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多个小时的努力,5月10日凌晨3时许,在接受浙江义乌一位脑死亡男性的肺部捐献后,52岁的新津男子获得新生。这也是四川省第二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肺移植手术。
据悉,此次肺移植手术受体是一位52岁的新津男性,肺间质纤维化并伴有呼吸衰竭,病情持续5年,辗转在北京、成都等多地求医,情况十分严重。捐献者是浙江义乌的一位25岁的小伙子,因车祸脑死亡,家属决定捐献其器官。
省人民医院ICU主任黄晓波告诉记者,5月8日晚上10点多,当得知浙江义乌有肺源,医院就派移植团队马上赶赴义乌评估、等待取肺。到凌晨3点多,团队才把双肺从捐献者身上取下。由于肺热缺血时间是6-12个小时(即从供体取出到受体安装之前的时间),时间紧迫,团队启动紧急程序,包机于9日晚上9点飞抵成都,器官传送横跨距离1800多公里。在省医院这边,受捐者的取肺手术也在紧张进行中。“晚上8点10分左右,省医院这边就开始对受体进行麻醉手术,等待器官的到来。待器官到达后,在移植团队二十多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双肺移植手术于10日凌晨3点多圆满完成。”黄晓波说。
据了解,肺间质纤维化是指肺间质失去气体交换能力,使得氧气出不来,二氧化碳进不去,对人体正常呼吸造成严重影响。“患有肺间质纤维化的病人生活质量很差,走几步路都容易喘气,要依靠制氧机生活。”黄晓波介绍,目前肺间质纤维化没有治疗方法,只能选择肺移植手术,但等待移植的病患与肺器官捐献者之间的比例,大概在100:1左右。
据悉,此次肺移植手术受体是一位52岁的新津男性,肺间质纤维化并伴有呼吸衰竭,病情持续5年,辗转在北京、成都等多地求医,情况十分严重。捐献者是浙江义乌的一位25岁的小伙子,因车祸脑死亡,家属决定捐献其器官。
省人民医院ICU主任黄晓波告诉记者,5月8日晚上10点多,当得知浙江义乌有肺源,医院就派移植团队马上赶赴义乌评估、等待取肺。到凌晨3点多,团队才把双肺从捐献者身上取下。由于肺热缺血时间是6-12个小时(即从供体取出到受体安装之前的时间),时间紧迫,团队启动紧急程序,包机于9日晚上9点飞抵成都,器官传送横跨距离1800多公里。在省医院这边,受捐者的取肺手术也在紧张进行中。“晚上8点10分左右,省医院这边就开始对受体进行麻醉手术,等待器官的到来。待器官到达后,在移植团队二十多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双肺移植手术于10日凌晨3点多圆满完成。”黄晓波说。
据了解,肺间质纤维化是指肺间质失去气体交换能力,使得氧气出不来,二氧化碳进不去,对人体正常呼吸造成严重影响。“患有肺间质纤维化的病人生活质量很差,走几步路都容易喘气,要依靠制氧机生活。”黄晓波介绍,目前肺间质纤维化没有治疗方法,只能选择肺移植手术,但等待移植的病患与肺器官捐献者之间的比例,大概在100: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