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吧 关注:4,403,538贴子:27,831,063
  • 2回复贴,共1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理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哪位吧友可以用通俗的语言给我讲一下赫尔的内驱力理论~~~通俗哟~~~书上有,看不懂-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12 14:02回复
    同问啊?????怎么没人回答呢。。。。


    2楼2016-05-05 22:23
    回复
      2025-07-30 14:51: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个体要生存就会有需要,需要产生内驱力,即让人去行动以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
      等需要得到满足了,没那么迫切了,内驱力就会降低。
      即,有机体的活动就是为了降低或者消除这种由需要而引起的迫切内驱力。
      内驱力分为原始和继发,前者是由生理需要产生的,后者是在后天的学习中由一些社会性的需要产生的。黄爷爷的心导说“以前的中性刺激由于能够引起类似于原始性内驱力所引发的反应,因而具有内驱力的性质”,我理解的是中性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也就是有机体通过学习,而有了社会性需要,比如稚嫩的时候,看到金钱不知为何物,也不会为所动。长大后,有了社会经验<学习经验>,有了社会性需要,就有了想要拥有它的内驱力。对金钱的渴望就是继发性内驱力。
      而有机体的学习行为,就在于降低由需要引起的内驱力。
      就是说,我看到金钱想要拥有它,于是我不断学习如何获得它,最终获得了它,我对它的需要就降低了,内驱力也降低了。
      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有机体的活动就会受到强化,也就是你学会了这一行为,算是一个强化过程吧。为了使被强化的行为表现出来,还得有诱因,比如你为什么赚钱,因为你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所以反应潜能sEr=内驱力✖️习惯强度✖️诱因
      就是你做不做一件事,是由这三个因素决定的,你有没有内驱力,有没有诱因,是否知道如何去做<习惯强度>(你会做吗,你之前做过吗)
      之所以用内驱力,不用需要是因为需要强大,不一定有去做的欲望,比如饿惨了,你太需要食物了,可是你已经没力气去找食物了,也就是没有内驱力了。
      个人对习惯强度的理解好像不是太好,希望有大佬指出


      3楼2020-09-03 1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