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段补充是第二题,一般是从短小作品中挖空部分,让考生填充。重点是考核学生对曲式,织体的把握,历年考试题中用的乐段多为二段体/三段体的主调音乐。考生想答好这道题首先要对古典至浪漫时期的短小乐曲的曲式织体风格熟悉,狂做题是没用的,要去弹,去看。这里推荐几本乐谱可以参考,burgmuller的op.100,cerzny的599,beyer,还有历年英皇演奏的一,二级的乐曲,bunner,bertini的作品都是不错的学习材料。
曲式结构的划分有助于考生了解段落,段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段落暗示了:
1.相同/相似段落间的模进,一旦你发现相似的段落就按规律照抄就行。
2.段落内的元素,如段落中应使用相同的节奏型,音型,伴奏型等。
3.确定原动机与发展的关系,远动机可以适当发展,但发展段落则要多次重复以确认发展。
4.段起头的运用,段结尾的停稳,齐休止,延音记号等。
可能出现的曲式:
二段体:A A
A B
[AA][BA]
[AB][AC]
[AB][CA]
[AB][AA]
三段体:A B A (三段体也可能出现复合)
织体结构的认识是得分的重点,主旋律的布置,伴奏型的布置都会影响乐曲风格。
1.和声要符合和声学原理及时期特点。
2.段落中的伴奏型要一致,这个是从上下文中推断的。
3.织体的布置要符合残留旋律的特点,在补充时能搬则搬,但不能照抄(除非你确定题目叫你抄)
在学习完作曲家的真正作品后,再开始做练习效果要好得多,每次做完练习都要问自己:
1、题目留下的片断是否都用到了
2、曲式是否清晰
3、片断的提示都做好了吗
4、有没有没有提示的部分,你如何处理,符合风格吗,风格是什么
如果每次你都快速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做考试题就没有问题了。
曲式结构的划分有助于考生了解段落,段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段落暗示了:
1.相同/相似段落间的模进,一旦你发现相似的段落就按规律照抄就行。
2.段落内的元素,如段落中应使用相同的节奏型,音型,伴奏型等。
3.确定原动机与发展的关系,远动机可以适当发展,但发展段落则要多次重复以确认发展。
4.段起头的运用,段结尾的停稳,齐休止,延音记号等。
可能出现的曲式:
二段体:A A
A B
[AA][BA]
[AB][AC]
[AB][CA]
[AB][AA]
三段体:A B A (三段体也可能出现复合)
织体结构的认识是得分的重点,主旋律的布置,伴奏型的布置都会影响乐曲风格。
1.和声要符合和声学原理及时期特点。
2.段落中的伴奏型要一致,这个是从上下文中推断的。
3.织体的布置要符合残留旋律的特点,在补充时能搬则搬,但不能照抄(除非你确定题目叫你抄)
在学习完作曲家的真正作品后,再开始做练习效果要好得多,每次做完练习都要问自己:
1、题目留下的片断是否都用到了
2、曲式是否清晰
3、片断的提示都做好了吗
4、有没有没有提示的部分,你如何处理,符合风格吗,风格是什么
如果每次你都快速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做考试题就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