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吧 关注:407,661贴子:12,205,382

“故乡”二字对我们每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标题:[url]http://一本有关故乡的书[/url]


1楼2015-05-29 17:58回复
    @ [url]http://安颜3shine[/url] @无雪的冬天ss @股票现货期货 @梦回西子情 @居安1969 @像狼一样的贪婪 @重生54 @老王771


    3楼2015-05-29 18:07
    回复
      @重生54 @老王771 @ 安颜3shine


      4楼2015-05-29 18:08
      回复
        @ 安颜3shine


        5楼2015-05-29 18:08
        回复
          1、故乡只是两个简单的汉字,但每一个离开过故乡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字背后是一个人举手投足的血脉气运、是层层包装里面灵魂与皮囊的内核,是人生劳碌的起点和终点。只是偏偏,我们喜欢谈论故乡,又在一刻不停地奔向远方,并以背弃为荣耀,再翻身咀嚼这因背弃故乡而荣耀带来的伤感与无望。


          6楼2015-05-29 18:11
          回复
            2、我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喜欢北京,这里夸夸其谈、名利喧嚣、欲望翻腾,我不是喜欢这些东西,但喜欢站在这里看着涌涌人群起高楼、宴宾客,又转瞬之间楼塌了,有一种淬炼起落的游戏感。佛家高僧说,要懂得和世间万物玩耍,我没有这样的修持,只是觉得有趣。为什么有趣,因为北京和我之间互不相爱相恨,我永远不属于这里,它是身外之地。但故乡不同,那里的一草一木,张家长李家短,每一样都是我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是我们的结局,那里没有游戏,无法游戏。


            7楼2015-05-29 18:11
            回复
              3 、这几年回家,开始注意奶奶说的话,她形容夏天的绿是“青滴滴”“绿吼吼”她说一个人怪相是“弯眉日眼”她把吃中午饭叫“吃晌”出门刨地是“上坡”……这些只是特定的词语,更多的不同体现在那些迥然别于普通话的语法与声气里面。我非常惊异震动。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教人说四川话,告诉他们,只需要把翘舌通通发成平舌、hf不分,ln不分,后鼻音省略,稍微变调,再学会用几个“瓜娃子”、“龟儿子”这样的词语,就学会了四川话。但事实显然并不如此。方言的真正秘密在于我们说起这些话的语法习惯和声调气息,甚至味道和颜色,四川话属于北方语系列,和普通话接近,可以轻易转换,但也使其在会被迅速淹没又很难被察觉。奶奶让我发现,真相是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渐渐自己都不会说四川话了,说的通通不过是四川话发音的普通话。失掉说方言的能力最终会让我们失掉与故乡的连接,但糟糕的是,我们又永远需要踏着一个故乡,正如传统对于社会文明的意义,故乡不光是过去,也是指向未来和远方不可缺少的承接。但最终,我们可能只能悬空摇摆。


              8楼2015-05-29 18:13
              回复
                4、我大概也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当我在心里默念现代诗或者自言自语的时候,竟然全都是用的方言。相反,读 文言文,无论读出声音还是心里默诵,都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然后我发现,文言文所缔造传续的乡愁传统让很多中国人真正地失去了故乡。


                9楼2015-05-29 18:13
                回复
                  5、说到故乡,我们常常想起风物和习俗,那是我们识别地域和人群的最明显标志,也是我们觉得似乎能够轻易与故乡离合的连接点,但是这本书里除了茶馆一篇(也并不是那种川渝特色的坝坝茶馆),皆不涉及系此类物事。说到底,鲜明的可以让人拎出来抖擞的都是把玩品,故乡真正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是声气运命。


                  10楼2015-05-29 18:14
                  回复
                    6、颜歌在后记里面说,这本书的故事都像是长篇中的片段,这是失败。我的看法恰好相反,这些故事的确都像是长篇中的部分,但这正是它成功的地方。 长篇和短片比起来,无非是有完整的起落和脉络。但完整的起落和脉络不过是聊以安慰我们害怕人生残缺和虚无的幻觉。真实的人生是一个接一个的悲欢离合,永无尽头。所以迟子建在长篇《群山之巅》后记里写:“写完《群山之巅》,我没有如释重负之感,而是愁肠百结,仍想倾诉。这种倾诉似乎不是针对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而是因着某种风景,比如滔天的大雪,不离不弃的日月,亘古的河流和山峦。但或许也不是因着风景,而是因着一种莫名的虚空和彻骨的悲凉!


                    11楼2015-05-29 18:15
                    回复
                      附录:
                      鲁迅《故乡》


                      12楼2015-05-29 18:18
                      回复
                        中国农村的缩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5-29 18:18
                        回复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14楼2015-05-29 18:19
                          回复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15楼2015-05-29 18:19
                            回复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16楼2015-05-29 1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