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第一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道路起点位于邻水县城北观音桥镇三板桥村,接原G210线,经人民村、董家湾子,在谢家湾上跨包茂高速;路线向南经石方村、长安乡、廖家湾,在解愠小学东侧设大桥横跨御临河;在罗家湾南上跨沪蓉高速后路线折向西南,沿芭蕉河西岸经大路湾后在关渡村路线采用分离式隧道穿过庙梁子,于郑家村与西绕城公路形成环线;一路南下途径狮台村、牟家镇、长石村、乱石村、玉河村、合流镇、新桂村、马鹿村、石马河村、高滩镇,终点在高滩镇乐游庙村与重庆渝北区茨竹镇方家沟村交界处与重庆界的G210顺接,路线全长54.228Km。项目新增占地4339.7亩,利用既有道路130亩,中桥620米/9座,大桥6750米/40座,隧道510米/1座,涵洞5423米/155道,平面交叉34处,配套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表
主要技术指标
单位
规范值
采用值
公路等级
一级
一级
设计速度
Km/h
60
60
路基宽度
m
23
23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125(极限最小)
200
最大纵坡
%
6
5.99
凸形
米
1400
1400
凹形
米
1100
1500
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桥梁、涵洞
100/1
100/1
路基
100/1
100/1
3、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施工扬尘、噪声及沥青烟排放,项目拟通过合理选线尽可能避免植被破坏以及大开大挖,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安排施工营地和施工方案污染源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采取洒水扬尘、封闭运输等措施减缓施工扬尘污染。运营期主要污染为车辆尾气、扬尘及噪声,通过道旁绿化及安装双层隔音窗,减缓其不利环境影响。投入运行后,汽车尾气中
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第一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国道210邻水城北至重庆界公路改建工程,道路起点位于邻水县城北观音桥镇三板桥村,接原G210线,经人民村、董家湾子,在谢家湾上跨包茂高速;路线向南经石方村、长安乡、廖家湾,在解愠小学东侧设大桥横跨御临河;在罗家湾南上跨沪蓉高速后路线折向西南,沿芭蕉河西岸经大路湾后在关渡村路线采用分离式隧道穿过庙梁子,于郑家村与西绕城公路形成环线;一路南下途径狮台村、牟家镇、长石村、乱石村、玉河村、合流镇、新桂村、马鹿村、石马河村、高滩镇,终点在高滩镇乐游庙村与重庆渝北区茨竹镇方家沟村交界处与重庆界的G210顺接,路线全长54.228Km。项目新增占地4339.7亩,利用既有道路130亩,中桥620米/9座,大桥6750米/40座,隧道510米/1座,涵洞5423米/155道,平面交叉34处,配套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表
主要技术指标
单位
规范值
采用值
公路等级
一级
一级
设计速度
Km/h
60
60
路基宽度
m
23
23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125(极限最小)
200
最大纵坡
%
6
5.99
凸形
米
1400
1400
凹形
米
1100
1500
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桥梁、涵洞
100/1
100/1
路基
100/1
100/1
3、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施工扬尘、噪声及沥青烟排放,项目拟通过合理选线尽可能避免植被破坏以及大开大挖,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安排施工营地和施工方案污染源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采取洒水扬尘、封闭运输等措施减缓施工扬尘污染。运营期主要污染为车辆尾气、扬尘及噪声,通过道旁绿化及安装双层隔音窗,减缓其不利环境影响。投入运行后,汽车尾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