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吧 关注:293贴子:1,112
  • 11回复贴,共1

军事斗争和军事著译年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伯承同志从事革命斗争和军事著译年表
1979年《刘伯承军事文集》编撰组编
虽然是说军事斗争和军事著译年表
但是从刘帅出生开始说的…有点像简化版的刘帅年谱…
一边看一边补充一边打上来吧.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5-12 20:28回复
    1893-1901


    IP属地:重庆3楼2015-05-16 19:56
    回复
      2025-08-08 00:16: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童年


      IP属地:重庆4楼2015-06-12 00:20
      回复
        上学


        IP属地:重庆5楼2015-06-12 00:23
        回复
          《少年狂夫刘明昭习作》
          作日听客议,中原烽火急
          狼兵去复来,路尸相枕籍
          城廓殁炮火,千村化尘灰
          议罢复长叹,恨无龙城将
          仗剑救黎元,挥师卫帝乡
          窍心私谓客,勿乃太悲伤
          但看三五载,杀敌有刘郎


          IP属地:重庆6楼2015-06-20 09:31
          回复
            五岁入学,家贫苦读,至十岁文字已通顺,稍长,父偕往考场,因祖父曾业吹鼓手,被密告,登时逐出考场。
            -----刘伯承
            1897年5岁入私塾
            后入“华山书舍” 任贤书(太平天国一下级军官)
            1904年12岁 入 汉西学院 受刘华英资助 开始接触数学,理化,地理等现代科学知识。
            1905年13岁 入开县高等小学堂,进一步接受新式教育
            1906年14岁 科举废除,报考夔府中学堂(今奉节中学)
            1907年 15岁 父亲去世,辍学
            《青年刘伯承》一书这段有个插曲
            刘伯承以各科优异成绩在高等小学堂毕业,报考夔门中学 ,但是后来在开县学署张榜公布的录取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出乎大家的意料。学校傅让老师知道后,跑到学署去质问,说刘明昭品学兼优,行为端正,使我小出类拔萃的高才生,为何落榜“后来的得知是他得罪了知县,所以找机会进行报复。


            IP属地:重庆7楼2015-06-20 09:57
            回复


              IP属地:重庆8楼2015-06-20 10:24
              回复


                IP属地:重庆9楼2015-06-20 10:30
                回复
                  2025-08-08 00:10: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开县高等小学堂旧址


                  IP属地:重庆10楼2015-06-21 02:20
                  回复
                    1907年 17岁
                    因生活困难,到上海谋生,找不着工作,又返回故乡,家里生活更加困难。
                    -------------------
                    辍学后的刘伯承后来由刘华英举荐在开县巡警分署当了半年多的巡警
                    有关于刘帅的传记认为他去上海谋生的原因之一是想借机会摆脱即将临头的恼人婚姻
                    刘家和程家的这段婚约是早年指腹为婚,后来刘家景况不好,程家有提出解除婚约,但是刘家母亲不肯,拖到服丧三年期满后完婚,1927年与她脱离了关系


                    IP属地:重庆11楼2015-06-21 02:40
                    回复

                      1914年 避居上海 加入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
                      刘伯承潜回重庆,在王旭东兄弟家小住,以寻找革命党人,后因重庆风声日紧,他又返回开县老家。家里人希望他能留在家里,但当他得知四川的反袁人士逃到了上海之后,1914年春,他和好友周靛澄从云阳登船而下。
                      出益州
                      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
                      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
                      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
                      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IP属地:重庆17楼2015-06-21 03:03
                      回复


                        IP属地:重庆18楼2015-06-21 0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