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型人格障碍吧 关注:50贴子:211

搬点文,以便大家更多的了解分裂型人格障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自直面内心的恐惧,原文还介绍了另外三种主要的人格障碍,它的好处是语言生动,讲得比较全面,形成原因,家庭结构,具体表现,事例。更好判断自身,能免去一些庸人自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9-09 19:52回复
    “分裂人格”特征
    距离
    猜疑
    避风港
    恼人的渴慕:分裂人格的感情世界
    爱与被爱
    责任与情感
    性与爱
    奉献与猜忌
    不加修饰的愤怒:分裂人格的侵略性
    目的一:宣泄
    目的二:争取
    敏感的新生儿:分裂人格的成因
    不被照顾
    不被关爱
    过多刺激
    特定环境
    她们恐惧什么:分裂人格的故事
    行为怪异的音乐家
    局外人(1)
    局外人(2)
    局外人(3)
    黑白两色:分裂人格的行为模式
    淹没
    自闭
    敏感而脆弱(1)
    敏感而脆弱(2)
    天才与精神异常:分裂人格的多种面貌
    天才与精神异常:分裂人格的多种面貌
    天才与精神异常:分裂人格的多种面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09 19:53
    回复
      对人、事、物的反应很令人费解。认识经年,我们却不了解真正的她;今天与她相谈甚欢,明天看到她时,却好像没那回事。是的,我们越是靠近,她就越可能拂袖离去。她不贴心,经常没来由地发怒或露出敌意,让我们深觉受挫、受伤。
        出于害怕,人格分裂的人闪躲我们的亲近,不肯回馈朋友的情谊,这使得她们越来越孤单寂寞;尤其是当别人有意接近,或是她们有意亲近某人时,都会令她陷入害怕的情境。随着交往更进一步而产生好感,觉得对方迷人,产生亲密行为,以及表露情爱,对她而言都极其危险。这足以解释为什么她往往在重要时刻不见踪影,态度转为敌对、峻拒;或者突然把自己关起来,切断联系,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让大家遍寻不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9-09 19:58
      收起回复
        猜疑
          横亘在她与周遭环境之间的,是一道联系上的鸿沟,沟渠一年比一年宽,她也变得越来越与世隔绝。这引起一连串的问题:她因缺乏经验,不甚了解别人的世界,以至于在人群之中时常没有安全感。别人到底怎么回事,她永远无法正确得知,因为唯有密切相处,而且彼此欣赏喜欢,人们才能累积出与人交往的心得;而她对亲密接触非常排拒,只好靠着猜想臆测来调整人际关系的方针,总是处于惴惴不安中,不晓得自己给别人的印象和观感。以至于自己的举手投足,是否与事实相符,是幻想或投影,或者属实?她都没有把握。
          让我们借用舒兹汉克(Schultz-Hencke)形容分裂人格的一个图像,来说明她们所处的世界。你我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坐在火车站的一列车厢里,旁边的铁轨上也停着一列火车,火车开动时很缓慢,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或摇晃,一时之间肉眼很难判断,究竟哪列火车在缓缓开动?直到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火车还停留在原处,而旁边铁轨上的火车持续向前行驶时,或者二者相反,才明白过来。
          这幅画面很恰当地表达了人格分裂者的内心世界:她永远不能确切地明白,是否一般人面临同样情境时,不安全感也会如此一拳打过来;她的感觉、知觉、想法与想象,是否仅为一人所有,抑或大家皆然?由于她的人际往来可有可无,在人群中往往茫然不知所措,自己的经验与印象游移在怀疑的边界,不清楚自己的判断是出于事实,还是出于胡思乱想。“别人看我的眼光究竟充满嘲讽呢,还是我又乱想了?”“今天上司对我特别冷淡,她不满意我什么,她平常不会这样的,还是我多心了?”“我是否引人侧目,哪里不对劲儿,难道我搞错了,要不然别人干嘛这样瞅着我?”
