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吧 关注:6,893贴子:155,940
  • 0回复贴,共1

对宋世鑫先生质疑现阶段南昌万寿宫考古发掘所谓锁蛟井真实性的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世鑫先生是我的小友,研究南昌历史文化却功底不俗了,他的学问是自成的,和我关系不大,在一起切磋,发现治学路径不同,我的东西很少,以《南昌市政府志》里的“郡守表”及“大事记”为纲,遍考群书,精研《水经注赣水注》,精研《江西古志考》而已,而宋则遍读地方志书,同治《南昌府志》,日本回流万历《南昌府志》,点校陈宏绪《江城名迹记》,搜购老地图,然后假期回昌就一条条老街实地探勘,收集口述史,下的功夫特别细致。
宋先生的南昌地方史知识已自成体系了,他网上找到我不过印证所学而已。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大阐宗风,学者云集,永嘉玄觉其学已成,在六祖处得到印证,一言即悟,一觉即回。又如李仲轩《逝去的武林》,讲形意巨擘郭云深老形意拳其实另有传承,李洛能这一支见了光前来归附而已。
宋世鑫先生的网上博文《宋氏南昌文史》功夫绵密细致,令人叹赏。我们私下里予圣自雄,群儿自相贵,以为我们两个都是刽子手,我是大辟,我练的心意六合拳里有这一大势,我东西不多,轻易不动手,然一动手是要砍头杀人的, 《南昌城迁考》推翻数十年湖坊灌城说,按宋世鑫的说法就得罪了一大半的人, 《滕王阁序揭秘》指王勃作序打了十多天草稿,其奥妙世人尚未梦见,发千古未发之覆.新的《汉晋南昌城门辨证》及其后续研究可能要颠覆南昌铁柱万寿宫净明宗教建立的基础。
而宋世鑫也是个刽子手,其手法却是凌迟,像对明朝权阉刘瑾一样,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一小刀一小刀的割过去。
前几天和新建万兄一起考察昌邑王城,顺《水经注赣水注》的记载找寻刘贺慨口,又及另一座三国名城。
在古君子墓边的田埂上,小宋就颇有心事,问他,原来是记挂南昌万寿宫考古发掘,报上说挖出了一口古井,说初断是许真君锁蛟井。
这是考古挖掘的现场,.锁蛟井被蓝色挡板围起来了,红字标注得很清,后面两个是正殿前焚帛炉底座,
宋世鑫将这和搜集的万寿宫文献上的古图比对
宋世鑫精研地方志,很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细微的错误,古井方位居然不对。
上面这张图是宋世鑫搜得的清代官刻万寿宫图,小宋发现新掘得的古井实际在过道上,图中的红笔圈出的就是这口井,而其右边的亭子中其实有口八角井圈的古井,图上明确标了火府蛟井四个字,这才是真正的锁蛟井,弹丸之地,其居然有两口井,如果不是顶尖的人物,一般的专家搞错了,其实是可以原谅的。
专家手上的是私刻版,而小宋则从网上下到了更多的本子,官刻私刻都掌握了,其中细节不同就清晰的比较了出来,我手机拍了报纸上的图版,可以比较一下:
两个刻本放一起对照,不同就能看得出来,但是乍一看大家都不会注意到细节的,而偏偏小宋注意到古井方位是有微小的问题的:
我们又把发掘现场和官刻本对照一下:
小宋注意到发掘现场的红字的“正殿前焚帛炉底座”正好相当于古图里的宝藏、仙库两个焚香焚币炉,而右炉前过道上有个不起眼的黑圆圈,小宋用红笔圈起来啦。
这个地方其实正好是考古现场用蓝挡板圈起来的锁蛟井的方位,而古图右边围墙上有个不起眼的附属建筑,仔细一看横排的字,赫然却是“火府蛟井”。我把细节拍了放大了来看:
下面为便于阅读把它放横来看火府蛟井四个字:
而私刻本却是这样的:
“火府蛟井”都没注明,更别说过道上的圆形古井了。
南昌文博专家用的是这个本子,当然反应不过来,吃亏是正常的。所以傅斯年讲一句话“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称得上是做学问的名言,藏书看书对做学问很重要的,没掌握关键资料,就不能深刻准确的诠释一些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做学问有泥古,信古,疑古,考古,释古几个不同的阶段,我曾经直言不讳的说南昌好多专家不读书,我旁边的好友鱼转身女士没说话,但我其实感觉到了她的不悦,她也是个专家呢。我的意思是首先基本的史实书是要看的,地下考古材料才能串起来,才能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否则,仅仅是田野考古,挖到了一个古物,不过就是一个古物而已,不能揭示古代生活的规律,也是没用。
而好多专家其实知识面窄而精,缺乏博览群书养成的通识,这是他们有时栽跟头上当的原因。
小宋其实有个便利条件,他家祖居就在万寿宫旁边,后来移居到丁公路了。爷爷身体很健康,会跟这个痴迷地方文化的孙子讲从自家门口到万寿宫多少米,到大殿怎么拐弯,真正的蛟井井圈是八角形的,井壁好像是麻石,多问他细节,就说,唉唉,记不太清了。
