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348,129贴子:19,991,711

回复:【君临天下】为你,为我,覆了一场执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4楼2016-02-23 18:31
回复
    #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
    古风中最令人心疼的几类人_
    商女: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宫商绰影调,水平探月升。
    曲误心无悔,亡国怎爱恨。
    琴师: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华胥梦一引,浮生皆幻境。
    逍遥孤此意,谁说梦不真。
    舞女: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碧落笙歌起,巧笑苦一生。
    佳影能入梦,日月舞乾坤。
    妓女: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春楼暖香阁,热泪成孤冷。
    长巷旧街人,与谁牵红绳。
    戏子: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戏里无情客,戏外飘零心。
    落幕合台本,落墨纸难分。
    帝王: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雨露泽万物,博爱传千尘。
    慨叹家国恨,空愁华发生。
    帝后: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三千繁华事,并肩看苍生。
    后宫皆若水,怎堪取此心。
    妃子: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也曾御承宠,繁华集此身。
    长亭换新人,老树共黄昏。
    宫女: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长夜路漫漫,玉漏又打更。
    浣纱无人问,只身冷不冷。
    浪子: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黄粱一梦过,飘零久葬心。
    白驹赛苍狗,天涯祭孤坟。
    写书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策撰列书记,书中写谁人。
    血泪添墨痕,可知几分真。
    说书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蘸墨添昔言,长夜灯火尽。
    惊堂木一响,才知泪纵横。
    僧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可看参商妄,通悟入空门。
    平心破痴嗔,静气了红尘。
    将军: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金戈破四方,铁马踏归程。
    血洒不流泪,护国长安稳。
    医者: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鬼门关回春,普渡死伤魂。
    悬壶医千者,难医世人心。
    卒子: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摆布似傀儡,机关都算尽。
    飞蛾能赴火,死伤无人闻。
    杀手: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布衣掩朱门,血溅泪藏深。
    黄泉碧落下,无颜愧冤魂。
    诗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红颜泪湿袖,家国难安定。
    能有几多愁,世说无病吟。
    by泪落点点画红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5楼2016-02-27 19:25
    回复
      他是长安的世家公子。
      家富万钱,却遭人暗算。
      请遍了郎中,才算是保住性命。
      “公子,我说这话你可不要生气。您的眼睛,怕是看不见了。”
      他一个踉跄跌倒在床上。
      他还没有看够这人间烟火,没看够这长安繁华。
      家里人请道士来,道士说是家中有妖,使他双目失明。
      他不信鬼神妖魔之说,将道士赶了出去。
      她是保住他性命的郎中的女儿,因为和其父亲治疗有功,便被留在了府上。
      她日日为他讲这人间之美。
      他仿佛看到了一切。
      “公子将这碗血莲汤喝了吧,这是父亲跋涉千里寻来的奇药,说不定会治好您的眼睛。”
      呵。
      他苦笑一声。
      若真是能治好,就真是奇迹。可他知道自己的情况,又怎是一碗莲汤能治好的。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沉。
      梦里有大朵大朵的莲花在冰雪还未消溶的清池傲然开放。
      初春的第一缕光,悄悄地透过窗,格外刺眼。
      咦?刺眼?
      “我居然,可以看见了?”他猛然睁眼。
      窗外冰雪还未消融,偶然听见雪从树枝上向下落的声音。
      “傲莲,我居然真的可以看见了。”他欣喜的唤着她的名字,“多亏了你。”
      傲莲……
      傲莲……
      她不在,他去哪里了?
