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2005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于2005年9月揭牌成立。2009年5月,广州市政府批准学院加挂“广州社区学院”牌子,成为广州首家社区学院。

学院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是:立足广州,服务广州,辐射华南,以产业需要和市民需求为导向,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使学院发展成为以社区职业教育为主、以岭南文化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为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技术转化平台、社区教育与服务示范中心和市民终身学习园地。[1] 学院位于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现有5个校区。广园南校区、广园北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麓湖之畔,海珠、滨江及越秀3个校区分布在广州中心市区。学院建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宿舍楼、学生活动中心、室内外体育场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2006年,学院率先在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中将招生批次从3B提高到3A,面向广东、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山西、内蒙古、河南、贵州、云南、甘肃等13个省、自治区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新生报到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平。学院围绕广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化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4个专业板块开设了10个专业群,设有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商贸系、财会金融系、旅游系、公共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城市建设工程系、食品系、应用外语系、社科部、国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高职教育研究所和社区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已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多个国(境)外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选派大批骨干教师赴国(境)外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在选派教师出国培训的同时,也启动并成功实施了遴选学生出国进修实训工程,已有三批学生学成归来。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合作组建成立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东方国际学院”,与英国威尔士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专升本“3+1”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出国深造平台,并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今天,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正秉承 “立人立业” 校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社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四方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创造新的辉煌,努力将学院建成体制机制改革“先行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校”、社区教育和社会服务“示范校”、高职文化建设“特色校”。[


学院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是:立足广州,服务广州,辐射华南,以产业需要和市民需求为导向,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使学院发展成为以社区职业教育为主、以岭南文化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为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技术转化平台、社区教育与服务示范中心和市民终身学习园地。[1] 学院位于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现有5个校区。广园南校区、广园北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麓湖之畔,海珠、滨江及越秀3个校区分布在广州中心市区。学院建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宿舍楼、学生活动中心、室内外体育场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2006年,学院率先在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中将招生批次从3B提高到3A,面向广东、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山西、内蒙古、河南、贵州、云南、甘肃等13个省、自治区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新生报到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平。学院围绕广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化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4个专业板块开设了10个专业群,设有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商贸系、财会金融系、旅游系、公共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城市建设工程系、食品系、应用外语系、社科部、国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高职教育研究所和社区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已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多个国(境)外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选派大批骨干教师赴国(境)外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在选派教师出国培训的同时,也启动并成功实施了遴选学生出国进修实训工程,已有三批学生学成归来。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合作组建成立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东方国际学院”,与英国威尔士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专升本“3+1”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出国深造平台,并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今天,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正秉承 “立人立业” 校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社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四方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创造新的辉煌,努力将学院建成体制机制改革“先行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校”、社区教育和社会服务“示范校”、高职文化建设“特色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