由此小宋断定现在发掘出的这口井按方位来判断,其实是道士和居民的民用井,锁蛟井的真身还在这口井东面十来步的地下。
记者带小宋到实地去考察,甫入就遭到了市政公用集团人员的驱赶,只好灰溜溜跑出来,在场地围墙外万寿宫商城的楼梯过道上远远的拍了一些考古现场的照片,以做研究资料。
但小宋说,进入场地手疾眼快还是拍到了一部份照片,看起来还是很爽。
小宋是年轻人,不光是文献利害,电脑也利害,他根据靠边站拍的照片,居然就画出了古万寿宫的遗址草图:
“火府蛟井”的方位标出来了,在疑似井的东面。
我们记起来以前在网上看过一则消息,说一次专家会议有个什么建工专家在会议上爆了个猛料,说万寿宫教学大楼下的这口井其实不是真正的锁蛟井,他们施工中挖到了一口井,那才是真正的锁蛟井,里面还有铁链,有人还喝了井里的水,我和小宋马上到网上去搜,总算找到了,这个人叫刘海洋。
后来把这话告诉专家鱼转身,她说这个人叫刘海祥,当时会议鱼就在场。
我看到现在挖出来的所谓疑似锁蛟井:
它的井圈在电视里看到是两个半圆拼成的,而古图中却可以看到亭子里露出的四分之一火府蛟井是八角形的,和小宋爷爷描述是一致的,这口井现在看到的圆形井圈也和锁蛟井八角井圈不符。
井里的石壁记者们看到是各种奇特颜色的石头,黑红白黄青,井然有序的一层层码上来,记者们觉得眼花缭乱很新奇,而我老人家虽然现代衣冠,其实骨子里却是个古人,立马反应过来这是古人的五行理论。
学中医的很熟悉这套理论了,五行配五色,五色配五方,五方配五藏,五藏配五味。
嗨,我不愿多说,从网上下个五行条款如下: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脏:木性为肝脏;火性为心脏;土性为脾脏;金性为肺脏;水性为肾脏。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黄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方:木为东方,火为南方,金为西方,水为北方,土为中央。
金:白色,位置:西
木:青色, 位置:东
水:黑色,位置:北
火:赤色,位置:南
土:黄色,位置:中
由此可见,按井里不同的颜色石来看,这是一口五行井,按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有矿的土地不长草)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这口井从水面看好像是青红黄白黑一直上来,青为木,木生火,火色赤,火生土,土色黄,土生金,金色白,金生水,水色黑,这口井好像是按五行相生排列的,是口五行井.
我民革的好友刘志强说,应该叫五味井,因为中医里五色配五味,酸甜苦辣咸,这口井井水是用来吃的,当然是五味井。刘志强年轻的时候学过中医,他父辈是国军老兵,当年成份不好,担忧会被饿死,医国无门,便学医人之术。虽然没有正式行过医,没有像神医胡万林那样治死百条人命的骄人成绩,那些五运六气的医理倒还没忘记,高低也算个好汉。
这个时候我就反应过来锁蛟井里正好用的是五行相克的理论。
五行相生相克这一套理论在古代很重要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顾颉刚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道士们的理论会影响到政治,比如秦尚黑是水德, 汉朝——刘邦用水德,尚黑,汉武时用土德,尚黄。历朝的更替都用这来解释,心怀叵测的权臣也利用它来解释篡权的合理。
锁蛟井是金克木之相。蛟龙属木,色属青,铁柱铁链为金,金克木。
五行里龙为木石之怪。
有一个学者何新,八十年代很有名的,翻译《培根论人生》的小册子的那个,学问其实很广博,还研究经济学,《国家主义的经济观》叫我们提防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为美国人服务有意误导中国的经济。
其乾嘉考证工夫也很利害的。
他写的《凤凰考》,揭示凤的原型居然是驼鸟,很多人一看这就说荒唐, 驼鸟是非洲的,怎会在中国上古社会出现呢?肯定错咯,而何新会很认真的把一大堆考古报告找出来向你证明,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确实有很多驼鸟生活,有考古得到的大量驼鸟骨可验证。
古书说凤为鸟皇,常自起舞,这就是驼鸟的特性呢,古书上又说凤凰是瑞鸟,身上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全,何新按古书考证,原来是指身上五个部位有五种特点,戴德、拥顺、承义、抱信、行仁。何新找到一古书,发现是讲这鸟身上各部位的颜色,如腿啦,胸啦,尾啦,哪里色黄,哪里色青,哪里色白。还是五行相配。儒家有一套别出心裁的说法而已.看了文章,反正我服了.