      他来不及穿上衣服,去堂前堂后,院里客房找,都没有她的身影。
      家里人都欢心他又重见光明。
      可郎中和傲莲都不见了。
      那一日道士又来,说定是妖物离去,公子才得以恢复。
      他不信那郎中和傲莲是妖,更不信自己是因为这样才恢复从前。
      可比较她不在了,心中不免失落。
      走向莲池,那一池残叶败荷,如从前,不似梦里。
      春节已至,他迎娶了父母早为他定下的妻子。
      须臾之间,夏临。
      他还记着傲莲。
      不知何时,自己走到了莲池边。
      那一池的红莲不知为谁而盛。
      傲莲……
      傲莲……
      她就像夏天,给他黯然无光的世间带来色彩;她就像是他的眼睛,在那个冬天给他带来光明;她就像一场梦,梦醒后难以忘怀。
      「我永远都在,公子。你能过得幸福,我就会很开心。」
      「傻孩子,你好不容易修炼成人形,为了他用尽自己千年元神,他现在也娶妻,你这样值得吗?」
      「至少我还与他同在,足够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8楼2016-02-29 19:36
      回复
        琴,倚西窗,翩然响截似行云,拼作弦至雅。
        棋,黑白破,无退直进观凡尘,发如斯至静。
        书,筋骨彻,墨笔洒脱意挥毫,弄香凝至宁。
        画,合大美,丹青朱砂描江山,睿智持至和。
        诗,尽风骚,高堂明镜韵离情,素手撰至安。
        酒,酣叹悠,抽刀斩断薄情愁,杜康恣至逸。
        花,香蝶恋,春播一籽秋如火,冶情操至儒。
        茶,浮生饮,普寿隔断香茗品,怡然者至清。
        by泪落点点画红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9楼2016-02-29 20:2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70楼2016-02-29 20:49
          收起回复
            这声音好像莫子笙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1楼2016-03-02 06:30
            收起回复
              要不起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2楼2016-03-02 06:34
              回复
                飞雁,飞烟。长情无思恋,不待人缱绻。丝雨,似欲。
                迟怜,痴恋。陌路长殇念,怎知月缺圆。可现,柯纤。
                落笔,洛闭。晚门宁场眷,风仄才平宣。持年,痴念。 ——泪落点点画红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0楼2016-03-05 17:53
                回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
                  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另外,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从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我们总不能依照一个时间段来划分一种文学体裁)。但是所有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格律所限制束缚。 所以我们有了对古风的诗体概念,古风诗体概念:凡不受近体格律所束缚的,就是古体诗(古风)。
                  从字数来看:
                  从诗句的字数来看,古风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以一个逗号为一句)。但唐代以后形成的近体诗,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四言:
                  四言在近体诗是不出现的,虽不加“古”字,但也不言而喻四言便是古风。
                  问:请试举四言古风的例子。
                  答:《诗经》
                  《诗经》(大多以四言为主)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例: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直到两汉、魏、晋时期仍有人写四言诗,例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陶渊明的《停云》等都是四言诗的典型。
                  例: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1楼2016-03-05 22:09
                  回复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互交过程:
                    问: 互交是什么?
                    答: 就是古体诗__近体诗,中间过渡的一个过程。
                    在古体诗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的部分诗作开始讲究声律、对偶,但是是尚未完整的格律。唐代一部分诗作倾向格律化,乃至融入近体句式。
                    刚刚我们所提到的《滕王阁》就是古风,但是它平仄合律甚至符合对粘规则。
                    歌行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
                    例:长恨歌(节选)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部分节选押平韵,在“在天……在地……”此句有明显的对仗。
                    从古体诗到近体诗过渡的形式,称为“新体诗”。
                    误区警示:这段过渡就是个形式,不是一种文学体裁。不说哪首诗是属于新体诗,我们只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也有些古体诗作者有意识的与近体诗相区别,多用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后来清、明学者注意古风溶入律句和拗句的避句现象。清代有学者认为古诗有平仄,也有学者为此专门研究古诗声调。
                    问:拗句是什么?
                    答:拗句就是孤平拗救。
                    问:古风溶入律句和拗句吗?
                    答:对于你的问题,目前我不得而知,后来文学界的学者吗也不得而知。
                    个人认为不可绝对否认没有古平仄这一说,我不知道古人说话什么声调,也不能否定这些学者的想法,但我们的确不能研究出古声调,毕竟我们不生活在那个年代。
                    这些学者的研究,对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忽略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所以研究内容似乎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最终还是贻笑大方。
                    综上所述,在古诗名义下我们看到各种不同的体裁,杂言和入律的古风可以算是两个极端。一般来说:五言不古风入律较多,七言古风入律较多。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古风,才不至于思绪混乱不清。
                    问:入律是什么意思 ?
