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融合吧 关注:17贴子:948
  • 10回复贴,共1

17岁男童梦听和尚开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舟山市定海区城关
17岁的一位男童姓杨名俊,在八四年八月十八日早晨二三点钟时似梦非梦之中游清凉庵见佛出现二位搭红大衣大和尚,并同时见到卅多青年人在座听法,醒后全记未忘一字全文如下:
开示说:善童子,谛听,吾今天从汝之心量出开示。童男子:是名法者,皆非常住,法由因果出,当从因缘灭,是为因果者,皆业力所成,是名业力者,皆心量所为,故言一切唯心造是。
善童子:当知心量极大第一,吾之位处,在汝心中,汝所动念思维,吾皆知之,此是为汝开示因缘。
善童子:不知心力,当用心量。以佛心观佛身,以一心作三观,以戒助定,以定生慧,必得大悟,复以自心之悟,此是汝之本愿。已知诸法无常,故汝当精进。
善童子:开示圆满,当知开示之志,乃觉悟真谛。勿得迷妄,以开众生故。
第二位开示说:叽里呱啦来,呜呼哀哉去,指天骂地称英雄,是是非非伤精神,哭哭啼笑喜喜,苦辣酸咸甜,辛辛苦苦一场空,早早晚晚进地洞,小囡滴落几点泪,又有什么用,来匆匆去匆匆,谁人记得侬,众人听后快用功,多念阿弥陀。一天天一年年,快到西方去。
原文笔记本照片在此请看:http://tieba.baidu.com/p/3440914454?pid=61019680667&cid=62342726232#62342726232


IP属地:辽宁1楼2015-05-11 13:18回复
      三观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是台宗之重要法门,为教理实践修行之骨架系对一切存在之三种观法,即空观、假观、中观称“空假中三观”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而立为旨趣。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约能观之智说的。


    5楼2015-05-28 22:30
    回复
      2025-08-09 01:18: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
        据“维摩经文疏”卷二一就别、圆二教,以简别三观之相,举出别相、通相、一心等为三种三观,即:
        1。别相三观:
        即历别观于三谛。若从假入空(空观),仅得观真谛;若从空入假(假观)仅得观俗谛;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真、俗二谛。此别教之三观。别教认为三观尽不相同,且为依序渐观,故又称次第三观、隔历三观。依次可断除三惑而得三智之妙论。
        2。通相三观:
        即于一观中,圆解三谛。若从假入空,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皆是空;若从空入假,知俗假是假,真谛中道亦皆是假;若入中道正观则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皆是中!即以一观而皆通为通相三观。
        3。一心三观:
        即一念心中而能圆观三谛。观一念心毕竟无,净若虚空为空观;能观之心、所观之境皆历历分明为假观;虽历历分明,然性常自空,空不定于空,假不定于假为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为一心三观。
        上述通相三观、一心三观,即指圆教之三观,圆教认为三观乃一念心中,融合空假中三谛之真理,称圆融三观、不次第三观。又因观之对象,在一念心,故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而为即空、即假、即中之观。此即破执心(空),以一切现象似有(假),体达绝对世界(中),而在一念中作观为旨趣。
        对此一念,宋代山家派,指此一念为妄心,但山外派则认为是真心!山家派视观之对象(境)为妄心的有力理由,乃根据“摩诃止观”卷五上,三科拣境(区别)说。即在决定观之对象时,要分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境界。先在三科中取五阴,复在五阴中取识阴,又在识阴中取第六识心王,为作观之对象,此系直取凡夫妄心为观之对象。


      7楼2015-05-28 22:33
      收起回复
        我好像理解了这段:“从假入空观。空是离性离相义。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称为空;由观一念空故而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观能荡除三惑,以空观荡除见思,以假观荡除尘沙,以中观荡除无明,即毕竟空为空观。换言之:自世俗常识(假)进入宗教认识真理(空)为空观。”
        这些在实际修行中早已运用,只是没系统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当内心纷乱时,便观此为空平息纷乱烦燥。当已发生了无法接受和无法回避的事实时,便观此为假安心安慰自己不要在乎,以便放下。在静坐时心无所住便是中,以此凝聚灵力,无为而无不为。


        IP属地:辽宁8楼2015-05-30 16:40
        收起回复
          是名法者,皆非常住,法由因果出,当从因缘灭,是为因果者,皆业力所成,是名业力者,皆心量所为,故言一切唯心造是。


          IP属地:辽宁来自iPad10楼2015-10-14 19:24
          回复
            当知心量极大第一,吾之位处,在汝心中,汝所动念思维,吾皆知之,此是为汝开示因缘。
            善童子:不知心力,当用心量。以佛心观佛身,以一心作三观,以戒助定,以定生慧,必得大悟,复以自心之悟,此是汝之本愿。已知诸法无常,故汝当精进。


            IP属地:辽宁来自iPad11楼2015-10-14 19:31
            回复
              来自ai
              “依一心作三观”中的“三观”是空观、假观、中观,这是天台宗的根本修行方法,由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大师系统化阐释,旨在透过一心来观照万法的本质。
              1. 空观
              •定义:空观是观照一切法本质上是空的,也就是说,世间万物皆因缘和合而生,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
              •目的:破除对一切现象的实有执着,明白事物的本质是“无自性、无常、无我”。
              •修行方法:通过观想一切事物的缘起性空,认识到万法皆是因缘和合的假相。
              2. 假观
              •定义:假观是观照一切法在因缘和合中显现为“假有”,即使事物无自性,但由于因缘具足,现象界中的万物依然有其暂时的作用和现象。
              •目的:避免执着“空”或“无”的一面,而承认现象界的存在与作用,认清世间的缘起法则。
              •修行方法:在空性中看到一切事物的假有性,既不否认现象的存在,也不执着于现象的真实性。
              3. 中观
              •定义:中观是将“空”和“假”这两种观照统一起来,体认到万法的不偏不倚、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
              •目的:破除对“空”与“假”两边的执着,达到中道智慧。这是最高层次的观照。
              •修行方法:通过体认“空”和“假”互不对立,而是圆融一体的中道,达到心性上的平等、无分别智慧。
              总结
              •空观:破除对“有”的执着,认识到一切法皆空。
              •假观:破除对“无”的执着,认识到现象依然显现且有其作用。
              •中观:超越对“有”和“无”的对立,认清万法的中道实相。
              “以一心作三观”的修行方法,强调以一心观照三观,不需分段修行,而是以一念心中同时显现“空、假、中”三观。这是天台宗**“圆顿观法”**的核心修行法门,讲求一念三千、圆融无碍。


              IP属地:辽宁13楼2024-12-12 2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