          这种不安全感会使人猜疑、病态地对号入座,风马牛不相及地臆想以及知觉混淆,以至于内心与外在都是非不分;但人格分裂者不认为她是非不分,因为她把自己的投影视为真实情况。当她因欠缺与别人的密切关系,无从改善心中的不安,而导致这种忧惧演变成经常性的心理状况时,不难想象这会多折腾她,引起她多么焦虑。想找人倾诉自己的不安与恐惧,但她一向欠缺值得信赖的朋友,不被人了解,而被人讥笑,甚至被视为疯子,想到这些她必定坐立难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9-09 20:02
        回复
          避风港
            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全不信任别人,觉得不受保护的先天、后天以及后续的发展原因。这股不安促使人格分裂者发奋寻求安全感,因此成就出特殊才能——理智又冷静。这样才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个比较好的避风港。感性、感觉会造成不安,所以她们只追求保证可以得出结论、让人百分之百放心的“纯粹”的知识。看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人格分裂者为什么能够全神贯注于科学研究,因为她们从中获得安全感,并且得以暂时不理会自身的感受。,
            相对于理智的发展,属于感情的部分却退缩了。因为在感情关系里需要一个“你”,或是一位伴侣,以便传达情感和感觉。智力高人一等,情感方面却很迟钝,这是分裂人格的特色。她的情感处于未开发状态,有时候会停滞枯萎。这使得她们拙于人际来往,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出无穷无尽的难题。与人相处时,她们缺乏一种“中音”,体察不出细微的枝节,即便最单纯的关系也有可能问题丛生。试举一例:
            一位大学生必须上台做口头报告。她一向没有朋友,因为她总是过于“自大”;藏在骄傲背后的,其实是缺乏安全感。所以,她没有想到可以向同学打听一下,应该怎么做口头报告。这个问题啃噬着她,问题的重心是她本人,而非报告本身。她非常没把握自己上台解说时,能否让听众满意;她时而想象同学们对她佳评如潮,但转瞬又自卑极了;上一秒钟她显得超凡杰出,似是旷世天才,下一秒钟又跌落平庸与不足的深渊。其实,她只需要把自己的报告和其她同学比较一下就好了。但是她想,在同学们面前问起这件事多尴尬呀,而且自己也觉得难为情,她不知道这再平常不过了。她没来由的过度恐惧都是因为不与同学往来而起,如果她和同学培养出自然的合作关系,这些力气就可以省下来。
            对人格分裂者而言,类似的情形和行为模式不胜枚举,在日常生活中平添了许多无谓的困扰。然而她们却一直看不清,自己的问题在于人际层面,而非能力不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9-09 20:03
          回复
            恼人的渴慕:分裂人格的感情世界
              分裂人格者心力交瘁,只为了证明自己值得人爱。
              前面已谈过,精神分裂的人在人际关系上特别麻烦:上幼儿园、加入班级社团、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来往、和伴侣的关系等等。别人越接近一步,她就越害怕、越退缩,当她想亲近某人时,爱人以及被爱可能产生的风险来势汹汹,袭击着她,以至于别人眼中的她,充其量像个渡口。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9-09 20:04
            回复
              爱与被爱
                父母、照顾者与人格分裂者童年时期的相处情形,和早期分裂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早日发现可望在分裂人格深凿之前,减缓其严重程度。如果一个小孩在幼儿园或小学里交不到朋友,别人以及她自己都觉得她像个局外人或独行侠;青春期的半大孩子不热衷与异性交往,只是埋首书堆中,排斥任何与人接触的机会,以做手工艺或从事其她活动自娱,始终独来独往;如果这时期她的人生观一片晦涩,独自苦思生命的意义,不与别人交换意见,这些都是警讯,父母应该寻求咨商。
                紧接着青春期之后是与异性交往,这为人格分裂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因为我们将与心仪的人的心灵以及身体都十分亲近。每一次邂逅,自我以及独立同时受到波及,我们希望更保有自我。邂逅往往如同攀岩,我们无从预知会发生什么问题,也不太会保护自己,只觉得苦涩和痛苦。一个分裂人格者如何表达自己渴望亲近意中人并与之分享亲密关系和爱情?日渐强烈的情欲又如何启齿呢?到了这个年龄,前文提过的人际网络出现破洞,缺乏“中音”,使得分裂人格者在与人交往时笨拙不堪,尤其在建立两性亲密关系时,更是困难重重。在这样的关系中,她也少了一个调和自己举止的中间色调:既非勇于追求的征服者,亦非乐于奉献的迷人角色。深情款款、言语或情感上的示爱,对她而言都很陌生,她不懂得体贴,没有融入另一个人个性与感觉之中的能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9-09 20:06
