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霄军苏偃将军奉诏回京了。
齐王殿下领了宣旨的差事,率众便往肃州去了。顾言悫路上偶尔忆及数年前与苏偃相处种种,颇觉趣味,就不知苏偃现在又是怎样一种风姿。
齐王殿下到达肃州军时,赤霄正在整军训练,明明校场上万军列阵,却安静得只闻战马偶尔喷出的响鼻,苏偃就立于阵前,陨铁覆面,目光冷冽若秋水一泓,坐在战马之上,背崩得紧紧的,线条刚硬挺拔。与他对阵领军的是赤霄军韩凛,也是将首之姿。但顾言悫的眼光越过千军万马,在两位主将中选择了苏偃,而略过了同样气概非凡的韩凛。
顾言悫耳际轰鸣,心底深埋的图景与当下的画面瞬间重合,撞入他的胸口,弄得他五脏似焚。
像他心中的三叔,又有点像他一直憧憬的四哥,但又不全然一样,这是更铁血的,更残酷的,更叫他惊心动魄的一个人。
“苏偃……”顾言悫喃喃,“苏将军。”
——我是时间变化的分界线——
早间看毕了演练,其后又宣了旨意,之后苏偃又安排了杨骋领他四处察看,到了晚间顾言悫方才闲了下来,凭着依稀的记忆摸索着去了向时的山间,在潭边寻了个地方坐下,脑海里都是早间校场上的两军厮杀,用的兵器虽然是去了头绑上布头抹上石灰的枪棒,但对于他来说也足够刺激了。除此之外,还有苏偃……他欣赏他的英华绝代,刚劲决绝。他还是个小小都尉时,顾言悫就忍不住被他的武艺人品所吸引,虽然行止逾份了些,心思恼人了些,顾言悫也并没有真的嫌恶怨怪他半分。至于现在,顾言悫虽然不大愿意承认,但苏偃确实担得起一句国士无双。甚至,比之四哥也是……
想到此节,顾言悫有些恼恨,自己怎能将别人与四哥相交,而且还……心中这般想,口中也忍不住咬牙一句“苏偃。”
岂料背后一声:“不知齐王殿下唤偃何事?”
惊得顾言悫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一回头,果见苏偃就大咧咧站在哪儿,虽做行礼之态,但眉目间倨傲不改,怕是有形无心。
“苏将军这般背后窥人,难不成是在演练兵法大道?”
“偃并不曾暗中窥看,不过与齐王殿下去处相同,又闻殿下召唤,万不敢担此罪名。”
顾言悫冷哼一声,似乎有点不满这种伪作的恭敬:“你苏将军的为人处事,我数年前就领教过了,总不会在战场上杀敌几年就本性尽移。你大可不必作得一副忠臣良将的姿态。”
“齐王殿下,倒是比之前言辞犀利了不少,看来朝堂未必那么能磨锉人。”苏偃自顾自在顾言悫身边坐下,还抬头看看他,“殿下不坐下来吗?”
顾言悫盯着苏偃看了几眼,挑了挑眉角,方才重新端坐。
之后却沉默了一会。
顾言悫乜了沉默的某将军一眼,道:“都跟来了,你不说些什么?”
“嗯,既然如此。那么,殿下几年前在此说过的话可还算数?”
“你是说?”
“就是相交为友的那句。”
顾言悫这时想起来了,他有点拿不准苏偃的意思。但还是道:“你既然勉强做到了,那自然算数。”
“哈,但我可没瞧出半分算数的样子。”
“哦?那么苏将军觉得本王该如何作数?”
苏偃皱了皱眉:“首先苏将军这个称呼就不似朋友之称。”
“我记得苏将军亦是称呼我为齐王殿下的,求人先总要先求己。”
岂料苏偃并不接话,只道:“齐王殿下觉得称呼我为苏偃如何?”
“就这样连名带姓?十分亲密吗?你难道连表字都没有吗?”
苏偃干咳了两声:“家父并未赐字,想来要等我衣锦还乡之时再赐表字。”
“那就等你衣锦还乡之日再让我改称呼了。什么苏,什么偃的,本王觉得实在别扭。更何况,我倒宁愿称你为苏将军。”
“何解?”
