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心,谁人懂? 许文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荧屏形象,特别是对于06版的《新上海滩》,可谓是情有独钟。许文强作为动乱上海滩中的悲情英雄,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的。
那么,许文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他身上很鲜明地体现出了一种贵族气质,一种中国式的。从外在形象而言,他风度优雅,含蓄蕴藉,行动敏捷,不苟言笑;而这看似冰冷的外表,其中却包裹着一颗炽热的心。他的感情是炽烈的、细腻的,心灵是敏感的、脆弱的。他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对人、对社会、对整个民族;他很理想化,他不满这个社会,他希望上海能成为一片净土,而在理想破灭之后,他选择了死。这让我不由想到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在他们身上都流淌着一种很纯正的贵族血液。
或许是为了捍卫这种贵族气质,他自然而然成了清高的代名词。他“出淤泥而不染”,渴望在乱世中特立独行,保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不愿为任何人放下他那天生的高贵姿态,他很喜欢冯程程,但却始终忽冷忽热,于是便上演了一出罕有的女追男的大戏。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他的这种自命清高很让人反感,正是因为这一点,或多或少给别人带来了不幸,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悲剧。
他身上有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他应该是很明显受到五四启蒙的影响,看到了个体的独立与价值;其实,这种个体的独立与价值并非全是五四启蒙的结果,最早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士人”身上就得到了体现。他执着于个人英雄,他希望按着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用他自己的方式救国,他既不会跟精武门这样的爱国团体结合,更不可能苟同于冯敬尧之类的。尽管有时候他也意识到了不现实,但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最终还是把他推向了个人主义的末路。
许文强的身上打上了孤独、忧郁的深深的烙印,在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中,他痛苦地生活着,他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在他周围至少有四个人是很亲密的——冯程程、丁力、阿娣、方艳芸,那么他们懂许文强吗?自古英雄真的多寂寥吗?
冯程程是文强一生的至爱,可以说是他心中的“天使”。但冯程程或许是最不懂文强的,甚至还不如上海滩任意一个小瘪三懂他,尽管她对文强的爱是无欲无求的,很纯洁。冯程程说白了就是一个从封建家庭走出,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现代小女人形象,她的小女人世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文强的内心世界一样。她对文强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就是可以陪她说说话,逛逛街,看看电影,说简单点就是一种很纯洁的爱情呵护;然而她永远都不会明白爱情并不是文强内心世界的全部,甚至于占有多大分量都是一个未知数。
丁力是文强的生死兄弟,他对于文强的兄弟之情是无可怀疑的,尽管最后他亲手打死了文强。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天生就是不同的人,一个是贵族王子,一个是流氓痞子;更为重要的是,二者截然相反的追求,最终导致了两人分道扬镳。丁力毕生所渴求的名誉地位权力,正是文强所鄙视的。
阿娣是与文强唯一有过婚姻之实的女子,也是原本很可能陪文强一生的人。然而她或许从来没想到,文强的出现竟然成了她的催命符。说白了,阿娣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那种很典型的朴实无华的妇女,这样一个无知无识的善良女子,陪文强居家过日子还勉强过得去,又怎么会懂得他那颗孤独的心。
或许方艳芸是他们四个中最懂文强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最微妙。他们是曾经的大学恋人,志同道合;在上海滩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他们又成为了知己,这种感情或许只有他们彼此理解,而带给别人的更多是不解。但方艳芸毕竟不是文强曾经的“小芸”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堕落了;而文强一直是一个执着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认死理,至死都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这样一来方艳芸真正能懂文强的又能有多少呢?
