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大思协吧 关注:19贴子:321
  • 6回复贴,共1

【一个有趣的话题】国内首个男德班的诞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年,借“国学”之名、为女性“正德”、以传销布局渗透到全国各地的“女德班”一经曝光,其所倡“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惊人主张,引发舆论轩然大波。
今年国庆,全国首个“男德班”在京开班,与全国各地“女德班”遍地开花的火爆场景不同,“学做全新的好男人、好伴侣、好父亲”的“男德班”自始至终却响应者寥寥,仅有两个学员主动报名,开课时的十余名学员都是主办方的老朋友。


1楼2015-10-08 23:30回复
    “男德班”高调招生 一月仅2位男性报名
    “不要男德要女德,男德班就是要颠覆传统性别,培养全新的好男人、好伴侣、好父亲!”想出男德班这个口号的,是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著名的性学研究者方刚。 聊起首届“男德班”招生波折,方刚既委屈又欣慰,“这班最终启动了,虽然学员只有十来个,且多数都是自己的老朋友——白丝带志愿者。”
    两个月前,方刚在自己微博和博客高调挂出了“男德班”招生启事,呼吁网友报名学习如何当全参与型的“新好男人”,参与家务劳动、照料家人、养育孩子。男性网友留言时多有不屑或质疑,“这还用学?男子有财全交妻就OK了”、“中国女人只要好好洗衣做饭生孩子就行了,男人们想干啥而且怎么做都是对的……给男人开什么培训班啊,难道不是该给女人开么?”
    “好奇的多,真正报名来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男人还没反思过男性角色,不认同理念自然不来。最后没办法,原来的6天会期被压缩三天,主办方为学员提供场地和食宿,全封闭式学习。而场地费、资料费、道具费这些,是经多方努力才勉强凑齐的,大部分来自机构的资助。”
    翻看学员名单,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这次“男德班”大多数都是“白丝带”在地方站的负责人或志愿者,真正报名的社会人士仅两位。来自北京的学员小王告诉记者,他目前就职于某IT公司,平时也会关注女性权利领域,这一类书也都看过,很认同。


    2楼2015-10-08 23:31
    回复
      2025-08-10 21:43: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游戏环节学员在现场试验“男男对视”


      6楼2015-10-08 23:35
      回复

        学员现场当起了“奶爸”,学着去哄哭闹的“婴儿”


        7楼2015-10-08 23:36
        回复
          主办方
          “男德班”不符合国情难以为继
          课程临近结业,记者问“男德班”是否还会有下一期,方刚摇摇头,这一次召集都这么困难,恐怕很难有下一期。他坦言,他明知中国男人对成为“好伴侣”“好父亲”不太感兴趣,反思自身的意识更是差,开“男德班”只会吃力不讨好,但“这是一次倡导活动,无论最终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引发充分的关注和讨论。”
          “这三天,让我学到了大学、中学课堂上老师不会讲的知识。做好男人,是需要学习的。”小华对记者说,“班里的大哥和老师们对我很耐心。”
          临别前,方刚和他的学员们闲谈时聊起了瑞典,在上世纪70年代,瑞典曾经推行过“侍产假制度”,由政府出钱,鼓励男性在伴侣生育后在家照顾伴侣和孩子。该措施极大地改变了瑞典社会,让瑞典成为世界性别平等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要是中国的年轻人在领证时,相关部门能推荐一下我们的男德班,让大家知道这个活动就好。我们也希望政府能来做这样的事情,也欢迎企业和公益人士来做。”
          “那不仅关乎女权主义,更关乎平等、民主、多元的社会理想。社会性别结构和性别分工的改变,需要男性的改变。”方刚说。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旭 李泽伟


          8楼2015-10-08 23:36
          回复
            来冒个泡表示看过😊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10-09 21: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