“除了将军二字,还有更衬得上你的功勋声名,气度风姿的称呼吗?”
苏偃似乎有些惊讶:“殿下这是在赞我?”
“自然。”顾言悫不满苏偃的大惊小怪,“这很奇怪吗?”
“除了楚王殿下,确实少听殿下你赞人。”
“那是天下可赞之人太少。”
“所以偃该觉得十分荣幸了?”
“倘若因我一句夸赞就让你洋洋自得,那么我收回之前的赞语。”
“话都出口了,哪有收回的道理。齐王殿下的良言,偃切实收下了。”
“我真弄不清你是什么来路,谈吐品行,武艺才华,都是大家风度,但脸皮厚如城墙的无赖样子又着实市侩。你究竟是什么人。”
“苏偃……不过一白丁耳。”
“你别蒙我,白丁能有这般气象。”
“偃却是白丁无疑,虽为白丁,但勤学以致知,苦练以成艺,所以能有今日。再说皇家还有不学无术靠脸吃饭的皇子,可见门第未必限人。”
顾言悫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确实如此,难为你还记得我说过的,七哥确实不成器了些。”
苏偃几乎被口水噎住,当然记得了,他肯定记一辈子。
之后两人又聊了些旁的,苏偃见夜深了便送顾言悫回房了。
临走前,苏偃突然道:“那么,我也还是一直称呼殿下为齐王殿下好了。”
“为何?”顾言悫想无非是因为他不肯称他为苏偃,自然苏偃也不会换什么亲切的称呼。
然而……
“因为除了‘殿下’二字,偃也想不出有什么更衬你的少年骄纵,天家贵胄。”
“……为何都是听起来都不似好词。”
“放在别人身上自然不好,放在你身上,恰如其分,少年骄纵,所以意气风发,天家贵胄,所以指点江山。殿下欣赏我,偃亦欣赏殿下。”说毕莞尔,闭门辞去。
留顾言悫一人呆愣在原地,心口宛若深深刺入毫针,刺痛着发痒。
总而言之,今夜难眠。
齐王殿下领了宣旨的差事,率众便往肃州去了。顾言悫路上偶尔忆及数年前与苏偃相处种种,颇觉趣味,就不知苏偃现在又是怎样一种风姿。
齐王殿下到达肃州军时,赤霄正在整军训练,明明校场上万军列阵,却安静得只闻战马偶尔喷出的响鼻,苏偃就立于阵前,陨铁覆面,目光冷冽若秋水一泓,坐在战马之上,背崩得紧紧的,线条刚硬挺拔。与他对阵领军的是赤霄军韩凛,也是将首之姿。但顾言悫的眼光越过千军万马,在两位主将中选择了苏偃,而略过了同样气概非凡的韩凛。
顾言悫耳际轰鸣,心底深埋的图景与当下的画面瞬间重合,撞入他的胸口,弄得他五脏似焚。
像他心中的三叔,又有点像他一直憧憬的四哥,但又不全然一样,这是更铁血的,更残酷的,更叫他惊心动魄的一个人。
“苏偃……”顾言悫喃喃,“苏将军。”
——我是时间变化的分界线——
早间看毕了演练,其后又宣了旨意,之后苏偃又安排了杨骋领他四处察看,到了晚间顾言悫方才闲了下来,凭着依稀的记忆摸索着去了向时的山间,在潭边寻了个地方坐下,脑海里都是早间校场上的两军厮杀,用的兵器虽然是去了头绑上布头抹上石灰的枪棒,但对于他来说也足够刺激了。除此之外,还有苏偃……他欣赏他的英华绝代,刚劲决绝。他还是个小小都尉时,顾言悫就忍不住被他的武艺人品所吸引,虽然行止逾份了些,心思恼人了些,顾言悫也并没有真的嫌恶怨怪他半分。至于现在,顾言悫虽然不大愿意承认,但苏偃确实担得起一句国士无双。甚至,比之四哥也是……
想到此节,顾言悫有些恼恨,自己怎能将别人与四哥相交,而且还……心中这般想,口中也忍不住咬牙一句“苏偃。”
岂料背后一声:“不知齐王殿下唤偃何事?”
