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汉服吧 关注:323贴子:2,549
  • 15回复贴,共1

莆田二十四景(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攀请天后凉凉镇楼~~


IP属地:广东1楼2015-05-26 23:37回复
    所谓莆田二十四景 ,是指莆田县境内(包括今涵江区、城厢区及湄洲湾北岸)的二十四个景点。
    这二十四个景点是清代顺治年间林尧英始定的。据记载,明代天顺年间邑人 吴希贤第一次给莆阳标出了四个景区,即“壶桥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莆田优美风光,就遍览莆阳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
    这些景点分别是:
    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
    南山松柏、木兰春涨、钟潭噌响、柳桥春晓、
    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
    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
    古囊峢巘、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宁海初日、
    天马晴岚、夹漈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
    这些景点约定俗成,成为莆田妇孺皆知的传统景观,沿用至今。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沧桑变异,有的景点已成陈迹,有的已经消失。如,位于常太镇岭头尾的“北濑飞泉”,已沉没于东圳水库底;位于城厢观桥和庙前一带的“西湖水镜”,由于城区建设,已不复存在;位于黄石七境村的“谷城梅雪”,已见不到如雪的遍地梅树。还有位于华亭北部山脉的“三紫凌云”、位于城郊顶墩的“柳桥春晓”、位于黄石天马村的“天马晴岚”、位于城厢的“西岩晚眺”等景点,再也见不到她们昔日的风采。然而,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大部分景观,至今仍然保存了下来,有的景观经过修葺,还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们消闲游览的胜地。
    今有好事者,将莆田二十四景写成对联,对仗还算工整:
    试看海滨邹鲁,妈祖家乡:紫霄怪石,三紫凌云;石室藏烟,壶山致雨;智泉珠瀑,碧濑飞泉;钟潭噌响,草堂夹漈;西湖水镜,木兰春涨;湄屿潮音,好一派锦江春色;
    遥赏文献名邦,梅妃故里:柳桥春晓,九华叠翠;白塘醉月,绶溪钓艇;宁海初阳,东山晓旭;古囊峢巘,天马晴岚;梅寺晨钟,西岩晚眺;谷城梅雪,更几株秀木南山。


