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了的百姓求身份
我们是1978年原湖北省监利县朱河区将朱河、棋盘和李庙三个知青点组建成胜利渔场时,从原朱河区各大队抽调的一部分党员干部和农民。
1978年为了建好胜利渔场,我们远离故地,在北干渠外的湖区披星戴月,开荒打草,日守河坡,夜守孤洲,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一个一万多亩规模的大型渔场---胜利渔场。1987年撤区变乡的胜利渔场划归棋盘乡管辖。原胜利渔场包括现在的朱河镇一围,棋盘乡桐梓湖村二围和三围,大湖渔场及大湖渔场外围,以及现在的胜利渔场。当时的棋盘乡,为了增设机构,加之现在的胜利渔场大多数鱼池是精养鱼池,所以,棋盘乡将原胜利渔场八千多亩划出来,由大湖渔场管理,只剩下二千一百多亩鱼池权作我们生存的来源。税费改革前,我们每年上缴各种款项几十万元,税费改革后,我们没有享受国家和政府的任何补贴,而且从2005年至今,每年我们还要上交十六万四千元给棋盘乡政府,特别是现在,乡政府还要增加每亩七十元的收费标准,我们疑虑重重:
一、1978年组建胜利渔场时,胜利渔场是原朱河区的一个大型的企业,我们是企业职工,吃的是菜农粮,也就是城镇户口,尽管时代的变迁,胜利渔场改制,但我们应该享受企业改制后对职工的待遇,可我们至今没有任何享受!
二、1987年撤区变乡后,胜利渔场由棋盘乡管辖。税费改革前,棋盘乡成立了渔业管理区,胜利渔场由渔业管理区管理,渔业管理区按渔业劳动者向我们征收农业特产税、共同生产费、车船营运税、水面使用费等各种税费,每年达四十几万元。税费改革后,我们作为渔业劳动者,理应享受国家和政府的各种惠民政策,但是,我们不但没有享受惠民待遇,反而每年还要上交十六万四千元的税费给棋盘乡政府,现如今还要每亩增加七十元,这个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胜利渔场到底是乡镇企业还是农村一个自然村?我们现在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身份?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是非常重视的问题。现在的胜利渔场有650多人口,人平只有三亩多鱼池,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打工,或者到周边的乡镇寻租鱼池,生活极其艰难,现如今,棋盘乡政府不但不考虑我们的生存困难,还加重我们的负担,况且,我们的身份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为此,我们恳请各级领导考虑我们的生存现状,明确我们的身份,将国家和政府的政策给我们落实到位!我们期盼一个满意的答案!
2014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