文强是可悲的,他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帮助周围的每一个人,可是到头来带来的除了无奈,别的什么也没有。其实,在整个上海滩中,文强始终都是一个异类,格格不入,除他之外,任何人都能融入这个大都市,唯独他自己不行,因为他被自己那颗孤独的心绑的太紧了。
当方艳芸死在他怀里的时候,他痛苦万分;当昔日生死兄弟分道扬镳时,他又有几多感慨;当冯程程注定不能和他终生相伴时,他的心碎了;然而这些都不能将他彻底打倒,其实文强的忧郁气质中是透露着一点豪迈之气的,这些他是能看开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但命运对他是那么的不公,当阿娣连同未出生的婴儿死在他的面前时,他的心彻底死了,也被命运彻底打倒了。从此变成了行尸走肉,复仇是他活着的唯一目的。
当他再次回到上海滩的时候,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无情、狠辣,活脱脱一个黑帮老大,然而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纵然是至爱冯程程都难以将他唤回。但文强毕竟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无情狠辣只是暂时;当大仇得报的时候,他选择死在丁力的枪下,望着曾经的最爱——冯程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魂断上海滩,也许,这是他最好的归宿,因为一颗孤独的心最终找到了一个安静的所在。
文强心,谁人懂?文强心,终究无人能懂。
那么,许文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他身上很鲜明地体现出了一种贵族气质,一种中国式的。从外在形象而言,他风度优雅,含蓄蕴藉,行动敏捷,不苟言笑;而这看似冰冷的外表,其中却包裹着一颗炽热的心。他的感情是炽烈的、细腻的,心灵是敏感的、脆弱的。他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对人、对社会、对整个民族;他很理想化,他不满这个社会,他希望上海能成为一片净土,而在理想破灭之后,他选择了死。这让我不由想到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在他们身上都流淌着一种很纯正的贵族血液。
或许是为了捍卫这种贵族气质,他自然而然成了清高的代名词。他“出淤泥而不染”,渴望在乱世中特立独行,保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不愿为任何人放下他那天生的高贵姿态,他很喜欢冯程程,但却始终忽冷忽热,于是便上演了一出罕有的女追男的大戏。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他的这种自命清高很让人反感,正是因为这一点,或多或少给别人带来了不幸,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悲剧。
他身上有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他应该是很明显受到五四启蒙的影响,看到了个体的独立与价值;其实,这种个体的独立与价值并非全是五四启蒙的结果,最早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士人”身上就得到了体现。他执着于个人英雄,他希望按着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用他自己的方式救国,他既不会跟精武门这样的爱国团体结合,更不可能苟同于冯敬尧之类的。尽管有时候他也意识到了不现实,但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最终还是把他推向了个人主义的末路。
许文强的身上打上了孤独、忧郁的深深的烙印,在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中,他痛苦地生活着,他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在他周围至少有四个人是很亲密的——冯程程、丁力、阿娣、方艳芸,那么他们懂许文强吗?自古英雄真的多寂寥吗?
冯程程是文强一生的至爱,可以说是他心中的“天使”。但冯程程或许是最不懂文强的,甚至还不如上海滩任意一个小瘪三懂他,尽管她对文强的爱是无欲无求的,很纯洁。冯程程说白了就是一个从封建家庭走出,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现代小女人形象,她的小女人世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文强的内心世界一样。她对文强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就是可以陪她说说话,逛逛街,看看电影,说简单点就是一种很纯洁的爱情呵护;然而她永远都不会明白爱情并不是文强内心世界的全部,甚至于占有多大分量都是一个未知数。
丁力是文强的生死兄弟,他对于文强的兄弟之情是无可怀疑的,尽管最后他亲手打死了文强。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天生就是不同的人,一个是贵族王子,一个是流氓痞子;更为重要的是,二者截然相反的追求,最终导致了两人分道扬镳。丁力毕生所渴求的名誉地位权力,正是文强所鄙视的。
阿娣是与文强唯一有过婚姻之实的女子,也是原本很可能陪文强一生的人。然而她或许从来没想到,文强的出现竟然成了她的催命符。说白了,阿娣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那种很典型的朴实无华的妇女,这样一个无知无识的善良女子,陪文强居家过日子还勉强过得去,又怎么会懂得他那颗孤独的心。
或许方艳芸是他们四个中最懂文强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最微妙。他们是曾经的大学恋人,志同道合;在上海滩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他们又成为了知己,这种感情或许只有他们彼此理解,而带给别人的更多是不解。但方艳芸毕竟不是文强曾经的“小芸”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堕落了;而文强一直是一个执着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认死理,至死都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这样一来方艳芸真正能懂文强的又能有多少呢?
文强是可悲的,他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帮助周围的每一个人,可是到头来带来的除了无奈,别的什么也没有。其实,在整个上海滩中,文强始终都是一个异类,格格不入,除他之外,任何人都能融入这个大都市,唯独他自己不行,因为他被自己那颗孤独的心绑的太紧了。
当方艳芸死在他怀里的时候,他痛苦万分;当昔日生死兄弟分道扬镳时,他又有几多感慨;当冯程程注定不能和他终生相伴时,他的心碎了;然而这些都不能将他彻底打倒,其实文强的忧郁气质中是透露着一点豪迈之气的,这些他是能看开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但命运对他是那么的不公,当阿娣连同未出生的婴儿死在他的面前时,他的心彻底死了,也被命运彻底打倒了。从此变成了行尸走肉,复仇是他活着的唯一目的。
当他再次回到上海滩的时候,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无情、狠辣,活脱脱一个黑帮老大,然而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纵然是至爱冯程程都难以将他唤回。但文强毕竟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无情狠辣只是暂时;当大仇得报的时候,他选择死在丁力的枪下,望着曾经的最爱——冯程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魂断上海滩,也许,这是他最好的归宿,因为一颗孤独的心最终找到了一个安静的所在。
文强心,谁人懂?文强心,终究无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