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宣传吧 关注:3,922贴子:136,745
  • 13回复贴,共1

如何做学问?(文/杜乐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要善于学习,多瞧着点,多琢磨着点,百川汇海、有容乃大。学的要害是识货。不识货,怎么学?谁最会学习,谁最得便宜。让千万人替自己长脑袋或者会借别人的脑袋是最大的妙招。任何一个发扬,必要条件是继承;任何一个发扬,又决不能只限于继承。一定要舍同求异,与众不同。不要重新发明电灯泡。


1楼2015-04-01 21:35回复

    笔者底下进一步把上述各点概括为以下几句话:
    人生征途万水千山,
    关键的就那几步;
    做事行为千思万虑,
    要害的就那几条;
    著书行文连篇累牍,
    精华的就那几页;
    言谈话语滔滔不绝,
    有用的就那几句!
    环顾四周,人们在认识事物规律上存在着极大的浪费。本来稍有启蒙就该立即意会的,却非得瞎碰乱撞费很多心血花很大代价之后方才有悟点点。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人们的认识应该大搞节约。此中最大的希望在于灵悟,而灵悟并不神秘,很具体,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必须长期注意磨练用心得法)。现就个人肤浅心得,概括如下。


    5楼2015-04-01 21:42
    回复

      多年的地质科学研究实践结果表明,把注意重点和把观测量、信息量几乎全部集中放在微量成分的精雕细刻而置成矿系统主成分于不顾,是很难摆脱掉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的局限性的。研究多年可能跳不出圈去,只看到那无穷无尽的特殊性。而这类特殊性的随机、偶发、诱惑性又如此之强,如果缺乏战略驾驭,就难免坐井观天。如果我们在采用本体论从现象向内里深入层层本质解剖的同时,再采用限定论从外部制约条件和环境加以深究细析,这才能够敢于撇开和超过种种元素矿床和岩石类型间截然相分的壁垒,根据数目少得多的主成分这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批亢捣虚;采用弥漫思维,从固相思维的禁锢中走出,不承认类别间界线的不可出性和不可入性(无界论),打破学科、问题间传统概念上的障碍;淡化权威意识,进行无头衔思考,一次掂量,二次怀疑,三次不满,使顶礼膜拜的习性趋近于零;利用反演法,把众人有关“事物是怎样的”种种研究结果作为新的起点,进行概念转换,变成了“它们说明什么”,触类旁通,举一而三反,摆脱掉本体论的羁绊和纠缠;通过辨义思维对那众多的资料和信息元进行提取,以斜读书、斜思索的方式进行多角度、多信息聚焦与信息发散,辐辏交替,融会贯通;通过振荡思维进行大幅度多层次上的穿梭和大跨度上的串连,取得原理性规律条纲的粗坯构型;继而用自己的和国内外的新发现、新进展对此构型进行检验试错与印证并举以增强其理论上的普适性和稳定性;同时用新的项目、专题研究结果在关键要害的问题上画龙点睛,以提高结论的抗驳能力和真理品位。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引用了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人的各一句词合在一起描绘做学问的先后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诚然如是,但那只是治学的一个阶段而已,对于始终处于变化发展的现代科学来讲,可贵的不是已经发现什么,而是还要发现什么。
      世界级球王贝利说过:“我最漂亮的球是下一个!”
      悟玄机之于大地,拨云雾而见青天!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5-04-01 21:43
      回复
        为此帖加精!
        值得细细研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4-01 21:59
        收起回复
          (注:此文节选自《休闲读品·天下》杂志二零一五年第一辑)作者:杜乐天,1932年生,1955年于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历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等职。在铀矿、地球化学、地幔流体、地球动力学、自然灾害成因、深部天然气开发、思维学、智慧学等各领域皆有建树。著有《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智慧——悟、清、善》等书。曾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全国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顾功叙科学奖。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4-01 22:45
          回复


            10楼2015-04-02 08:4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4-02 09:25
              收起回复
                美文必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4-02 18: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