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1日漏签0天
乌丘乡吧 关注:395贴子:89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乌丘乡吧
>0< 加载中...

洪秀柱关于两岸政治论述的说帖全文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贴吧用户_0XJADRy🐾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评社台北5月2日电(记者 黄筱筠)投入国民党"总统"初选的"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5月1日发表她的两岸政治论述说帖.全文如下:

中国评论新闻:洪秀柱关于两岸政治论述的说帖全文

来自:www.crntt.com/doc/1037/3/4/5/103734502.html?coluid=93&kindid=4030&docid=103734502&mdate=0502000845



  • 贴吧用户_0XJADRy🐾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洪秀柱主张处理两岸关系必须政经并进,难易并进。(中评社 黄筱筠摄)
  当前两岸对“九二共识”的诠释:同异的发展
  经历民进党执政的八年,“九二共识”在2008年马英九“总统”执政以后重新成为维系两岸和平发展的纽带,也顺利地推动两岸的经济人员往来。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签署了21项协议,维持了两岸的和平。我们可以说,“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从2008年马英九政府执政以后,两岸逐渐对于“九二共识”的认知,有了重点的不同。北京对于“九二共识”所宣示的目标并没有改变,不过更多的是以“反对台独”来表述。至于在两岸政治定位方面,由于彼此之间并没有政治性的协商,北京的立场因而还是不接受“中华民国”的主权与治权地位。
  马政府方面对于“九二共识”的目标陈述方式已经不若1992年期间的那样清晰,而是以“不统(任内不谈统)、不独”、“中华民国的未来由2300万人来决定”来回应,并凸显“一中各表”与“九二共识”的连结性。在两岸政治定位的表述方面,更强调“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至于民进党则是坚决不承认“九二共识”,亦即不接受“九二共识”的原则与目标。
  总体来说,2008年起,两岸政府虽然均坚持“九二共识”,但是彼此关注的重点不同。北京的“九二共识”是“反对台独”,马政府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民进党则主张“没有九二共识”。在政治定位方面,两岸政府一直没有尝试去找共同的共识,而仍是各说各话。


2025-08-11 12:43: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贴吧用户_0XJADRy🐾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处理两岸关系必须“政经并行,难易并进”
  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两岸的政治定位是否永远可以悬而不决?如果这个问题一直拖着不解决,随着两岸经贸人员的交流愈来愈密切,不处理政治定位问题是否对我们有利?两岸政治定位问题如果不解决,“我国”的国际参与需要是否可以妥善处理?及两岸的军事互信机制能否真正的建立?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对于我而言,我认为,如果不能够找到两岸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定位,两岸关系就不可能长久的稳定。一个不稳定的两岸关系绝对是对我们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个难题。
  两岸关系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政治问题,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我的态度是正面地去面对它、处理它。不处理政治分歧,两岸不可能获得真正长久的和平发展。要确定两岸的合情合理政治定位,两岸关系才能确保和平发展。为此,“国内”的知识舆论界均做出相当大的努力,例如联合报提出的“大屋顶理论”、学术界提出“一中三宪、两岸统合”、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提出“超越九二共识”、施明德、苏起等提出“大一中架构”的主张,都是希望在两岸的政治定位上提出解决方案。他们共同的忧虑就在于,如果不能处理两岸的政治难题,两岸关系的前景是堪忧的,对台湾来说也是不利的。
  从1987年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开始,两岸已经有近三十年的互动,彼此也已经对对方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两岸人员经贸的往来,社会的融合也已经开始了,“只经不政”的问题也开始浮现了,经济交流的成果并不能够自动扩溢成为政治的和解。因此,是两岸政治对话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因为担心政治对话很难就不去碰它,两岸的政治经济关系就像车子的前后轮,我们不能只是靠着前轮或后轮推动两岸关系,我们应该用经济的成果来帮助政治的对话,也可以藉着政治对话上的进展,来巩固经济交流的成果,因此,在两岸的互动上,我是主张“政经并行,难易并进”。