龙的考证也很绝,定古代的龙其实就是大鳄鱼,叫湾鳄,现在还在泰国、印度生存,可长到五六米长,在印度的河塘里还袭击女人小孩,吃人的那种,上古中国中原地区跟现在是不同的,气候炎热得多,大湾鳄存在,商朝青铜器上的龙就是一只鳄鱼.
后来鳄鱼(龙)越来越少,神化后就慢慢变型了,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叫水虎,唐朝韩愈的时候,中国境内还有鳄鱼,因气候变化从中原退到南方了,还没到今日的泰国,韩愈写的《祭鳄鱼文》就是退到广东潮州的湾鳄,韩愈想都不敢想这其实就是古书的龙。
龙被认为是木石之怪,是因为鳄鱼在自然界的拟态,常一动不动的伪装成漂浮的烂木头或石头,突然发动袭击,古人变起仓促,应接不暇,以为鳄鱼是会变化的,是木头或石头变的.所以说龙是木石之怪,五行叫东方青龙木。
而蛟龙要小一些,何新考为体形小的扬子鳄.
五行金克木。
锁蛟井传统的说法是铁柱镇蛟,八根铁索钩住地脉,蛟龙是木相,铁柱、铁索属金,金克木,是五行相克。
河南禹州市城内古钧台南街中段东侧有个性质类似的禹王锁蛟井
何新先生无所不通,还从文字学角度来看,发现甲骨文金文中善兽造字中多带鹿角,草食性动物。而象、龙等凶猛的兽类造字头上总有一个像辛字样的头,是用锥锤之类镇住的意思。
像用蛇杈叉住毒蛇的七寸,这是一种文明状态较低的原始思维模式。
锁蛟井用铁柱镇蛟,也是这种原始思维,它还不如《尚书》的洪范五行思想体系先进完善呢,镇恶类乎巫术,五行近于思辨。
我不是万寿宫的研究专家,窃以为章文焕老爷子花了功夫,年轻一代有王令策、杨建葆先生,没必要我去花功夫,所以《黄堂宫志》《净明宗教录》我虽然有书,却没有去研究它。
但就刚刚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辨来判断,我认为小宋的考证正确的可能性更大,一定还有一口井。
为什么呢?因为一口井是五行相生,另一口井是五行相克,正好匹配。
当年修井时,挖到井底了,才能一层一层往上砌井壁,从现存五色石井壁可以看出当年施工的人是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层层砌筑上来的,所以说这口井是五行相生。
像慕容博一样心思深沉缜密的人会反过来想,为什么不可以像现在地铁建设一样,打一段建一段,从地面往下砌井壁呢?想法非常好!孩子,有怀疑精神。各种可能性都要想到,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技术,记得开工时叫我来开一下眼啊,那在古代可称得上是神技啊。
所以说这口井仅是五行相生,而另一口锁蛟井是五行相克。应该另外还有一口井。
一口井是生气,一口井是戾气,一善一恶,一阴一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道家的一套完整理论.八角井圈代表八卦,五行八卦,理论都全了。
锁蛟井中弥漫的是暴戾的宗教气息,水主要不是用来喝的.而五味井五行化生不息,充满了生意和温情,这个水才是适于人类使用的化育万物的生活用水。
禹王锁蛟井内部
南昌象湖万寿宫复建八条铁索的蛟井
看了一下上面两口井井里只要有一根铁索就会让我打水时感到碍手碍脚,做事太不方便咯,八条铁索这都让人怎么打水啦,不晓得打上来做饮食用水水里会不会有股铁锈味。
我看这种井做景观井的可能性更大,应该是宗教的圣迹,不太像日常生活的实用建筑。
从小宋画的红圈挖下去,十有八九要挖到锁蛟井。
但是小宋感到很奇怪,“我那个新闻是个死新闻”,报纸上登了,好几天,网上根本搜不到,铺天盖地都是锁蛟井的老新闻。
这根本不正常。
这本来是一个相当好的新闻点,记者都会闻风而动,紧追不放的。所有媒体都会抢稿,然后上网,到处传,但现在没有一家跟进.
如果在别的省份,别人一定会猜测小宋被新闻界和工程单位联合潜规则了,电视上片子会描述工程方常见的手法是找媒体公关。
或许大家根本就不想挖那口井!
