,其实一点都不会,因为可以将七休二比五休一多出来的天数分别加到法定节假日。现在不是很多人抱怨法定假日一天两天三天太短了么,适当加长一点不就解决了么!而且这样一变动,加上五日候的小节律,可以说再也不需要处心积虑的去拼假了,何乐而不为?当然五日候不一定要马上实施,也可以拖后一步,暂缓实施,所以我认为这是个半点改动。
                        此处没答完全的容后补;朋友还有建议的欢迎继续提出。祝朋友冬安。


                        IP属地:湖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5-12-09 10:18
                        收起回复
                          像有些意见认为的闰年那一天加在岁尾,这样可以不对之前的月份和天数产生影响,但这样一来又会造成除夕的日期不固定,似乎也不理想,还不如加在前边好


                          18楼2015-12-12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