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一树花开吧 关注:24贴子:1,267
  • 13回复贴,共1

。道理都懂,区别在于如何说服自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11-06 23:47回复
    比起爱别人还是爱自己更轻松


    2楼2015-11-06 23:56
    回复
      2025-08-10 08:28: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理性的事,会伤害很多人,所以要做一个理性的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11-07 23:44
      回复
        这得慢慢成长慢慢体会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1-28 10:25
        收起回复
          其实你们的差距本来就很大,只是以你当时的认知水平认识不到,或者你假装没看到。
          这种差距不是单单家庭背景、智商,而是认识水平、人生规划能力的差距。认识水平达不到,你根本不会认为那是差距,改变就无从谈起。
          绝大部分的人上大学前是什么样,走出校门的时候就是什么样。知识和技能可能有所成长,但是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我上大学的时候,观察身边的人,等他们毕业的时候的情况跟我猜的八九不离十。
          进来的时候观察他们就能猜到他们出校门的时候是什么样,即使有人遭受打击在某段时期出现变化,过段时间又变回来了。每个人在大学里的表现如何一开始就初见端倪。
          很多人有个错觉,以为上了同一间大学的,在一个班上的同学就一定是能力相当、层次相当的人了。
          事实上,高考作为曾经的阶层调节器,按照读书能力把不同价值观、不同能力、不同阶层的人硬性地放到了一起。但是这些人注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高考制度本身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社会才是最精准的筛选器,它会最全面地评估每个人的价值然后把他们放到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同时完全不考虑社会流动性、教育公平这些政治正确。而且由于马太效应,强者获取资源会越来越容易,弱者不做出改变到最后将会越来越难翻身。
          价格最最终会回归价值,只是时间有早有晚。
          吊丝是没法逆袭的,能逆袭了的人本身已经不能称之为吊丝了。
          不必沮丧,差距至少已经存在7年了。大家只是回到应该在的位置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5-02 00:04
          回复
            么么哒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5-02 23:10
            收起回复
              犀利顶起来…


              8楼2016-08-02 20:21
              回复
                Cpa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8-21 12:07
                回复
                  2025-08-10 08:22: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把成功归结于努力,把失败归结于命运,这样努力后的失败会不会好受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2-08 11:36
                  回复
                    过不去的始终过不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2-21 08:28
                    回复
                      如果不能接受一个人就会变成松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2-21 1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