挖井会耽搁好多工期,而这黄金地段早一天建设早一天盈利,拿南京夫子庙来打比方,一年店面租金多少钱啊!一年利税多少钱啊?耽误一天耽误多少钱啊?
所以网上出奇的平静,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工地还在考古。
但,是什么人在考古呢?开始并不是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王上海所长等是半道中间插进来的,开始是市政公用集团请清华考的古。
在这件事上我其实蛮讨厌清华的专家,因为对南昌历史而言,他们未必称得上专家,未必及得上我啊,他们不一定懂南昌历史,历史没搞清就设计,再有职业素养,也未必高明到哪儿去。
开始我就反对挖万寿宫街区地下空间,那些扎小辫儿的年轻专家出了个主意,要把地下挖空,做地下商城和车库,以提高容积率,开发商当然乐坏了。市规划局一个我见过的干部觉得很不舒服,他也觉得万寿宫的地也是一块都不能动的,清华的人全国各地啥没见过?见的都是重器啊!我们那点古物在他眼里可能要算是乡巴佬,但规划干部知道这点东西对我们来讲很重要,偏偏市委书记还同意这方案啦,干部就不好说啦。其实市委书记也不是南昌人本地人,儿卖爷田不心疼,工程还没完呢,调外地了。
据北大卢方琦的《明清南昌城复原研究》来看,这是唐宋明清南昌城的商业精华区,文博部门说没看到有记载这地区有文物,地下有没文物要勘探才知道,不晓得工地开工前有没有常规勘探,下面工程队放在工棚的被我们拍到的不晓得算不算文物,内行给看一看:
小宋也是听到挖地下空间就冒火,说如果破坏地下水源,锁蛟井就变干尸了,万寿宫的魂就没有啦。
清华的人也没时间耗啊,不能每星期都在这啊,只有民工挖了,实在不过意,就只好找省考古研究所接续了。看以前的照片很困惑啊,到底什么是专业的考古呢,怎么有民工拿大锹铲哪。这使我想起来网上图片考古现场确实大多是民工,电视里来发布考古信息的是市政工程一胖胖的施工人员,戴个工地的安全帽,我当时觉得不得劲,又不知道哪不对劲。我原来习惯看我喜欢的市博李国利出来说话,要不就赵德林,新的胡振我不熟,但市政工程人员讲考古进度我真的不太习惯。
这么大的千年道教祖庭城市考古不晓得要不要专业资质,我是外行,不晓得这个事专业的该怎么操作。
如果没要求,我也可来为国效力啊,我闲暇在青山湖边的荒地上开荒种红薯,黄泥巴很硬,要用牙一尺多长的洋镐才挖的动,我两把子力气是有的,一锄头下去,半立方老泥啊。
现在回到那口井吧,如果我是开发商我才不挖呢,那工程又费力又费时,多不划算,就这么混过去就得了,以后房子做起来,就说挖到的现在那口井就是锁蛟井,铁柱、铁链都好办,那不难。
如果这样,那许真君就倒了大霉了,新词叫被黑呀!全国的道教徒奉南昌万寿宫为祖庭的那就倒了大霉了,那叫被愚啊!问题是愚了还得给他下跪啊!
如果叫我老人家来处理这事啊,我立马叫人把那个刘海祥找了来,逼着他回忆当年的情形,现场去指认地点,就像对待杀人犯的那种,找到了这个地点,再叫挖掘机小心奕奕的挖下去,有异样情况立马换精细作业。
锁蛟井可能就在这位置,前面那一点,好像真不好挖。
到侧面来看一下:
我仿照董仲舒也来个天人三策:
其一策,挖到了锁蛟井,那当然是喜从天降咯,但井圈和近地表的井壁肯定是要复修的。
其二策, 挖到了锁蛟井,但井壁被当年学校建设毁损了一部份,甚至大部份毁损,那可都要尽全力修复。
其三策,如果蛟井全毁了,全被挖了,片石无存了,如果确认了就在这个地方,那还是从这地方往下钻一口井。
总之,不能把许真君的座标搞错了。
因为网上说,锁蛟井是万寿宫的灵魂。
我也是瞎说说而已,我们是业余的,我只是个会计老师,可能我们的考证也错了呢。
旁边的美女鱼专家说,其实没必要考证,累得个人半死,万寿宫的资料其实都在南京的第二历史博物馆里藏着呢,档案一清二楚,拿过来对一下就是了。
嘿,专家里其实还是有看书的,未可小瞧啊,说这句话那才当得起叫专业队。


IP属地:江西1楼2015-07-31 15: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