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些读者给我发来一些“异性好友的困扰”。听说有这样一些异性好友,他们会对自己的异性好友提出婚后还是要单独和他们聚会的提议,因为友谊万岁。而这些过分的要求,被很多人看来符合“结婚了也得有自由”的标准。而被这样要求的已婚人士,有些是发自内心地认可,有些不太认可却因为碍于“面子”怕被说“妻管严”“怕老公”不得不认可。
我在这里想对这些“同事”和“异性好友”说一句:和已婚同事或者朋友交往,请注意他(她)的伴侣才是他最重要的人,不是同事,更不是异性好友。你不是和已婚人士单个人在交往,必须把对方的家庭看成一个组合。约已婚人士出去要尊重他们的伴侣的意见。
如果这样的“同事”“异性好友”少了,很多婚姻的矛盾也就少了。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外力,而是被要求的这个人是不是真心愿意放弃这样的自由。
有句话说规矩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如果几次拒绝这样的邀请,别人也不会十三点兮兮非逼着你。很多时候到底是为了面子还是因为自己也蛮想出去放松这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说到“放松”。很多人觉得婚后不和自己伴侣在一起更开心,更放松。为什么会这样?这又要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心选择婚姻,到底是不是真的理解婚姻的意义。
家应该是最放松的地方,我们爱的人应该是最让你放松的人。我们可以在他(她)面前松弛地做你自己,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要结婚?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自由应该在我们心里,而不是在婚后仍然要求保留婚前行为上的自由。婚后失去部分行为自由是婚姻中的尊重和礼貌,但没人可以禁止我们内心的世界在描绘怎样的图案。而作为伴侣,要永远尊重对方内心的自由。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想再选择婚姻作为生活方式,应该有自由提出的权利,正如当初自由地选择进入婚姻。
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拥有的自由。
我在这里想对这些“同事”和“异性好友”说一句:和已婚同事或者朋友交往,请注意他(她)的伴侣才是他最重要的人,不是同事,更不是异性好友。你不是和已婚人士单个人在交往,必须把对方的家庭看成一个组合。约已婚人士出去要尊重他们的伴侣的意见。
如果这样的“同事”“异性好友”少了,很多婚姻的矛盾也就少了。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外力,而是被要求的这个人是不是真心愿意放弃这样的自由。
有句话说规矩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如果几次拒绝这样的邀请,别人也不会十三点兮兮非逼着你。很多时候到底是为了面子还是因为自己也蛮想出去放松这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说到“放松”。很多人觉得婚后不和自己伴侣在一起更开心,更放松。为什么会这样?这又要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心选择婚姻,到底是不是真的理解婚姻的意义。
家应该是最放松的地方,我们爱的人应该是最让你放松的人。我们可以在他(她)面前松弛地做你自己,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要结婚?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自由应该在我们心里,而不是在婚后仍然要求保留婚前行为上的自由。婚后失去部分行为自由是婚姻中的尊重和礼貌,但没人可以禁止我们内心的世界在描绘怎样的图案。而作为伴侣,要永远尊重对方内心的自由。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想再选择婚姻作为生活方式,应该有自由提出的权利,正如当初自由地选择进入婚姻。
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拥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