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现场呢?
因为现场才是发挥共鸣最好的场合!尤其是观众手机录制的版本最好。
其实这个道理我早就讲过了
http://bideyuanli.com/p/571具体到流浪记,大家可以以钢琴声为参照物,对比一下普通的钢琴声大小和唱到高音处的钢琴声大小。很容易就发现,高音亮出来之后钢琴声几乎不见了。这不是因为人声把钢琴声掩盖了,实情是:人声大了几个数量级,录音设备做了音量平衡,就把钢琴声调整下去了。(这次就不做视频解释这个事了,因为去人声太费劲,我也就是能去一个长音的水平)
听感上来说,高音响起来之后会有一种瞬间制聋感。为何有这种感觉?因为人耳很高级啦,比人脑对声乐的理解高级的多的多。如果平时有一个非常大的声音在你耳边响起,必然的结果就是其他一切声音都暗下去了,这种感觉会被耳朵记住而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听歌时遇到类似场面就会有隐约的有“制聋感”。
这种情况在cd版中是绝对没有的,因为cd都是人声乐器分轨录制再合成的。即使是官方现场版,也往往缺乏这种效果,比如dear friend和鱼。这是因为官方版其实也是多个麦克收音合成的结果。只有手机版才能重现这种听感。
因为几乎完全是人声,共鸣的效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以这首流浪记来说,姚的高音优势一览无余,而且声音特别的宽,厚。一直有人说姚声音不够厚,甚至有人说姚是“小嗓”。这都是对声乐缺乏基本理解,让他们听听这首再说。
马秋华老师说过“唱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对比度”,这种手机录制的版本,可以说把中低音和高音的对比度推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所以才能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大义的悲”。
当然了,真实的现场观众感知到的对比度比我们看视频要大几个数量级不止。所以这一首歌唱的全场鸦雀无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