    IP属地:广东2楼2015-05-26 23:41
    回复

      白塘秋月
      白塘秋月白塘位于涵江区的白塘镇,地跨洋尾、镇前、上梧三村,汇聚泗华,木兰诸水,面积达三百亩,为莆田南、北二洋最大的一个水塘。宋代叫“注月池”,今叫“白水塘”、“白沟”,俗叫“白塘”。白塘白水茫茫,风光秀丽,自古以来是人们游览赏月的胜地,有“白塘秋月”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每逢中秋,沿塘各村点灯结彩,车鼓、演戏,还有十音八乐,充满祥和欢乐的气氛。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白塘者从四面八方摩肩而至,接踵而来。岸上人山人海,塘中千舟百船。是岸上,还是塘中,无处不鼓乐喧天,笙歌动地呢!你看,碧空万里,圆月流辉,灯火相映,水天一色,宛若是天上的白塘,人间的闹市。尤其引人入胜的,则在子夜之后,更深人静,风轻波平,天高气爽,月明星稀,莆地四周的大小山峰倒映水中,塘中有山,山中有月,水清月沉,分外奇特,为蓬莱仙境,如广寒清宫,游人如梦如痴,仿佛飘飘欲仙。这便是“白塘秋月”的胜景。
      白塘湖是全省唯一的天然湖,因一年四季波平水碧,适合赏月而闻名。“白塘秋月”就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白塘湖令人留连忘返的是西侧这片200亩园林里的奇花异草。其中,这片梅花林就占了60亩,据园林的负责人介绍,这60亩梅花都是从苏州移栽过来的,共有4个品系、12个品种。以红梅、龙游梅、高杆梅、五色梅、榆叶梅等为主,这些梅花的花期长达两个多月。
      塘中有一“母鸭穴”之称的浮屿,其上有一浮屿宫,亦名“娘妈宫”,供奉妈祖,为洋尾村李富所建。据说,李富在家事母务农,眼见金兵南下,大举进攻北宋,山河破碎,徽、钦二帝被掳,毅然倾尽家资,在莆招募义旅三千,旋即取道水路,北上抗金。船至兴化湾外,突然乌云滚滚,风浪滔天,船只无法控制,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义旅也个个晕船呕吐。情况万分危急。李富没法,跪在船上供奉的妈祖神像前祷告。顿时,云开日出,风平浪静,他们又继续向北进发。途中,李富闻得宋将韩世忠被粘罕的金兵围困城中,正临断粮,立即率义旅从水路突入。韩世忠得了粮草,坚持到援军到来,里外夹攻,打得金兵狼狈逃窜。班师回朝,韩世忠奏报此事,高宗封李富为殿前统制司干办。李富特奏返乡,在屿上建妈祖宫,并把船上的妈祖神像供在宫中。
      塘中有建于宋景定四年(1263年)的宫后条石桥,还有塔桥,以及新建的配有诗情画意的联句“平分秋色,天无私意;良宵圆满,月见多情”的“秋月亭”、“几度飞觞,人生百岁;一塘映月,景胜三潭”的“映月亭”和“太白西江,登舟吟咏;东坡赤壁,揽月遨游”的“揽月亭”。这三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为“白塘秋月”各树奇勋了。
      白塘的人文景观与大自然景观相映媲美。临塘的洋尾、镇前、上梧等村历代举进士和为朝廷命官者多,单洋尾的李角自然村,宋时有进士35名,释褐进士1名,诸进士2名,特奏进士13名;明时有进士12名,岁进士13名,例进士1名,附进士3名,优进士2名,其中仁杰为成化壬辰探花,廷梧为湖广监察御史,升大理寺左寺承;清有文举1名,武举8名,其中殿臣为海坛总兵。在白塘的周围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为“白塘秋月”锦上添花呢!这里有明代为李元稹、李廷梧等进士而建的“白塘科第”、李佥事的“柏府归荣”的木坊、李制干祠和将军洞等。


