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多次类似“高顺打败刘关张”的观点,现在又开始出来观点干脆说关羽败绩要算上被高顺打败。
对于前者还算说的过去,而后者则是可笑至极。
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场战役,当你的主帅被打败了,你一个跟随的将领会没败。
所以毫无疑问,在地盘极小,即关张应该不会脱离刘备单独出征的情况下,刘备被高顺打败,则关张也败。
不过既然是主帅失败而手下随之战败,那统计主帅败绩可以算上这条,而手下都算上则没任何意义,因为你们又不是这次的主帅,不是单独统领军队的。
高顺击败刘备的战绩明显主帅是刘备,这场战斗根本没记载关张什么事情。但要是统计关羽败绩算上这个,那我看以后统计所有将领的战绩的三观都必须颠覆。
比如如果我们要统计魏将的败绩,那么除去他们作为主将的败绩,还需要关注曹公的败绩,这样看来,曹公败给徐荣,所有参与的将领都算败绩(如曹洪);曹公在濮阳被吕布打败,宛城被张绣打败,所有参与将领败绩均有份;曹公在官渡战前把白马延津等地全部丢光,官渡初期面对袁绍不利,则所有参与将领败绩有份(张辽徐晃等等),赤壁之战,汉中战役等同理,不赘述。
请问有人用这种方式统计败绩的么?大家觉得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意义么?
很显然,这种统计方式根本就是病态的,荒谬的
对于前者还算说的过去,而后者则是可笑至极。
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场战役,当你的主帅被打败了,你一个跟随的将领会没败。
所以毫无疑问,在地盘极小,即关张应该不会脱离刘备单独出征的情况下,刘备被高顺打败,则关张也败。
不过既然是主帅失败而手下随之战败,那统计主帅败绩可以算上这条,而手下都算上则没任何意义,因为你们又不是这次的主帅,不是单独统领军队的。
高顺击败刘备的战绩明显主帅是刘备,这场战斗根本没记载关张什么事情。但要是统计关羽败绩算上这个,那我看以后统计所有将领的战绩的三观都必须颠覆。
比如如果我们要统计魏将的败绩,那么除去他们作为主将的败绩,还需要关注曹公的败绩,这样看来,曹公败给徐荣,所有参与的将领都算败绩(如曹洪);曹公在濮阳被吕布打败,宛城被张绣打败,所有参与将领败绩均有份;曹公在官渡战前把白马延津等地全部丢光,官渡初期面对袁绍不利,则所有参与将领败绩有份(张辽徐晃等等),赤壁之战,汉中战役等同理,不赘述。
请问有人用这种方式统计败绩的么?大家觉得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意义么?
很显然,这种统计方式根本就是病态的,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