              回复
                外,例如《女孩的儿子》(Der Sohn einer Magd),博格(Axel Borg)动人的小说《在开放的海边》(Am offenen Meer),对分裂人格的描绘都很逼真写实。
                  冷漠的感情持续发展下去,会走极端的偏锋,变得病态,甚至会导致强暴以及强奸杀人。分裂人格者对伴侣的恨以及报复行动并没有很清楚的意识,它只是原始的童年印象再现,心理学上称之为“转译”,因此而展开报复。这些没有完全融入个性、被分离开来的冲动是最为危险的,这种报复的冲动使她们无从体会伴侣的感受和情感,有可能会犯下不可饶恕的任何的暴力罪行。
                  分裂人格者不易与伴侣建立亲密的关系,要找个伴儿也很困难,只好独来独往,当自己的朋友,满足自己的需求。不然她就找替代品,譬如崇拜偶像。迷恋偶像还是无法帮助她培养爱人的能力,因为她的爱仍然残缺,也难以表白。
                  分裂人格者的性发展往往不脱稚气,即使个性截然不同的人也一样。有时候她们倾向把未臻成熟的小孩或青少年当成性伴侣,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心中的疑惧,并且取得孩童的信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9-09 20:11
                回复
                  奉献与猜忌
                    爱和希望奉献的欲望一再被压抑,有的时候会转化为无以复加的醋劲儿,甚至嫉妒到要发狂。她觉察到自己有多么不可爱,没有爱人的能力,很难留住喜欢的人。因此,她所到之处必须嗅出情敌的气味,她以为这些对手比她高明,也比她值得爱;这通常不无道理。伴侣没有恶意、很自然的举动都会引起她的高度戒备,刨根究底,坚称伴侣心怀不轨。她越是胡思乱想,两人关系就会变得越糟,终归破裂。当她兴味十足地摧毁两人的关系时,自己其实也很痛苦,但她别无选择。她的动机大致如此:如果我不再被人所爱,宁可自行摧毁,虽然这令我痛苦不堪,但至少我是行动者,而非坐以待毙。如此一来,不难理解为什么正当她希望爱与被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却一点儿都不可爱。与其倾力追求心上人然后被抛弃,她宁愿选择让爱人渐渐远去。小心翼翼不让自己失望,这对分裂人格者而言很平常,她们大部分下意识地观察、考验伴侣:如果我这个样子她还是爱我,那才是真正的爱。分裂人格者心力交瘁,只为了证明自己值得人爱。极端的猜忌和吃醋会导向谋杀:如果她不爱我,也不可以去爱别人。
                    分裂人格者以为自己的害怕付出是源于不喜欢与人交往,其实不然。与生俱来的爱人的渴望在不断压抑中堵塞了,扩大了恐惧,以至于她想象伴侣应该任凭她摆布,还要放弃自我,被她消耗殆尽。她认为伴侣应该对她的“魔力”而着迷,热情稍有消退她就更加恐惧。我们根据这些就会明白分裂人格者一些莫名其妙的举止,尤其是感受到伴侣巨大无比的魅力时,魅力瞬间变成一种威胁,因为她受到牵制,于是爱转成恨;她不知道伴侣的致命吸引力是她投射过去的。
                    分裂人格者不太敢尝试长远的关系,比较倾向于短而浓烈、时好时坏的关系。婚姻对她而言,涵盖了所有的不完善,难怪她一旦不满意,理所当然要离婚。她认为长期的关系中免不了有背叛对方的时候,坚持自己拥有自由,理论多于实际,但她无意给予伴侣和她一样的自由。通常她是婚姻理论家、改革家,至少她勇于挑战习俗与传统,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自己的意思过日子。说起来,她比任何人都诚实,并且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有的时候她也愿意拥有长时间的关系,只是被法律给吓退了,所以就经营类似婚姻的关系,而不愿结婚。
                    童年时与母亲的关系不好,或者对母亲非常失望的分裂人格者,会喜欢与年纪较大、比较有母性的女性交往,童年时渴望但得不到的,可以在女友身上获得补偿。这样的女性有时能给她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9-09 20:14
                  回复
                    不加修饰的愤怒:分裂人格的侵略性