      IP属地:广东3楼2015-05-26 23:45
      回复

        古囊峢巘
        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
          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伏虎,堂中旧雨花。
          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这是唐代黄滔《咏囊山》的五言律诗。它咏述了该山以囊称谓的含义和非凡气势,又写尽了南麓镇山名刹——慈寿禅寺的风光。
          囊山坐落于涵江区江口镇,山势一列如屏,绵延几公里长。纵观全山,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是山椒裸露的众多花岗石,峥嵘林立,形态各异;加上峰峦复叠,参差争耸,石群垒列,状如莲瓣,蔚为一大奇观。明清之际文人美其名曰“古囊峢巘”。
          古时囊山自然风物景观,甲于莆阳所有名山。漫山大小岩洞之多,少有其匹。《福建通志》记载:“辟支岩,其中可容数榻,旁有八小石负之,玲珑明澈,如窗棂然。”据说,唐时妙应禅师尚未开山创建南麓大刹之前,已经隐迹于辟支岩中禅修经年。妙应俗姓黄,世居莆田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妙应长大以后,充当县衙狱卒;及至出家得法之后,先后在邑中几处岩穴里潜修。唐乾符二年 (875),他始建囊山之刹,初名“伏虎庵”,后名“延福院”,唐光启二年(886)扩建改名“囊山慈寿禅寺”。千年寺名不易。1983年,国务院批准该寺为全国重点保护和开放寺院之一。
          《八闽通志》记载,囊山寺内外有十六景。山间有不少岩石交错,有些怪石形似器物或动物,被人们立以为名。有对峙如门或肖似窗台、巨掌、贝叶等的岩石,也有以母猪、小猪石等立名。辟支岩上有一块巨石像屋盖,岩外两块天然的石头,恰似人工镌造的药炉、茗碾,并被人们应名传世,犹有一对石虎守护岩口。
          耸立于接近山巅的一块大奇石,面积约二三亩地之巨,其形活像大鲎,俗称“鲎母石”。此石矿物成分中氯化镁较多,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因此经常随着天气阴晴而变色:晴天石面呈现白色,与周围古老苍黑的花岗石形成强烈的反差;下雨之后,湿气加重,白色的石面迅速转为苍灰色,进而逐渐变成灰黑色。这块高大的石面,每逢阴晴之交变色时,山下方圆数十里内村民都能望见,世世代代被百姓视为山神显圣。近代以来人们认识了它的变色原理,称其为天然的“晴雨表”“气象石”。19世纪末叶,英国某巨商以一万元银元向兴化知府购买此石,据说是要炸取其中的所谓“石胆”——矿物珍宝。确定开炸的当天早晨,山下远近村民一万多人蜂拥上山阻止,保护那块人们世代敬若神明的巨石,英人与官府终于不得不作罢。大鲎母石至今依然耸立,继续向远近百姓做准确的“天气预报”。
          在海拔230米处,有一个天然巨洞,与其相连的有无数小洞层层套叠,多若蜂窝,人称“百廿间”。巨洞之前,民国初年新建一座道教神庙。据说当年清基时挖出一枚古钱有“天元”字样,因而立名“天元岩”。此岩坐落高峰,岩宇宽敞,凌虚幽遂;晴日站在岩前凭栏远眺,兴化湾内外秀丽风光一览无余。其右下山腰间犹有一座道教庙观,名曰“九莲岩”。
          唐宋之际,古驿道自福州南下,经福清蒜岭山边踅进莆田江口地界后,沿囊山的东南麓绕行。因而囊山佛教大刹便被朝廷利用为驿站。历代经过此道而在寺内宿夜的高官名士,如宋代蔡襄、黄公度、朱熹、刘克庄等名家,先后途次囊山大刹投宿,留下不朽诗篇和题刻。现在尚存的石刻,有南宋纪游的题名,另一块是明嘉靖时湖广巡抚林有恒的“山间明月”题刻。


        IP属地:广东18楼2015-05-27 00:40
        回复

          智泉珠瀑
          智泉在城厢区龙桥街道北磨西山上,自石室岩北行一公里便是。
            智泉源出林桥村附近的弥陀岩,岩上有千年古寺弥陀寺,寺内有千年铁树。寺周围山高林密,飞禽走兽甚多,富有野趣。智泉发源处流量很小,在弥陀岩下分为两支,铮铮作响,其声细微。到桥尾自然村桥头合二而一,流量变大,因受山岩逼迫,急转而下。泉水在陡峭的岩石上奔突,顺山势成了奇特的“玉涧三悬”。三级瀑布首尾相连,每级长约70米,坡度在30度至70度之间,像锅灶,像墙壁,像囤缸,各具情态,各异其声。
            瀑布受山势约束,溪涧或窄或宽,流速时急时缓,水石相激,飞珠溅玉,雾气弥漫,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彩虹,使人赏心悦目。泉流石上,跌宕有声,其声随流量、石质、处所不同,在山崖间各呈异响,如儿女呢喃,如琴瑟奏鸣,如鼓响雷鸣,与松涛鸟语交相呼应,形成八音繁会的自然交响乐。涧底怪石磊磊,似骆驼,似乌龟,似青蛙,、似雄狮,似大象,似小鸡,不一而足。瀑布跌落之处,形成’一个个深潭,潭里不知名的游鱼甚多,有一种鹅黄色的胡子鲶,当地人叫它“黄枝鱼”,可算智泉一绝。
            传说,上古时有一个名叫陈清的人在这里放牛。一个白衣老人训斥道:“此仙人菜园地,毋饮牛污吾水!”智泉本来叫做梅花漈,梅花夹岸,花开时节香气弥漫在山崖间,花瓣顺流而下,.一直流到莆田城下磨溪边。明代正德年间,提学陈伯献辞官后隐居于此,改“梅花漈”为“智泉”。现在,崖壁上还有石刻“智泉”两个大字和他写的改名题记。古人在智泉留下的摩崖题刻很多,比较醒目的有“崖沫”、“流釜”“喷玉”“鸣琴”“石门”“云偃”等字迹,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莆田县令何南金筑来苏亭于智泉左侧,并写下《智泉来苏亭记》。今人在亭基上开辟了智泉寺。现在游人一般是从智泉寺旁边溯流而上,去观赏智泉“云壑飞泉垂玉箸,松风卷雨下珠帘”的优美景致。