惊得顾言悫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一回头,果见苏偃就大咧咧站在哪儿,虽做行礼之态,但眉目间倨傲不改,怕是有形无心。
“苏将军这般背后窥人,难不成是在演练兵法大道?”
“偃并不曾暗中窥看,不过与齐王殿下去处相同,又闻殿下召唤,万不敢担此罪名。”
顾言悫冷哼一声,似乎有点不满这种伪作的恭敬:“你苏将军的为人处事,我数年前就领教过了,总不会在战场上杀敌几年就本性尽移。你大可不必作得一副忠臣良将的姿态。”
“齐王殿下,倒是比之前言辞犀利了不少,看来朝堂未必那么能磨锉人。”苏偃自顾自在顾言悫身边坐下,还抬头看看他,“殿下不坐下来吗?”
顾言悫盯着苏偃看了几眼,挑了挑眉角,方才重新端坐。
之后却沉默了一会。
顾言悫乜了沉默的某将军一眼,道:“都跟来了,你不说些什么?”
“嗯,既然如此。那么,殿下几年前在此说过的话可还算数?”
“你是说?”
“就是相交为友的那句。”
顾言悫这时想起来了,他有点拿不准苏偃的意思。但还是道:“你既然勉强做到了,那自然算数。”
“哈,但我可没瞧出半分算数的样子。”
“哦?那么苏将军觉得本王该如何作数?”
苏偃皱了皱眉:“首先苏将军这个称呼就不似朋友之称。”
“我记得苏将军亦是称呼我为齐王殿下的,求人先总要先求己。”
岂料苏偃并不接话,只道:“齐王殿下觉得称呼我为苏偃如何?”
“就这样连名带姓?十分亲密吗?你难道连表字都没有吗?”
苏偃干咳了两声:“家父并未赐字,想来要等我衣锦还乡之时再赐表字。”
“那就等你衣锦还乡之日再让我改称呼了。什么苏,什么偃的,本王觉得实在别扭。更何况,我倒宁愿称你为苏将军。”
“何解?”
“除了将军二字,还有更衬得上你的功勋声名,气度风姿的称呼吗?”
苏偃似乎有些惊讶:“殿下这是在赞我?”
“自然。”顾言悫不满苏偃的大惊小怪,“这很奇怪吗?”
“除了楚王殿下,确实少听殿下你赞人。”
“那是天下可赞之人太少。”
“所以偃该觉得十分荣幸了?”
“倘若因我一句夸赞就让你洋洋自得,那么我收回之前的赞语。”
“话都出口了,哪有收回的道理。齐王殿下的良言,偃切实收下了。”
“我真弄不清你是什么来路,谈吐品行,武艺才华,都是大家风度,但脸皮厚如城墙的无赖样子又着实市侩。你究竟是什么人。”
“苏偃……不过一白丁耳。”
“你别蒙我,白丁能有这般气象。”
“偃却是白丁无疑,虽为白丁,但勤学以致知,苦练以成艺,所以能有今日。再说皇家还有不学无术靠脸吃饭的皇子,可见门第未必限人。”
顾言悫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确实如此,难为你还记得我说过的,七哥确实不成器了些。”
苏偃几乎被口水噎住,当然记得了,他肯定记一辈子。
之后两人又聊了些旁的,苏偃见夜深了便送顾言悫回房了。
临走前,苏偃突然道:“那么,我也还是一直称呼殿下为齐王殿下好了。”
“为何?”顾言悫想无非是因为他不肯称他为苏偃,自然苏偃也不会换什么亲切的称呼。
然而……
“因为除了‘殿下’二字,偃也想不出有什么更衬你的少年骄纵,天家贵胄。”
“……为何都是听起来都不似好词。”
“放在别人身上自然不好,放在你身上,恰如其分,少年骄纵,所以意气风发,天家贵胄,所以指点江山。殿下欣赏我,偃亦欣赏殿下。”说毕莞尔,闭门辞去。
留顾言悫一人呆愣在原地,心口宛若深深刺入毫针,刺痛着发痒。
总而言之,今夜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