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梦晓琼吧 关注:70贴子:5,956

【铃梦晓琼】古代女子发髻完整版附图。各处搜集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生三世镇楼。


1楼2015-02-19 13:45回复
    好吧其实我是无聊了。写小说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个帖子我会尽量做到很精细,所以古言小说里面的小细节我都会介绍。不单单是发髻,还有服饰,物品等。原创的没有,毕竟我不是古代人,都是各个地方搜集来的,尽量会注明出处。


    2楼2015-02-19 13:48
    回复
      2025-08-08 05:5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来发髻。这些图片都是网络上的,不太清楚原创画手是谁,也没有专门的地方集合,我就搜集了一下,应该是比较完整的。
      古代女子发髻加上饰品。


      3楼2015-02-19 13:53
      回复
        一,高椎髻。
        简介,古代汉族妇女发式之一。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椎,耸立于头顶。
        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椎,耸立于头顶,所《妆台记》记载:“宋理宗朝宫妃梳高髻于顶,巍峨高耸,号高椎髻。”在宋代山西太原晋祠女塑中亦有这种发式。


        4楼2015-02-19 14:02
        回复
          二,朝云近香髻。
          简介,古代汉族妇女发式之一。类似叠拧的形式,其编法是将发分股拧盘,交叠于顶,生动而稳定。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大业中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这种发式别具一格,饶有风趣。在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亦有此种发式。


          5楼2015-02-19 14:04
          收起回复
            三,双丫髻
            简介,双丫髻是双挂式中最常见之发式,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一般多用于侍婢丫环。 双挂髻其梳编法是将发从头顶平分两股。结成髻或鬟,垂挂于两侧,额前饰有垂发。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有女子盘发成髻的记载。盘发不仅是中华礼仪的象征,还是国人情感沟通的载体。稚女盘双丫髻,寓意为快快长大;女子十五及笄,被视为寄托了家长对其成长的期望;夫妻结发,则代表了爱侣们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憧憬。
            古代少女发髯名。宋代少女一般以梳双髻为多,即在头上或在额旁梳成两个小鬟。宋代黄庭坚有:“学绾双鬟年纪小”和“云鬟垂两耳”诗句。
            宋代晏几道诗有:“垂螺拂黛清歌女”、“犹绾双螺”,其他如“两两青螺绾额旁”、“双螺未合”,以及吕滨老诗:“起来重绾双罗髻”等,都是形容还未到梳成发髻时的少女发饰形式。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有女子盘发成髻的记载。盘发不仅是中华礼仪的象征,还是国人情感沟通的载体。稚女盘双丫髻,寓意为快快长大;女子十五及笄,被视为寄托了家长对其成长的期望;夫妻结发,则代表了爱侣们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憧憬。


            6楼2015-02-19 14:07
            回复
              五,随云髻。
              简介,类似侧拧之形式,其髻如随云卷动。据《国宪家猷》记载:“陈宫梳随云髻。”这种发式生动灵转,颇为仕女所好。


              8楼2015-02-19 14:12
              收起回复
                七,两把头。
                简介,发髻作横长式,呈“一”字形,旧时称两把头。王瑶卿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演坐宫时,即用此种发式。清代初期,满族妇女开始在喜庆的时候采用此发型,以两头呈排片形的扁簪签在头顶老髻上的,发髻作横长式,当时也称一宇头。到了清末,两把头衍变为青缎制成高大的横架置于头顶,侧垂流苏,脑后发梳成燕尾式,又称耷拉翅。


                10楼2015-02-19 14:14
                收起回复
                  2025-08-08 05:44: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八,抛家髻。
                  简介,古代妇女发式。唐末京师妇女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名曰“抛家髻”。亦称“鬅鬓”,“凤头”。这种两鬓抱面的髻式,是唐代后期较为流行的一种发式。抛家髻式,在宇文氏《妆台记》中的所谓朝天髻,或类此髻式。参阅《新唐书·五行志》。另唐段成式《髻环品》中,亦有关于长安城中流行抛家髻的记载。这种发髻的特点,以两鬓抱面,头顶再加一个形似椎髻一样的“朵子”(即假髻),所谓抛家髻。今京剧旦角仍延用之。


                  11楼2015-02-19 14:16
                  收起回复
                    养肥,我要看服饰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2-19 14:22
                    收起回复
                      十,倭堕髻。
                      简介,古代汉族妇女发髻式样,是汉魏时期流行的一种时髦发式。不等同于“堕马髻”,据说是堕马髻的变体,两者是不同的。根据晋崔豹《古今注·杂注》:“堕马髻今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这句话说明晋代已经没有人梳堕马髻了,而变体——倭堕髻依然存在。


                      14楼2015-02-19 14:37
                      回复
                        十一,一字头。
                        简介,满清旗头的一种。


                        15楼2015-02-19 14:40
                        收起回复
                          十二,架子头。
                          简介,满族妇女发式是由软翅头发展到两把头,进而成为架子头。


                          16楼2015-02-19 14:44
                          回复
                            十三,凌虚髻。
                            简介,“凌虚髻”属于交拧的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隋有凌虚髻、祥云髻。”这种发式如云盘回,凌托顶上,摇而不脱落。


                            17楼2015-02-19 14:46
                            回复
                              2025-08-08 05:38: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四,小两把头。
                              简介,详细见两把头。


                              18楼2015-02-19 14: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