          IP属地:广东19楼2015-05-27 00:40
          回复

            天马晴岚
            天马,即天马山,坐落于笏石、北高和黄石三镇的交界处,位于黄石镇天马村,为南北走向,如一匹昂首挺胸的天马,故称天马山。“马头”那边,有一条形如绳状的水沟,围绕着山麓的周围,中间有一座石桥,取名“铁锁桥”,说是用来遏制天马的;“马尾”那边,有两块田螺状的巨石,据说为阴阳两性,乃田螺精的化身,常去糟踏作物,被土地公上奏玉帝,玉帝旋令雷公击碎一块,此后,另一块田螺石再也不敢去糟踏作物了。这里,每逢天晴景清,山岚蒸腾,水气氤氲,山腰处处缠云绕雾,远观山似天马,若隐若现,犹如奋蹄腾空之势,因而有“天马晴岚”之雅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山上建有古寨,其基宽阔,门枢孔有小钵子大,方圆有数里。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为藏龙卧虎之处。相传宋时陈同济于此落草,后被杨文广所破。又说黄石有个叫李毓,在此筑起山寨,垒起城墙,称王称霸,显赫一时。山寨有一参天大树,人称“晴岚树”,又称“通天松”。山寨被云雾湮没,若隐若现,变幻莫侧。有一年秋天,朝廷令一武元吴浩率兵攻打天马山寨,用火烧毁周围的草木,雾气化解,山寨便显出真相。双方短兵相接,殊死搏斗,吴浩敌不过李毓而退却。几年后,朝廷又派遣一大将攻打山寨,李毓寡不敌众,逃离了天马寨。
              山上有明御史朱浙所建的“天马山房”读书处和他书写的“忘归”石刻及他的墓道。据说,山的半腰有座古寺,周围树木苍茏,环境幽静,是读书的好处所。明嘉靖年间,塘下有个朱浙的书生,自幼聪颖好学,每天很早就来到寺旁择处读书,一日三餐托寺僧代炊,并同寺僧成了至交,有时读书忘了时刻,便在寺中过夜。一天,塘下和附近几个村庄联合出游,几十里方圆,几十台戏同时演出,大灯、大旗、大锣、大鼓、十音、八乐、旱船、马队、妆架……队伍长达几里。朋友们到处找他,找了半天都不见他的影子。原来他坐在寺旁的一块巨石下静心读书。由于他刻苦攻读,终于登上进士榜,当上左都御史。他出任御书后,趁一次巡视闽粤的机会,回乡省亲,并特地来到天马寺重游少年读书的地方,兴致百倍,挥笔在寺旁大石上写了“忘归”二字。从此,这石就被人们称为“忘归石”。
              “马头”之下为天马村的康厝自然村,有明工部尚书康大和的故居和悬有横石匾“尚书衍庆”与“宗正流芳”的康氏祠堂。其旁有一御赐的“下马牌”石刻。相传,康大和出仕前,家道寒贫,日间挑盐卤,夜间读书。有次,他去向仙公求梦指前程,仙公却赐个“天覆地,海水淹白鹤脚”之梦。他心灰意冷,感到仕途与他无缘。于是,他又去挑盐卤。一日,他挑上盐卤往永春路经白鹤岭脚要休息时,刚放下的“钩堵”拄翻一个写有“天”与“地”的碗座,由“天”覆成“地”,盐卤溢了出来。他顿领梦意,即时回家赴京应试。在路上一家客栈住宿时,天下大雨,恰巧其邻居在拜塔忏,他看到纸糊塔的各层都有写字,唯底层空白,好奇地举笔写上“花因结子随风落,佛为渡人冒雨来”。他刚放下笔,天底下的佛祖都召之而来,空中传来了“感谢康大人”的呼声。在这次应试中,他中了进士,后官居工部尚书等职。
              山下还有“伏龙穴”等古迹。
              登上山巅,那浩瀚壮观的兴化湾、平海湾和湄洲湾以及莆地的秀景尽在眼下。如今,天马山上乔木参天,绿树成荫,与壶峰、九华诸山遥遥相望,争雄比美。在周围平原和临近“土海”的陪伴下,将再展现出天马的雄姿!