                      “谁打破我的距离,我就恨死了她。”
                      下面的章节中要谈侵略性,侵略性是最常用来表示恨的语言,又可以清楚地描绘出与恨不同的现象,这里的侵略并非恨的意思。害怕与侵略性密不可分,厌恶与恐惧会引爆侵略性,小孩会用“不喜欢”来表示心中害怕。当我们还小,不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克服恐惧的能力,只能无助地屈服在厌恶和害怕之中。童年的经验如挨饿、受冻、疼痛;生活规律以及生活空间遭到侵扰;感觉器官负荷超重,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自我的存在遭受太多破坏和干预;寂寞……这一切会使孩子极度绝望。在这个时期,害怕是最强烈的不快之感,每一个孩童碰到这种情况时,常分不清恐惧和愤怒的区别,因厌恶及害怕而产生的情绪,一触而发展为愤怒或火大。
                      一个小孩要用什么克服恐惧,抵消心中的不快呢?一开始是无助的恼怒,大吼大叫,脚踢来踢去,乱打一通,诉诸机械式的宣泄和爆发。幼童的意识里还没有你、我的分别,表达愤怒时也就没有特定的对象,只能发泄自己的不满,讨厌所处的境况,抗议自己的身体受到侵犯。幼儿通常自然而然地表现她的愤怒,出人意料,不加控制,没有特定针对的人,因此显得毫不留情,事后也不会感到歉疚;会感到内疚时就跟“人”有关系了。
                      儿童的愤怒强烈无比,因为她彷徨无助,觉得受到胁迫,存在受到莫大的危害。她感受到愤怒与恼火,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小孩会“非常火大”或“非常害怕”,她迫切需要发泄一番。她会反射般缩回自己的壳中,抵拒整个世界。前文提到的两种行为是所有生命体不加修饰的表达恐惧和愤怒的模式:向内逃避、退缩、死寂;或者,向外逃避、发脾气、攻击别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9-09 20:16
                    回复
                      像踩死一只讨人厌的虫子一样把她消灭掉。她所有的本性及欲求都与人无关,于是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化,变得反社会,犯下罪行。
                        即使不举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对分裂人格者而言,控制怒火还是一件难事。通常她们不需要忍耐什么,受苦的是她们周遭的人、事、物。原本只是要排解害怕的情绪,到了她们那儿,就变成了乐趣无穷的攻击行为,一意孤行,所有残忍可怕的手段都派得上用场。性虐待、粗暴、尖酸刻薄、极度冷漠、不可亲近、玩世不恭,翻脸比翻书还快,拒人于千里之外。她们也欠缺掌控自己怒气的“中音”,不会衡量情况,只看表面,以她们的生活来看,她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并无不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9-09 20:18
                      回复
                        目的二:争取
                          分裂人格者的攻击性还有另一种功能,她用愤怒来抵拒保护(也可解释为“不打不相识”),借着展开攻击,因此与人有了接触,这似乎是她唯一的桥梁。攻击是她争取某样东西的方式,与青春期生涩地追求异性的情况差不多。分裂人格者把害怕与渴望混为一谈,把青涩的温柔情意藏起来,变成粗糙火暴的攻击行为;她害怕面对尴尬,随时准备撤退;遭到拒绝或担心被拒时,原来的好感顷刻变成反感,对什么都不在乎。
                          分裂人格者的朋友得注意了,她们的攻击行为也有可能是一种追求和争取。她们易怒,拙于表达情意与正面的感觉;就是因为她们不与人来往,自己也显得很没信心。根据我们从事心理治疗的经验,如果我们给她们足够的时间,慢慢地把心底的沟渠填平,她们会有认知自己愤怒情绪的能力,从而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9-09 20:21
                        回复
                          敏感的新生儿:分裂人格的成因
                            所有的创伤殊途同归,都会让婴儿从一开始就抗拒这个世界,保护自己,或者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
                            要怎样才能把分裂人格者害怕付出,誓死捍卫“自转”的生活方式以便保护自己的人格形成过程说得清楚呢?