                    答:就是有平仄,依照平仄去写。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3楼2016-03-05 22:10
                    回复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互交过程:
                      问: 互交是什么?
                      答: 就是古体诗__近体诗,中间过渡的一个过程。
                      在古体诗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的部分诗作开始讲究声律、对偶,但是是尚未完整的格律。唐代一部分诗作倾向格律化,乃至融入近体句式。
                      刚刚我们所提到的《滕王阁》就是古风,但是它平仄合律甚至符合对粘规则。
                      歌行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
                      例:长恨歌(节选)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部分节选押平韵,在“在天……在地……”此句有明显的对仗。
                      从古体诗到近体诗过渡的形式,称为“新体诗”。
                      误区警示:这段过渡就是个形式,不是一种文学体裁。不说哪首诗是属于新体诗,我们只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也有些古体诗作者有意识的与近体诗相区别,多用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后来清、明学者注意古风溶入律句和拗句的避句现象。清代有学者认为古诗有平仄,也有学者为此专门研究古诗声调。
                      问:拗句是什么?
                      答:拗句就是孤平拗救。
                      问:古风溶入律句和拗句吗?
                      答:对于你的问题,目前我不得而知,后来文学界的学者吗也不得而知。
                      个人认为不可绝对否认没有古平仄这一说,我不知道古人说话什么声调,也不能否定这些学者的想法,但我们的确不能研究出古声调,毕竟我们不生活在那个年代。
                      这些学者的研究,对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忽略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所以研究内容似乎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最终还是贻笑大方。
                      综上所述,在古诗名义下我们看到各种不同的体裁,杂言和入律的古风可以算是两个极端。一般来说:五言不古风入律较多,七言古风入律较多。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古风,才不至于思绪混乱不清。
                      问:入律是什么意思 ?
                      答:就是有平仄,依照平仄去写。
                      讲师_泪落点点画红妆
                      问:古散算古风吗?
                      答:应不算。我觉得,古散应该是属于文言文散文;到现在,所谓的古风圈衍生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和古风是有本质性区别的。
                      问:民谣算什么?
                      答: 民谣就是民歌,某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讲师_泪落点点画红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4楼2016-03-05 22:21
                      回复
                        我认为写好诗词有五点:
                        其一:意思要通,自己能够用白话复述出来。
                        其二:戒陈词滥用,用古风圈的眼光写诗词。
                        其三:要有意境,内容上做到承启转合。
                        其四:炼字,炼句。
                        其五:平仄符合要求。
                        讲师_泪落点点画红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5楼2016-03-05 22:22
                        回复
                          红尘觅千回,一片墓冢埋葬谁,再刻下墓碑,无人相陪,孤石曾落泪。
                          英雄变枯鬼,两面桃花欺骗谁,再点下轮回,琉璃破碎,孤石曾落泪。
                          胭脂辨是非,三层夹衣迷离谁,再写下伤悲,不知错对,孤石曾落泪。
                          刀剑舞光辉,四季变迁痴等谁,再饮下酒醉,等良人归,孤石曾落泪。
                          沙场烟火飞,五点朱砂扰乱谁,再画下伊美,稗官戏未,孤石曾落泪。
                          执笔。泪落点点画红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16-03-06 14:31
                          回复
                            她还在向月老许着姻缘,他金戈铁马踏破忘川。一世情殇雁独反,那日雨落长安,孤寂意成痴,倾尽天下纵御剑,笙歌散。
                            她还在向菩萨许着归还,他权尽半边书写诏言。一世情殇飞羽漫,那日辗转缠绵,泠泠风吹喃,万丈迷津纵尘寰,笙歌散。
                            她还在向佛祖许着经年,他文采挥毫泼墨纸间。一世情殇戏牡丹,那日眼泪风干,若渐行渐远,侧耳倾听纵路慢,笙歌散。
                            执笔。泪落点点画红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1楼2016-03-06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