            IP属地:广东20楼2015-05-27 00:41
            回复

              钟潭噌响
              钟潭位于荔城西南郊的下林村水磨坑,离莆田市中心约5公里。“钟潭噌响”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钟潭以瀑布著称,其水源出龟山,经朱坑注入锦亭山西南的沟壑之中。溪床蜿蜒曲折,溪里奇石错杂,夹岸杂树飞花。俯视清流中群鱼逐浪,聆听绿丛中众鸟叫春,你会由衷赞叹,想不到离市嚣这么近的地方还有如此清幽绝尘的所在!你会不期然而然地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荔轼的《石钟山记》。“钟潭噌响”就是前人采撷《石钟山记》“噌口么如钟鼓不绝”一语,重组而成。
              溪水经过了1公里多的坎坷历程,突然从一处近30米高的悬崖上飞流直下,注入深潭。这里处处是“钟”。崖壁上凸下凹,象半个钟;潭形也象钟,深不见底;瀑布撞击深潭,发出洪钟般的巨响。如果身临其境,不但会耳目一新,而且有福消受从天而降的亿万珠玑。钟潭的奇妙还在于:满潭的水翻空出奇,分出各具情态的三支瀑布,古人分别命名为:飞瀑、挂练、曳帛。瀑布下泻的地方又成三潭,如樽、如盅、如敦,人称“三酒盅”。笔者曾经涉足其间,面对大自然的奇妙,似乎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钟潭几个瀑布或串联或并联,在山谷间各呈其妙,最妙的还在音响之美。置身其间,如闻八音齐奏、万籁齐鸣,堪称世间绝唱。


              IP属地:广东23楼2015-05-27 00:46
              回复

                谷城梅雪
                谷城,位于黄石镇(黄石宋时称为市)七境村,古称“城山”。
                黄石古称“水南”,旧时有人家延络数千余户,市内屋宇相续,商贾甚盛,贸易吞吐,仅亚泉州。特产桂元,远销全国,各地统称水南。
                  城山为市之主脉,俗传巨蛛结网如园城,故名城山。下有国清塘,塘中有濯缨亭,有朱熹书“天光云影”之匾。城山之满山松皆合抱,蔽日凌云,幽蔼葱青,俗名之为青山,唐妙应祖师谶云:“城山青,黄石出公卿”。山下多书香世家,读书仕族,皆因家族显隆而严于教,其子弟力学而工于文,有明一代,登贤者书者一百八十六人,举进士五十六名。诚信而有证也。官绅园榭,庭台相望,相互连枝。果则有荔枝,树则有梅花,腊月赏梅,达官贵人,名流佳士,提壶索句,狐袭鸟帽,家冠骈沓,郊野花开万树,淡雅鲜明,粉妆大地,梅林积雪,梅瓣飘离,白练纷披,望如飞雪,俨然六出雪花,为南国之奇景也,故有“谷城梅雪”之雅称。
                  黄石名胜古迹多,有南宋名儒林光朝的讲学处红泉书院(今黄石小学)。古镇东南部的东甲海堤是莆田最早、最长的海堤。还有创建于北宋的梅妃故里的“浦口宫”。元朝有宁海桥,明代有北辰宫,戚公祠、戚公井、太湖祠,以及著名的林墩,瑶台两大古战场。


                IP属地:广东26楼2015-05-27 00:50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5-05-27 06:05
                  回复
                    有些景点还是挺美的··· 约约约


                    29楼2015-06-01 12:25
                    收起回复
                      和现在比,景色有什么变化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7-10-27 1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