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吧 关注:3,443贴子:11,758
  • 5回复贴,共1

【宸妃】《满文老档》名称与版本的分类及溯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摘自2006年台湾嘉义中正大学歷史研究所研究生黄丽君的硕士論文《孝治天下: 入关前后满族孝道观念之转化及其影响》中,在論文写作方面的某点厘清之处,关於《满文老档》的名称与版本的分类厘清:
其次为《旧满洲档》名称之再议。如阎崇年所言,「本世纪以來,该档之称谓,中外学者,殊異不一」,因其发现出版狀况颇为曲折,以致档名反覆不一,有《老满文原档》、《旧满洲档》、《满文老档》、《满文原档》等說法。事实上,上述異称实指兩件不同的档案,一份是以无圈点老满文记载著入关前史事的原档,一份则是乾隆朝时分别以新、老满文将其重新缮写的數份钞本。
原档目前存於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先为李学智所发现,随后李氏与广祿合作翻译,并有二册《清太祖朝老满文原档》成书,但因台北故宫「不准出版原档」的坚决态度,使得出版停顿不見下文。然而,此书仍於民国五十八(1969)年全數付梓,陈捷先出力颇大,陈氏并以乾隆上谕为据,将此档命名《旧满洲档》,「相信这个名称既可分别旧档与乾隆钞本在时间上的有先后」,只是此影本「印刷粗糙,颇多疏漏,字裡行间增添修改文字,因版面缩小而字迹模糊,部分满文圈点又因修改而被去除。旧公文纸上多钤有印信或关防,钤印处满文,原档清晰可見,影印制版后转成墨色,满文字画,无从辨識」,因此故宫於民国九十四年(2005)又将此书重新摄制出版,命名为《满文原档》,强调其「是入关以前便已存在的原始档案,与乾隆年间的重钞本大为不同」,而「《满文原档》的「原」字,更是强调档案的原生性」。
由上述可知,仅是原档已有三个殊異不一的名称,更遑論乾隆朝钞本另有别称。先是清末时,日人内藤虎次郎於盛京見过乾隆朝崇谟阁钞本,此书册的满文名称为「Tongki fuqa sindaxa hergen-i dangse」,中文译为「加圈点字档」,然内藤将此档翻拍后携回日本,却将其命名为《满文老档》,五、六十年代,由神田信夫等组成之「满文老档研究会」,即据此本进行翻译,1962 年成书,即为全七册之东洋文库版《满文老档》。后於八、九十年代,北京第一档案馆亦据馆内所藏之乾隆四十年大学士舒赫德重钞本,进行翻译整理,亦命名为《满文老档》,共二册,以手抄影印的形式出版。
然而,无論是《满文老档》、《老满文原档》、《旧满洲档》或《满文原档》,均是后人擅自为名,并非清人之旧称。根据阎崇年的研究可知,乾隆朝的重钞本有新满文与旧满文兩种,新满文名称即上所述之「加圈点字档」,旧满文则为「无圈点字档」(tongki fuqa aqô hergen-i dangse),原档封面则无题签,但勾稽其他档
案材料,可知自康熙至乾隆朝,清人多以「无圈点档案」或「无圈点字档」称之,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一月后则多以「无圈点老档」称之,歷史文献高达三、四十余例的佐证,更可显示《无圈点老档》不但「得到乾隆皇帝的旨准」,更在「此后二百年间,相沿承袭,始终未变」,是为清人对原档的直接认知。然无論是《旧满洲档》或《满文老档》,其各有命名动机,亦於学界通行许久,故本文於写作徵引时,行文中则以《无圈点老档》或《加圈点字档》为名,以正本清源,以为区别。然注脚处则仍以出版书名为准,《加圈点字档》(即《满文老档》)则注明为「北京版」或「东洋文库版」,以便学者查阅。


1楼2014-12-08 21:41回复
    哦,其实在乾隆时期,两种区别就是加圈点和不加圈点。旧的不加圈点,新的加圈点。
    那新旧版本在内容上有没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删减了么?


    IP属地:福建2楼2014-12-08 23: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