  • 贴吧用户_0XJADRy🐾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洪秀柱认为应该用经济的成果来帮助政治的对话。(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两岸需要一个和平协定
  任何一个战争的结束,除非把对方并吞,大多需要一个和平条约或和平协定来处理战后彼此的政治关系。两岸内战迄今已逾一个甲子,但是却没一个和平协定,以致两岸的经贸人员交流已经密切,但是军事的对峙、国际政治上的冷和仍然存在。这种“经热政冷”的现象,不仅使得两岸互信无法建立,也使得两岸的认同很容易被操作,而渐行渐远,其结果是两岸关系受到侵蚀,有可能发生不进反退的现象。
  虽然“中华民国”政府已经在1991年正式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不再视两岸为内战关系,但是北京迄今仍然视两岸处于内战状态。两岸问题必须两岸来共同解决,内战的结束也必须由两岸共同同意方可。
  两岸关系不同于一般国际关系。内战也不同于国家间的战争,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仅是结束军事敌对,还必须同时考虑国际参与,彼此的政治定位,以及共同目标等问题。这些问题均非仅结束内战状态所可以解决,也不是一般国际和平条约所需要处理的问题。因此,两岸需要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和平协定,并对两岸的政治关系做出安排。如此才能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 贴吧用户_0XJADRy🐾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须与国际参与、安全议题同时处理
  两岸都不排斥签署和平协定,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针对和平协定应有的功能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对于台湾民众而言,两岸和平协定并不应该只是一张“为和平立信”的证书而已,也同样是能够让台湾民众感受到安全、安心、有国际空间出路的协定。
  和平与安全是一体的两面,中国大陆近年来军事力量大增,台湾所感受到的军事压力也愈来愈大。“和平协定”的“立信”必须与军事上的“止戈”为一体。如果和平协定签署,北京仍然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和平协定将无法取得台湾民众的信任。两岸是同文同种,同是一家亲,在两岸和平协定签署以后,彼此对于两岸的核心坚持已经有了共识与互信,北京也应同时放弃以武力或武力威胁来处理两岸问题。
  对外的国际参与并做出贡献,不仅是做为世界一份子的责任,也应该是一项权利。由于两岸政治定位没有确定,两岸目前在国际参与上仍然缺乏共识,这也使得“中华民国政府”在参与国际组织时,经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造成了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不满,甚而产生敌视。如果和平协定的签署并不包括国际参与的共识,和平协定也难取得台湾民众的认同。
  我个人的看法是,两岸定位、国际参与、安全,三者必须一体视之,如果我们先做哪一个,都难以得到对方的放心与满意,因此,我主张这三个议题要同时进行。


  • 贴吧用户_0XJADRy🐾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须得到人民同意
  马英九政府在2008年执政时还主张两岸应该签署和平协议,但是在2009年就退缩了。这七年当中,台湾与大陆的权力差距正在加大,台湾对于大陆不是浸淫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就是对大陆充满着恐惧,从国民党到民进党,从政府到人民,大家已经忘了,只要没和平协定,两岸就仍处于内战的延续,这对于台湾是好的吗?
  我认为,台湾的民众必须要面对下列严肃的课题:两岸长期的“只经不政”对台湾是利还是弊?民主是否可以解决台湾面临的国际及两岸难题?缺少两岸和平协定对大陆还是对台湾的影响比较大?台湾要选择做温水里的青蛙还是要面对真实的世界?这些问题,都必须让人民来共同回答。
  毫无疑问的,两岸和平协定签署后,都必须经过双方宪政程序才能通过。民主国家在处理这类重大协定时,有的采议会通过制,有的则须要全民公投。目前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应有的政治定位存在着高度的分歧。我认为,政治人物的责任就是要把问题的答案找出来,然后让人民去选择是否接受,人民也必须要学习负责,在这个攸关台湾未来的重大问题上,人民也必须承担权利与义务。因此,我认为,人民必须自己要表态,共同来承担彼此的共业。两岸和平协定这么一个重要的政治协定,最后必然需经由全民的选票来确定是否接受。也就是让人民决定是否要和平,以及要一个什么样的和平协定。


  • 贴吧用户_0XJADRy🐾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何处理两岸关系是2016年大选必须要面对的议题

  民主是我们可贵的资产,选举是民主绝对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它不应只是嘉年华活动的道具,也不应是相互仇恨责骂的舞台。
  曾经是亚洲四小龙的“中华民国”,如今已不再是东亚光辉夺目的明星。全球与台湾几乎不会有人否认两岸关系对于台湾未来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有认真地面对与处理了吗?我们扪心自问,在面对两岸关系时,我们的情绪是否大过理智,短期利益的算计是否大过长期方向的追求?
  两岸关系已经进入深水区,台湾民众的情绪却仅停留在监督上,而非思考如何开创。我们思考的是小确幸,而没有大未来。台湾一定要了解,如果没有能力处理两岸政治关系这一关,就只能关着门抢食彼此的小确幸,而无法跨出迎向大未来的脚步。这个世界,即使我们选择冷漠或逃避,它依旧在运转,而不会为我们等待。两岸政治关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议题,我期待2016年的大选,能够清楚地确定“中华民国”的未来道路方向。只有把两岸关系说清楚、讲明白,才能找到“中华民国”应有的未来。
  我已经清楚地把我对于两岸论述的主张陈述如上。我主张“九二共识”的成果必须巩固与深化,“九二共识”的阶段性功能已经完成,在两岸已经进入深水区时,两岸必须要认真地处理两岸的政治定位问题,也就是两岸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
  两岸政治定位涉及主权与治权,我认为,两岸三党目前有关主权与治权的论述都不符合真实的法理现状。“主权宣示重迭、宪政治权分立”才是两岸从1949年起存在的“法理现状”。我主张两岸应该提升“九二共识”,从“一中各表”、“一中不表”,走向“一中同表”,而“一中同表”的具体内容就是“两岸均是‘整个中国’内的一部分,其主权宣示重迭、宪政治权分立”。用一般更通俗的话来说,“两岸是整个中国内部的两个宪政政府”,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也不是哪一方的“内政事务”,而是“整个中国”的“内部关系”。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乌丘乡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