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规模与产业布局规划编辑
1、定位
以汽车制造产业为龙头,集中发展先进制造产业,积极推进纺织工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把基地建设成为毕节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以制造产业为主导,配套相关服务业,集聚产业、商务、居住等多功能复合的工业新城。
2、规模
基地可提供工作岗位约9.1万个,规划总人口约为10.62万人,基地的综合服务设施配套按照10.62万人的标准进行配置。
3、产业布局规划
(1)毕节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
毕节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异地技改建厂二期工程的建设用地安排在规划区西南端,现状居二公路的南侧,已经开工建设。规划依托力帆骏马,发展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规划用地面积270.77公顷。
(2)汽车制造相关配套产业
依托现有汽车制造产业,由汽车装配业为龙头,延伸先进制造产业链,逐步带动车辆配件、零部件、摩托车、农机车辆等相关配套生产行业的发展。在高新基地发展的初期,考虑到毕节地区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汽车制造的配件、零部件等将大部分从外地专业生产厂采购。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汽车制造产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对汽车配件、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增长且趋于稳定,基地极有可能吸引到国内外优秀的配件、零部件供应厂商进行合作开发,降低双方的物流成本,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根据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的规模类比,相关配套产业用地的用地大致要达到300公顷(4500亩)左右,安排在毕节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异地技改建厂二期工程的周边,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生产制造基地。汽车制造相关配套产业布置在规划区中部,规划用地面积164.70公顷。
(3)其他先进制造产业
从国内外诸多汽车制造业基地所容纳的产业类型上来看,由于制造产业在技术、信息、原料、交通需求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性,通常除了汽车制造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以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制造行业,如电器、机械、材料等。
这种非单一产业链集聚现象在世界各地的反复出现,证明一个产业园区的发展并不太可能过于理想地安排某一类型的产业单独发展,必然需要给予相近、相关类型产业一定的发展空间,最终会形成一个行业主导、多个行业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局面。其他先进制造产业布置在规划区东部,规划用地面积135.34公顷。
(4)织造业
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纺织业依靠科学发展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毕节地区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织造业,其在毕节现代化的工业进程中将担当重任。织造业布置在规划区北部,规划用地面积154.86公顷。
(5)物流业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依托制造业良好的交通条件,发展配套物流产业,为基地服务。物流园布置在规划区东北部,规划用地面积19.3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