                            她永远处于细致敏感的情境,寂寞、脆弱、心灵容易受伤。她刻意与周遭保持距离,别人的身体或心灵靠近她,会引发她类似雷达般精微的反应,随之而来的情感登堂入室,都让她觉得“太吵了”。距离之于她有绝对的必要,这样她才能处于其中并且活下去。距离给她安全感,觉得受到保护,别人不得其门而入,不会一下子就闯进来。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很放得开,不设防,划定范围,有的时候为了避免被外来的刺激所淹没,她也会关起一两扇窗。
                            也有一种可能,她处于一种强烈的机械式膨胀、暴力诉求的情境,不太喜欢朋友,也缺少社交的能力。别人眼中的她,当然显得既麻烦又不受欢迎。与她来往,我们常觉得不受重视,老是被斥责,无法获得她的肯定,也不被她所接受,最后只好退出。这就是分裂人格者典型的特征。
                            一个小孩如果一开始就对她的父母失望,尤其是母亲,将会影响她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也许她的性别不对,或者母亲照顾她十分吃力,以至于无法全心全意爱她;不在计划中诞生的孩子也常有这样的遭遇。
                            再往下看,环境是形成分裂人格的关键。所以,我们有必要谈一谈婴儿诞生之后,以及生命初始的几个星期中所处的情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9-09 20:22
                          回复
                            不被照顾
                              和其她动物不同,一个小孩出生以后,无法自力更生的时间非常长,所以极其依赖周围的人。波特曼(Adolf Portmann)因此说人类都是早产儿。
                              要让一个小孩好好长大,必须有人照顾,这个小小世界必须是她能接受的,并且让她渐渐产生信赖感。要根据她的年龄满足她存活的需求。幼儿需要的是一种被保护、被扶助以及快乐的气氛,这样,成长的条件才会在她身上生根。小孩若是没有这样“天堂”般的感觉,要什么(没)有什么,就无从培养信心,当要对生命有所付出时,她会有被吞噬的恐惧。
                              奇怪的是,我们对小孩生长的必备条件所知太少,常低估她们的个别差异以及行为能力,我们也忽视外来影响在她们身上产生的作用。瑞士小儿科医师史汀尼曼(Stirnimann)对新生儿做的实验令人印象深刻,她的著作《新生儿心理学》(Psychologie des neugeborenen Kindes)有几段相关的叙述:“还算严谨编写的书中……认为六周大的婴儿根本对疼痛没有感觉……事实不然。在一个谨慎进行的实验中我注意到,婴儿出生几天后,接受第二次预防注射,在消毒的时候就开始哭了。”关于记忆:“……出生前的记忆会保留下来:夜班护士发现家里开店的婴儿一直到半夜还清醒着,不哭也不闹,而面包师傅的小孩常在凌晨两三点时就显得骚动不安。母亲白天干什么活儿,晚上几点休息,婴儿早在出生前就习惯了这样的动静规律。”
                              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从史汀尼曼的观察得知,我们太疏忽新生儿的敏感、知觉以及情感,以为照顾她,给她食物,为她清洁等事情比较重要,认为对新生儿来说这应该足够了;其实不然。经过详细研究童年生活,尤其是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的心理分析,加上行为研究,我们得到了全新的观点。感谢这些专家,因为她们的研究,我们才晓得婴儿刚出生的几个星期中所得到的印象及经验有多么重要。
                              1810年,歌德与柯内博(Knebel)谈话时曾经提及:“有一件事我们做得很糟,那就是对婴儿最初始的教育太外行。殊不知这对小孩的个性以及将来成年后的生活,有绝大部分的影响。”然而,多年来我们任由诸如此类的高见散置一旁,没有深入研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9-09 20:24
                            回复
                              不被关爱
                                今天我们知道,婴儿除了不可或缺的各种照顾之外,她还需要温暖、关爱、适当的刺激,例如安静稳定的成长环境,这样她才能够自信、活泼,有责任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给婴儿足够的身体接触,让她感受温情。
                                若是婴儿初始的世界让她害怕不安、空洞、被侵扰,她就会畏缩、被吓退了。太早以及过于强大的不信任经验,使得她无法信心满满迎接世界。婴儿经常长时间独处,世界空茫一片,刺激太强或印象过于繁杂,都可能形成分裂人格,她与世界的关系已蒙受损害,只好退回自己的壳中。
                                史毕兹(René Spitz)以孤儿院长大的小孩做实验,一出生就与母亲长时间分离,或者很早就经历母亲离去的小孩,即使平均一位保姆照顾10个孩子的孤儿院提供最有营养的食物,无可挑剔的卫生清洁环境,在小孩成长过程中仍然有难以弥补的创伤。被冷落或被太多刺激吓坏了的孩子,或许晚熟、单向发展、表现落后于人,或许有着与年龄不成比例的早熟。因为她们的生长条件不是太过就是不足,因而萌生幼龄不该有的恐惧心理。
                                不被爱或者父母不希望有却自动来报到的婴儿特别容易形成分裂人格。有的孩子长期生病住院,或者经历过母亲离去的创伤也都容易形成分裂人格。母亲不爱、不在乎小孩;母亲太年轻,个性未臻成熟;母亲没时间,把孩子交给冷漠的人照管的“金丝雀小孩”;母亲生产后很快去上班,小孩长时间独处,无法给孩子关爱的例子都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9-09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