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经典的诠释人——徐洪芳
——一电影《双珠凤》观后感之一
我是个戏盲,以前,京剧就看过样板戏,越剧看过《碧玉簪》,黄梅戏看过《女驸马》,就这些了,至于锡剧,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原本无资格在这个行家如云的吧里班门弄斧,只是,最近重看了电影锡剧《双珠凤》后,有一些感慨,不吐不快。如有外行话,望大家见谅。
第一次看电影《双珠凤》是七九年高考前夕,看过后,只是感性上觉得好看(好在什么地方是不知道的),就旷课又偷看了两场。以后就忘记了,依稀就记得“枝头鸟儿”几句唱词以及小姐公子在楼上对对子。36年后的今天,无意在网上重遇电影《双珠凤》,才知道《双珠凤》原来是锡剧。这次静心观看,把我震呆了,并使我对《双珠凤》从感性喜欢上升到理性热爱:故事的传奇、紧凑,音乐唱腔的婉转优美,演员扮相俊美,尤其是演员态度认真,一个眼神,一个水袖,一个表情,一个步伐,都极端讲究。演员演技高超,对人物内心把握尤其准确到位,把一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动人心魄、回肠荡气。尤其是小姐霍定金的扮演者徐洪芳老师,把一个知书达理、娴雅沉静、端庄秀美的大家闺秀演绎得生动传神,熠熠生辉。《双珠凤》是旦角戏,霍定金小姐形象的成功,无疑为电影《双珠凤》成为传世经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洪芳老师在《双珠凤》表演中,我以为,有以下特色:
一是扮相美。唱腔和表演,应该是一个演员水平的重点,但扮相,作为我们普通观众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喜爱《双珠凤》,我爱屋及乌,对戏曲有了兴趣,看了一批昆曲、越剧、京剧、以及锡剧的经典曲目《珍珠塔》《双推磨》《玉蜻蜓》以及董建云以及姜艳演唱的《双珠凤》。袁雪芬是越剧大牌,她在电影《梁祝》里的表演和唱腔绝对好,但是,估计她当时应该有四十几岁了,那么老了,扮演年轻貌美的祝英台,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严重影响了戏曲的整体效果。梅世珍老师,是公认的锡剧大师,但是她在电影《珍珠塔》里翠娥小姐的扮相,也显得过于老了,没了美感,影响了观众对整个戏曲的美的享受。所以说,扮相,对于一个演员诠释一个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当年的徐洪芳老师,年轻貌美,仪态端庄典雅,是诠释一个“大家闺秀”最好的演员。演小姐(霍定金),她娴静端庄,演小生(霍必正),她又是那么俊秀悦目。
。二是人物内心刻画精准,表演非常到位。这是徐洪芳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她在表演中,始终抓住“大家闺秀”这个核心,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内心的起伏,又有精彩纷呈的生动表演。我印象深的地方,一一例举如下:
在问心庵踏春和抓蝴蝶中,她这个“深闺不知春”的大家闺秀,是那么欢快;猛然见到文必正,她从惊吓到发现对方没有恶意而且又是一个俊雅的书生后,流露出来的那种矜持中透着好感的笑容,是那么生动;
在堂楼因鸟儿歌唱,思及自己的生存状态,演唱《枝头鸟儿》时,她时而惆怅,时而伤感,时而沉思,表情生动而丰富。
在观赏书童霍兴的观音像,她双手背着,以才女的眼光,一脸认真甚至有点严肃的欣赏着观音像,纳闷着画像为什么和自己如此相似时,自然透出大家闺秀的气派和才女的知性。
在送花楼会中,看到文必正藏在花中的珠凤,知道了这个书童就是问心庵的那个书生,由此,应该猜测出了文必正的用心,这时的她,内心应该是翻江倒海般激荡的,即新奇,又兴奋,还很生气的。但是,这时,徐洪芳老师的表情却是如此沉静,只是冷静地支开丫环去倒茶。生动注释了“大家闺秀”冷静而不慌乱。
在发现文必正爱慕自己时,她没有象一些怀春少女那么欣喜、兴奋,而是一脸严肃地斥责他“作速回去图上进,免在此地是非生”,这样的反应和表情,是非常符合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身份的。
在文必正“我为小姐珍珠凤”的倾情倾述中,小姐是被打动了的,所以,有一个欣喜的转头动作,但,徐洪芳老师把握了“大家闺秀”的身份,猛然冷静下来,问了一声:“解元公,岂不知非礼勿言?”
在送花楼会中,随着两人关系的进展,小姐内心的变化,徐洪芳老师把握非常精准。从开始因嫌书生孟浪而生气,到得知书生身份,动心后的羞涩万分,被丫环拉着出闺房,到询问文必正生活状态时的“以袖障面”的礼节和羞涩,到许诺终身后,赠送珠凤时,叮嘱文必正“南阳虽好莫久留”时,小姐的羞涩少了,多了一份爱慕和关切。到分手时,她的“你要时时珍重”时,已然没有了羞涩,有的只是浓浓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
最后,他们历经艰辛,洞房花烛时,文必正满怀爱意的看着小姐时,小姐内心应该是非常兴奋、幸福和激动的,但是,徐洪芳老师却是处理得非常让我折服,小姐没有不顾大家闺秀风度而喜形于色,表情依然是那么平静,依然是那么娴静端庄,只是斜了文必正一眼,而这一眼,却又有无限爱意和风情。
在徐洪芳老师诠释的小姐形象中,走路,手势,水袖,都是那么舒缓,那么优雅,那么的“大家闺秀”。
因为热爱电影《双珠凤》,我反复听了董和卞,以及梁艳等不同版本的《双珠凤》,她们诠释的小姐,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就是缺乏“大家闺秀”风范,动作夸张,表情简单,很难看到人物内心世界。
三是唱腔优美。徐洪芳老师的唱腔,清丽、甜美、婉转,尤其透出一种少女的清纯和羞涩,情感真挚。而且,分寸把握极好。这是其他版本的小姐无法企及的。“一朝东风遍地青”的抒情和欢快,“枝头鸟儿”的清丽和怅然,“南阳虽好莫久留”的情真意切,灵前私吊的催人泪下,都是令我百听不厌,陶醉不已的。
电影《双珠凤》,无疑是中国戏曲中的传世经典,更是现代版本《双珠凤》无法企及的。徐洪芳老师的精彩表演,带给我们观众持续而强烈的审美震撼,使我们对她永远心怀感激。有人感叹徐洪芳老师的演出太少,是“群芳见她尽失色,昙花一现瞬息消”。我以为,一个演员,有一部传世经典,足矣,胜却那些“王子”“皇后”帽子满天飞的所谓明星。还有喜爱她的观众,为徐洪芳老师没有被纳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名单,甚至不见于江苏省锡剧院历史而抱屈,我又以为,这又何妨?
金杯银杯不如我们观众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