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鉴学社吧 关注:38贴子:1,103
  • 16回复贴,共1

【人文社科类学术书籍资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麦克阿瑟开了个书籍分享贴,但我与他的分类办法不同,故而另开一贴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7-17 22:10回复
    本社是以研究人文社科领域为主的讨论组织,而人文社科是以人文系:文学、史学、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系: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为主的广泛学科。
    或许理工可以为了工业化而分科教学,但人文社科领域却一直讲究通识教育,以培养通才为目的。历史上各大名家,都是精通文史哲政经的学者,在马克思和韦伯等人看来,史学本就是与哲学不可分割的,哲学即哲学史,而历史的哲学也是历史的钥匙。至于政经社会,这本就是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单独的来看就是愚不可及,我看过的政论中,分析师从没有割裂来看。正因如此,虽有上述分类,但却不可将之片面化,诸君只做入门了解即可。
    不管哪个学科,都是过去之学问,均可用时间+空间的四维模型纳入,时代与地域的差异,是一切知识的前提,东西方古近现是永恒的主线。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7-17 22:41
    回复
      2025-08-12 23:20: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学类
      在中国古代,按照现在的划分,恐怕只有一个诗歌归入此类,但实际上,诸子百家,儒释道清,至明清的经史子集,往往都是无所不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部分也是最精华的国学。是每个中国人都应终身品读的书籍。
      近现代的文学是受到西方的强势影响而产生的,无论是用语还是背后的思维方式,都是严重西化的,白话文的产生和此时期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7-17 22:49
      回复
        中国的语言在历史上是受外来影响极大的。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两次外水汇入的情况,一次是唐朝的印度佛教文化,还有便是清末西方的文化流入了。(窃以为,元明时伊斯兰文化的流入亦是一次,暂表不提)两次的文化流入都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活水,曾经译著佛经的真的是大师,汉语的内核与佛教的精髓完美结合。近代西方学说的传入也是以译著为主的,在其作用下,白话文赢得了广泛的生存空间,至于49年后俄式思维方式随苏维埃的影响再一次作用于中国,新闻联播习以为常的官方用语就是文化结合的果实。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7-17 22:59
        回复
          先提一些中国近现代的文学作品,笔者此类书籍推荐的实际上更关乎政治些,纯粹的个人感情表达与文艺范儿的小清新不在推荐列,那些书诸位只当鸡汤看好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7-17 23:26
          收起回复
            民国时,李宗吾的《厚黑学》以及与之并列的《观人学》是这个时代的典范,一部《二十四史》让他悟出了脸厚心黑的道理,继而结合西哲,开创了厚黑治世的理论,推荐看他的全集。
            至于《观人学》,不细说,结合曾国藩的《冰鉴》来看。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7-17 23:32
            回复
              当代,莫言近些年很热,但他的书遭左派痛批,作为知青文学,《生死疲劳》是最值得看的一部。
              刘震云也是当代不逊于莫言的作家,《回顾1942》《没有人是无辜的》都是极好的作品。
              还有一部《大国小民》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7-17 23:36
              回复
                古代的西方神话不管是伊利亚特还是希腊北欧,都是较为粗糙浪漫的文学作品,现在是不值得去看的。
                我们需要着重去看的是西方的天启性学说,甚至都找不到名词可以很好的形容。就是犹太基督的圣经,与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这在西方是类似于“国学”的内容,除此以外,《塔木德》等犹太拉比经典是值得研究的,只不过对基础知识不了解或者是语言学的小白还是先放放吧!
                近现代以来,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好一批优秀的作者,卡夫卡的《城堡》博尔赫斯的《追忆似水年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都是这些作者的代表。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7-17 23:59
                回复
                  2025-08-12 23:14: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说现如今国内的玄幻,就我看来,最好的一部是猫腻的《将夜》,一个构建了不亚于火影、海贼思维世界体系的小说。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7-18 00:14
                  回复
                    史学类
                    自古有言,文史不分家。自不乏由文入史者,韩毓海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在中文系,通览经济政治,学贯文史哲。写出了《五百年来谁著史》这一巨著,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体系,值得仔细阅读,在此不多细评。他的其他延续:《马克思的事业》《一篇读罢头飞雪》《天下》等都是如今大陆史学的飞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7-18 00:29
                    收起回复
                      至于类似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亦或是袁腾飞的《这个历史很靠谱》系列,不可否认,他们在当初确实吸引了我,带给我极大的兴趣,他们的论述不论哪一段我都记忆犹新。但在端正学术研究态度后,他们就不配再论了。学术都是带有阶级性的,即使是教师。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每一个论点都值得商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7-18 00:34
                      收起回复
                        杂集系列——《蒙古帝国》《大郡之都》《蒙古秘史》《铁血强宋》
                        接下来就是个别好书,是近年新史学兴起以来,论述较好的。
                        赵焰——《晚清有个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用更贴近人心的方式论述晚清中兴名臣。是我最早开始接触的新史学著作。是现在看来较为不错的书。
                        郦波先生的《风雨张居正》。
                        同为新史学中我认可的《并未远去的背影》近代党争中更贴近事实。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8-03 17:41
                        回复
                          蒋介石先生的《中国之命运》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也是极好的。对于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成体系研究有极好的启发作用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8-03 17:45
                          回复
                            接下来介绍一些国外的历史学派,之前在更新这段时也有很大困惑,因为总是理不清顺序,但,我所见不过沧海一粟,可以在此抛砖引玉,略抒浅见已是不胜惶恐,又怎敢为天下英雄排座次?暂言于此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8-03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