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汉班昭《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唐韩愈《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明 赵振元《为袁氏祭袁石寓宪副》:“呜呼!求无愧于君父,在今日如石寓(袁可立子)者几人也!累之而古人,求如石寓无愿于君父者又几人也!”清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母安氏加赠宜人》:“欢然举觞,喜常在于目下;慨焉太息,想齐名于古人。”郭小川《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颜师古注:“古人谓先人。”宋苏轼《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张师厚久已死,今年子立复为古人,哀哉!”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李兄果是我八拜至交,指望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古人!”鲁迅《热风·望勿“纠正”》:“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3.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亦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和山西丁村人等。[1] 4.借指那些食古不化或不能与时俱进的人,具有贬义色彩。5.曾指古代的圣贤(有时不是这样,有时是指普通的人)。3基本概念编辑一、是指过去的人,随着时间向后的迁移,只要到人世间来过一趟的人都要成为古人。差别只在于时期或时代不同。二、是指过去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名人。如:孔子,老子,李时珍,李白,杜甫,宋徽宗,李清照。三、是指古人类,猿人。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生存于一、二十万年以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文化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期。最早引人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尼安德特河流域附近洞穴中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所以人类发展的这个阶段又称为尼人阶段。古人的主要体质特征:脑容量很大,男女平均为1,440毫升;但脑的结构却保留不少原始特征。眉嵴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颜面很长,眼眶圆而大,两眶间距离相当大,鼻部扁宽,颌部前突,但颏部仍后缩。这些形态特征,虽较猿人进步,但仍保留一些猿的性质。一百多年来,在旧大陆已发现的古人化石计数十处,共有一百多个个体。从夏朝开始,古代王朝就正式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