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师封长平乡侯,加卫将军。
司马懿死,他以抚军大将军身份辅政。
不久改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军政大权独揽一身。
“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晋书·帝纪二
嘉平四年十一月,魏兵分三路攻打吴国。胡遵、诸葛诞率东路军七万攻吴兴,被丁奉三千人干翻了,死了万人,韩综、桓嘉等人阵亡。魏军另外两路军,王昶、毋丘俭听说东路军失败,引军退回。司马师主动承担责任,只把他任监军的的弟弟安东将军司马昭一人降职处分,其他人免了。还升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毋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同年,雍州刺史陈泰建议,司马师听从,要讨伐并州四周胡人,没发兵,新兴、雁门二郡的胡人先自因惊恐而叛。司马师又检讨说:“错误在我,和陈泰无关。”司马师这么做我不夸奖什么了,效果还是明显的。
次年,就是 嘉平五年四月,诸葛恪攻魏淮南地区,不久又回军围魏新城,同时,而西线蜀汉姜维率军数万出石营,进攻狄道。魏兵两面受敌,司马师采用虞松计策,向东防御,向西进攻。令毋丘俭按兵不动,听任东吴顿兵坚城之下,即使丢失新城也在所不计,派郭淮、陈泰倾尽关中之兵,倍道而行,出其不意攻击西线蜀军。
姜维粮尽退去,东线诸葛恪进攻新城遇到钉子户,魏国张特忽悠吴军,在吴军松懈的时候,连夜把城墙缺口加固两层,等诸葛恪发觉再组织进攻就真的钉子户了。数月,吴军,劳而无功,撤退,被扬州刺史文钦追击,损伤一万余人。
结果,魏军取得了东西两线全面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