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纸轩吧 关注:21贴子:5,212
  • 9回复贴,共1

书画赏析--窠石平远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称】北宋 郭熙 窠石平远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墨笔,纵:120.8cm,横:167.7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楼2014-12-29 12:41回复

    不同照片效果,图片皆源自网络。


    2楼2014-12-29 12:43
    收起回复
      《窠石平远图》这件作品是郭熙晚年的巨幅画作,描绘的是北方深秋田野清幽辽阔的景色。作品中近景为寒林秋树窠石清溪,远方山峦隐隐可见,作品的上部空旷,展现出一派秋高气爽的优美风光。此图取“平远”法,凭纵深的空间距离,以呈现开阔的画面。


      3楼2014-12-29 12:46
      回复
        作品简介
        《窠石平远图》绢本,立轴,画幅尺寸纵:120.8厘米,横:167.7厘米,画幅左侧有款“窠石平远”四字及“元丰戊年郭熙画”。钤“郭熙印章”一方。知为郭熙作于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画深秋清旷之景,神韵独绝。树石画法与郭熙《早春图》相似。但细部描画较简略。有“敕赐临济壹宗之印”等印记十一方和半印一方。
        作品赏析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窠石平远图》是郭熙描写深秋之际,山水清旷的一件佳作。这件作品为绢本设色,纵120.8厘米,横167.7厘米。郭熙的笔触没有范宽的粗犷大气,没有李成的苍凉无限,但却饱含着韵味……用他自己的话说:“……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夫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
        《窠石平远图》若从画面上由远及近的来看,依次是山、水、窠石、寒林,并没有那种令我们激动得心都快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了的感觉,反而令我们感到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于是,我们只得去读笔墨,去欣赏技法。但是,如果我们分别将“卷云”“鬼脸儿”“雀爪”乃至线勾、晕染等都单挑出来,看明白了,琢磨透了,它也就是技法而已,而不是《窠石平远图》!诚如启功先生说的,若将王羲之写的“王”字,拆成笔画,那保准谁也认不出是王羲之写的“王”了。所以,于书法讲,字重结构,于绘画讲,重在构图与意境。前贤有字外求字,诗外求诗之论,不如此,古人讲:“汝今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岂非悖论!
        画面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在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中,主张深入真山实水作观察体验为创作的先决条件。在深入实际体察时,他采用了对比的观察方法。《窠石平远图》画的是北方的深秋。从对比观察中,他体会到“西北之山多浑厚”,“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画中的窠石和远山正体现了这些特点。窠石用卷云皴法,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浑厚和盘礴,是郭熙的创造。而秋天,他的感 宋郭熙窠石平远图(9张)受是“秋山明净而如妆”,“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画中没有萧瑟和悲凉,从构图的气势,用笔的利爽,给人以肃穆、庄重、清神的美感。特别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鲜,不激不怒,且清且浅,与历历的窠石相联系,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韵,是一般画家难以察觉和表现得出的。
        中国山水画取景构图的“三远”法则是郭熙首先总结出来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窠石平远图》标明了所采用的是“平远”法。郭熙解释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取景,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画面虽着墨不多,但境界阔大,气势雄壮,用笔硬劲而秀俊,全图情景交融,出神入化,显示出画家的晚年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使人观之精神振奋。
        现今能见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真正可信的不过六、七幅。《窠石平远图》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创作于元丰元年戊午(1078年),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
        作者简介
        郭熙(1023-约1085)(北宋)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早年巧赡致工,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传世作品有《幽谷图》、《早春图》、《树色平远图》、《窠石平远图》。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


        6楼2014-12-29 12:54
        收起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6-07 23:14
          回复
            是这里的,先贴在这儿。嗯嗯,舒服多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6-07 23: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