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玩意儿吧 关注:355贴子:117

这里可以让你对古玉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一篇好文供吧友探讨学习。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凡是肌理细腻、色泽丰富、质地坚硬的石头,都可以称之为玉,这样的玉在公元前16000年的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然而,按照现代矿物学和宝石学的概念,只有莫氏硬度为6-6.5度透闪石、阳起石以及莫氏硬度达到6.75-7度的钠辉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玉。


IP属地:天津1楼2015-05-28 20:15回复

    玉璞
    一件玉器的制作,从选料到成型,需要多道工序,第一步就是审料和剥料,清代李澄渊《玉作图》说:“论玉之产于山水,其原体皆有石皮,今欲用其玉,必先去其皮,若剥果皮而取其仁也,故云开玉,此攻玉第一工也。”


    IP属地:天津3楼2015-05-28 20:16
    回复

      石皮下的玉材
      去除石皮之后再进一步观察玉料的质地、形态、颜色、透明度,大小及内部绺裂的多少等等信息,材质若有的瑕疵,则须挖脏去绺,若有华美之处,则尽量要通过造型和工艺使其凸显,总之得根据每一块玉料的特点来以确定这块玉料适合做什么样的器物,这种“因材施艺”即为治玉的初步设计。能尽显这种设计巧思的玉器作品,叫作“俏色”,也就是利用玉料本身的自然形体和天然颜色,与所要琢磨的物件形体和颜色,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使玉器成为形神兼备之作。


      IP属地:天津4楼2015-05-28 20:16
      回复

        殷墟出土“俏色”石鳖
        1975年冬在安阳小屯村北发掘两座殷代晚期房屋遗址,出土了几件制作精致的“俏色”玉石器,其中的石鳖是利用一块褐色与肉红色相间的石料雕成的,使鳖甲、脚爪和双目呈褐色,而圆润的腹部呈肉红色。

        殷墟出土“俏色”玉鳖
        另两只半龟缩状的玉鳖是把背甲处理为黑色,头、颈、腹和爪均为灰白色,此外的石鸭,也是以不同的色泽表现皮毛或肢体,这些体量不大但巧夺天工的玉石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俏色”作品,说明殷商时代的治玉者已充分掌握了这种“按料取材”和“依材施艺”技艺,这需要经过长期的累积和实践,而最初的识玉和审玉,已然可以决定成败了。


        IP属地:天津5楼2015-05-28 20:19
        回复
          地铁房山线-<金桥国际公寓>
          11800元/平起,送装修即买即住,
          房山抄底价楼盘,简装现房不限购。
          首付28万(全款56万),北京轻松安个家,过时不候!
          抢楼热线:4008-058-139
          买房QQ群:333097223/180391789
          金桥国际公寓抢楼活动持续中,详情请点击
          查看详情
          广告


          IP属地:北京不感兴趣并隐藏 |6楼2015-05-28 20:19
          回复

            殷墟出土“俏色”石鸭
            古人将未曾剖琢的玉料称为“璞”,将除玉料表面长时间风化或氧化或者杂质的外皮去除而得到内里玉料的工序,叫做“开璞”,开璞可以用石器敲琢,也可以利用使用麻绳之类柔性工具,加以水和解玉砂来进行切割。


            IP属地:天津7楼2015-05-28 20:19
            回复

              民国治玉开料旧影
              古玉的的硬度要比铜铁高出许多,所以玉无法直接用金属制成的工具来加工,在金属工具远未出现的上古时代治玉,必须利用其它的工具和媒介。《诗•鹤鸣》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朱熹注曰:“错,砺石也。”这种古代用来攻玉的石,一种是指硬度大过玉料的砂岩和燧石。《列子》记周穆王征西戎:“西戎献锟捂之剑……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张湛注云:“瀛州多积石,名昆吾,可为剑,尸子云,昆吾之剑可切玉。”现实中再硬的金属刀剑,都不可能切玉,所以古人说的名剑“昆吾”,可能是一种比玉硬的砂岩和燧石制成的石剑,因而才能切玉。治玉时利用其锐角或者刃部,直接对玉料进行单向或同向往复的刮蹭和琢磨。


              IP属地:天津8楼2015-05-28 20:20
              回复

                燧石头治玉示意图
                另一种攻玉的石则为解玉砂,所谓的解玉砂是由硬度比玉高的石英、刚玉、云母等自然矿石加工而成的砂砾。这种砂砾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自锐性,即使碎裂成很细的颗粒也能磨削玉料,用麻绳、皮条、竹管等柔软工具,配合以水和解玉砂,即可对玉料进行施以切割、钻孔、抛光。


                IP属地:天津9楼2015-05-28 20:21
                回复

                  清李澄渊《玉作图》之《捣砂图》
                  天然的刚玉和石英等矿石捣碎后放入金属锅中注水,经搅拌沉淀后排除泥水,如此往复数次就可以制成最初的砂砾,然后用不同网目的筛子筛出颗粒大小精细不同而用于不同治玉工序的各类别解玉砂,如最初开料和钻孔,要用颗粒大棱角多的粗砂;在研磨和抛光时,就需要接近粉状的微小颗粒细砂。《天工开物》说解玉砂“精粹如面,藉以攻玉,永无耗折。”在研磨切削玉器的过程中,大颗粒的解玉砂会碎裂为更小的砂砾,将这些细小的解玉砂收集后再利用,就是所谓的“永无耗折”。


                  IP属地:天津11楼2015-05-28 20:22
                  回复

                    软性工具配合解玉砂切玉示意图
                    从现今出土的所有玉器上我们都可以见到解玉沙的磨削痕迹,而观察解玉沙留下的痕迹的特征,也是我们对传世古玉进行真赝识别和断代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IP属地:天津12楼2015-05-28 20:22
                    回复

                      将玉器纹饰放大若干倍后观察到的解玉砂琢玉痕迹
                      在玉料确定大致造型之后,就可以“画活”了,这“画活”指的是在玉料上勾画出器形结构及纹饰形象,具体又分为粗绘和细绘,在玉料上确定留存和消除部分的轮廓线条,是为粗绘;精细的绘画出加工器物的细部边际,是为细绘。“画活”时工匠大多都要先在勾好的画线上烫蜡,以保证玉料加工时“画活”的纹线不被水冲刷掉。


                      IP属地:天津13楼2015-05-28 20:23
                      回复

                        画活
                        玉料在开璞、初审和画样之后,就进入真正的治玉阶段了,而这每一道工序,除了辅料解玉砂之外,还得一样最重要的治玉工具——砣。


                        IP属地:天津14楼2015-05-28 20:24
                        回复

                          各类砣具示意图
                          所谓的砣是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的治玉工具,是一种中厚边薄的圆盘状的器物,使用时利用圆盘的单向或往复转动以琢磨玉料,不同的工序所用的砣不同,
                          比如大砣用于切割;
                          宽砣、斜砣、细砣用于雕琢纹饰;
                          平砣用于打磨。


                          IP属地:天津15楼2015-05-28 20:24
                          回复

                            砣式制玉工具及制玉示意图


                            IP属地:天津16楼2015-05-28 20:25
                            回复

                              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之柄形玉器


                              IP属地:天津17楼2015-05-28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