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易经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行的”
这也是本吧里常会遇到的一种观点。这里的“行”自然是实践的意思,这本没错,但是,用实践否定理解,这就错了。
辨析: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中所蕴含的宏大思想往往不是用语言能够解释清楚的,而我们的思维方式又使我们即使不讲感悟,也喜欢讲经验。所以,在易经吧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观点:孔子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可他一生周游列国,理想抱负也未能实现,反而“惶惶如丧家之犬”,足以说明他的理论不怎么样;汉代易学大师京房连自已的性命都没有保住,可见他的易学知识根本不怎么可靠。
这种论调在各个领域里都很常见,反映了一种相当典型的思维方式,认为一个理论家必须首先是一个成功的实践家。有如此多的人竟然都是这样思考问题的,真让人非常吃惊。
我们习惯于“实践出真知”,进而相信实践是达到真知的唯一途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西方哲学传统却不认为“躬行”是一种多么可靠的方法,以为经验性的知识都不大可靠,分析型的知识才是唯一可靠的,所以他们重理性,轻经验,而在所有经验性知识中,最受轻视的就是直觉知识,因为靠直觉得来的东西只能言人人殊,既没法沟通,也没法检验。
如果一个足不出户、目不窥园,一心只闭门读书的人,我们常常认为至多读成个书呆子罢了。但我们中的很多人却没有去过加里宁格勒,一个以前叫哥尼斯堡的波罗的海小镇。康德就在那里住了一辈子,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甚至连一次短途旅行都不曾有过。康德没有结过婚,没有小孩,一生平淡无奇,基本就在读书和教书两件事情上度过。按我们的一般想法,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刻板书呆子形象。但也就是这个两次连大学正教授都没有评上的一个不成功人士,在18世纪深刻洞察到了人类理性由于自身的逻辑,将必然陷自身于危机之中:理性的批判性极端化将导致怀疑论,科学的自然主义极端化有导致唯物论的危险,这使他心思不宁。为了拯救启蒙,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思考,写出了被称为现代哲学源泉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之批判》),要人类理性谨守自已的分际,为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打下基础。
从功利的观点来看,康德的一生不曾波澜壮阔,也没有升官发财世俗般的“成功”,但却仅凭思想之力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西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只是名气和成就不如康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