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三世琉璃吧 关注:8贴子:91
  • 0回复贴,共1

【七月征文】浮生醉倒竹林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浮生醉倒竹林去》
〖浮生〗何知言
古今中外,好酒者繁多。然,独以酒为名者,只一人---西晋,刘伶。 刘伶其人,身材矮小,容貌丑陋,举止粗俗无礼,实在算不得文人雅士。然而,他却是竹林七贤中的一员。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少,却大多与酒相关。
他曾任过建威参军。在任中,他偶一次兴致大发,竟脱光了衣裳在官邸中饮酒。有客来访,他也不躲不避,仍旧我行我素的在屋中正大光明的光着身子喝酒。如此行为,令客人大感不雅,甚至于讥笑于他。而他呢,却一本正经的反驳道:“天地为庐,舍为衣裤。尔等进我屋即进我裤,孰允尔等之进来?” 如此言语,令人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从心底里赞叹他妙语如珠、才思迅敏。
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常怀酒驾着鹿车出游,边行边饮。又命仆人提锄随于后,言:“若我醉死,挥手即埋。” 凡尘俗世,微如蝼蚁的人类,谁不留恋繁华千丈的滚滚红尘?偏他,竟将生死之事说的这般豪迈洒脱,真是奇哉怪哉!
他如此嗜酒,自然引得妻子不满。妻子便将他的酒通通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涕泗纵横的劝他:“酒若毒鸠,尔之过矣,非养生法,弃之从速!”刘伶听罢,也似幡然悔悟,大叹:“夫人之言,真正醍醐灌顶,使人神气一清!我已决心戒酒,但依我个人之力怕是难为,须得祭祀神明,于之前发誓才行。你快去准备准备吧!”妻子观他形容,信以为真,便听从了他的吩咐。于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罢,取过酒肉,又喝的酩酊大醉了。
唉,其“天下第一酒鬼”之称,果真名不虚传!
竹林七贤皆好酒,但刘伶却独以酒而闻名。他的喝酒,或许同阮籍一样,是因为受逼于黑暗的政治、污浊的世事。
晋朝初年,刘伶入朝。因不趋炎附势,又力陈己见、宣扬“无为而治”的主张,为朝廷所不容。在同僚皆高升的时候,他被单单驱逐出朝。为排泄郁闷,他常借酒浇愁,时长日远,嗜酒如命,不可自拔。 黑云压境的天下,臭气烘烘的朝廷,哪里有一片净土植下他一颗赤子真心? 他便如那浊世的一缕幽魂,生与死、忧与怨,与他再不相干!
武帝时,朝廷派特使到杜康村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已不愿与俎侩之徒为伍了。听说特使已到村口,便将自己灌的酩酊大醉,脱光身子朝村口裸奔而去。 此事,他做的决绝,毫不迟疑留恋。 朝廷特使见此,深觉刘伶乃一酒疯子。自此,刘伶与朝廷彻底绝缘。 罢官之后的刘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他确实是赤身裸体的沉醉在酒乡之中的,不像阮籍那样还苟活于魏朝的官僚社会里。
他那样的人,纯粹纯真,世间少见。 王绩说:“恨不逢刘伶,与闭户轰饮。” 邹琪岳说:“斯人虽逝,风骨独存;率情真我,百代风流。”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饮者未必剧醉,醉者未必真醉。” 斯言诚真。 千年之后的唐寅也说过一句话: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那“看不穿”的背后埋葬的,或许是同刘伶一样明明铭心刻骨的留恋人间、却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 倘若他二人在地府相见,或许还能把酒言欢一番。
只是那句“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会永久地叹在心底里。 .


1楼2015-07-30 13: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