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报记者 赵慧
“考试需要解决的是记忆与思维的问题,它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有教材,有标准答案,关键是所有的考题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标准答案。”著名财税专家,《玩的就是考试》丛书作者,思维导题创立人马靖昊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关键词:记忆与思维
一位拥有80多万粉丝的会计专家马靖昊,微博影响力稳居新浪财经排行榜前十名,另外他还拥有20多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平台。马靖昊一直以幽默与趣味性的风格,利用身边的人或事物为出发点,结合渊博的会计知识,以诙谐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会计讲得头头是道、深入浅出,无不令人感慨和拍案叫绝,激发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对会计的热爱。
记者得知马靖昊的一段应试经历:在高三转入文科班,用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以2个星期的复习时间,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以大约25天的复习时间,全科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些听起来让人惊讶的数据和事实,其实也是很多会计类考生所向往的: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通过各种考试。
马靖昊认为,学习和考试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智商,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就是智商,这是大家学习和考试所要追求的本质东西。“要解决考试问题,必须先解决记忆和思维问题,记忆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考试的两个关键词。”当问及马靖昊对于会计考试的妙招时,他这样表示。
马靖昊根据十多年来参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经历,以及早期参与会计考试教材的编写经验,结合自己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创立了“思维导题学习法”,简单来讲,它可以用“放电影式回忆+找题眼+模拟命题人”的公式来表达,也就是采用记忆形象化、看书题眼化、思维方式模拟命题人,使考生轻松快速地以高分通过考试。思维导题学习法本质上是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对教材的加工、整理与记忆,达到一种居高临下、把握全局的感觉,特别是通过思维导题的训练而串联形成的一幅又一幅母题矩阵,可以全方位、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内容,把握命题的本质规律,同时使学习的过程也变得愉快、高效。
目前不少考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享受不到这种学习的乐趣,相反,无尽的考前付出让他们身心疲惫,最终也没能快速记忆并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这种现象的出现,马靖昊认为,很多培训老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不是对学生进行心智的启迪,而是填鸭式的灌输,时间一长,考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主动学习之门在浑然不知中关闭了,做任何事情如果是被动式的,就好象套上了“枷锁”,逐步就失去了自由,如同进了学习的“监牢”。
马靖昊创立“思维导题学习法”的最大目的就是让考生做考试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帮助广大会计人员轻轻松松获得职称和各种执业证书。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题”小
那么如何去训练自己的记忆和思维呢?
“记忆的训练可以通过放电影式回忆法来训练,将大脑当照相机一样去使用,回忆教材中每一个部分内容。”马靖昊说,可以将目录做为框架,通过目录去回忆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争取100%记住,全面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源泉,记得住,才考得赢。
“要站的比书高!”马靖昊谈到一段轶事,有学生问及如何快速通过考试,马靖昊让其把教材丢在地上并踏上三脚,然后告诉他,这么踏上三脚,考试就可以通过了,学生愕然。马靖昊告诉记者,“其实我是告诉他,要达到小书大我的境界”。
那么思维导题法的训练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历年真题是最宝贵的材料!”谈到思维的训练,马靖昊表示,“‘题眼’是命题人常常关注的地方,在阅读过程中,要练就自己的‘火眼金星’。通过历年真题找题眼,运用‘试错思维法’、‘发散思维法’、‘延伸思维法’、‘穷尽思维法’、‘归纳思维法’和‘情景联想法’等方法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尽量与命题人的思维趋同。”马靖昊戏称这为“猫捉老鼠”的游戏。
马靖昊解释“试错思维法”如同埋地雷、挖陷阱,先将自己“炸飞”,先让自己“掉进陷阱”,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考场上“中招”。而“穷尽思维法”则是通过一道题来达到做到几十道题的效果。“很多考生采用题海战术,做了几十道题,殊不知自己很有可能是在做同样的一道题。就如一道选择题,选出了正确答案是远远不够的,要问问自己,还有多少正确答案,并穷举出来;对于错误的选项,也不要放过,要问问自己,还有多少错误的选项可以干扰自己的选择、迷惑自己的思维,这样,就可以搞出一道母题矩阵,通过排列组合,就可能命出成千上万道题。”马靖昊解释,通过母体矩阵,让自己学会命题,那样的话,命题人这个“孙悟空”再怎么命题,也跳不出你这个如来佛的“魔掌”了。
不提倡“书读百遍”
马靖昊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没有道理,死读书是万万不行的。许多考生具备古人“头悬梁”、“锥刺骨”之精神,却很少花时间去研究科学的应试方法,只顾埋头努力,这必然是一种低效率、高耗时的笨方法。马靖昊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这部分考生自己不会学习,没有得到学习之‘道’”。
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考试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马靖昊不反对应试教育,他强调应试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高分低能毕竟是很少数,不然,没法解答将飞船和卫星射上天的顶尖人才都是应试教育的胜利者,而低分低能是一大片,这就无需去证明了。”
马靖昊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批评和指责应试教育,说应试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那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要说应试教育的弊端,其实只是浪费了不会考试的考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对于会考试的人来讲,他以最短的时间去通过了考试,相应,他就拥有大量的时间去博览群书,这就是差距!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短暂的,大家都不应该为了考试使用太多的时间。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应试教育的危害就是要在考得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备考试的时间。
马靖昊说,他创立的“思维导题学习法”最大的目的就是让考生做考试的“主人”,而不是“奴隶”,用最短的时间从容应对一场又一场必须通过的考试,免除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思维导题学习法,在记忆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点的“琢磨”以及历年考题的研究,把握命题人的心理和想法,迎合命题人的设计思路和命题规律,不断地进行自我命题思维训练,逐步达到与命题人思维的趋同,最终达到好象题目都是你自己出的最高境界!
掌握了思维导题学习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潜能,将每一个人的学习“天才”充分挖掘出来,将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创造力、直觉力以及自信力从“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让你走出学习的迷茫,进入学习的自由王国,成为一个能够轻松应对考试并且永远考不倒的牛人。
“考试需要解决的是记忆与思维的问题,它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有教材,有标准答案,关键是所有的考题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标准答案。”著名财税专家,《玩的就是考试》丛书作者,思维导题创立人马靖昊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关键词:记忆与思维
一位拥有80多万粉丝的会计专家马靖昊,微博影响力稳居新浪财经排行榜前十名,另外他还拥有20多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平台。马靖昊一直以幽默与趣味性的风格,利用身边的人或事物为出发点,结合渊博的会计知识,以诙谐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会计讲得头头是道、深入浅出,无不令人感慨和拍案叫绝,激发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对会计的热爱。
记者得知马靖昊的一段应试经历:在高三转入文科班,用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以2个星期的复习时间,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以大约25天的复习时间,全科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些听起来让人惊讶的数据和事实,其实也是很多会计类考生所向往的: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通过各种考试。
马靖昊认为,学习和考试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智商,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就是智商,这是大家学习和考试所要追求的本质东西。“要解决考试问题,必须先解决记忆和思维问题,记忆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考试的两个关键词。”当问及马靖昊对于会计考试的妙招时,他这样表示。
马靖昊根据十多年来参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经历,以及早期参与会计考试教材的编写经验,结合自己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创立了“思维导题学习法”,简单来讲,它可以用“放电影式回忆+找题眼+模拟命题人”的公式来表达,也就是采用记忆形象化、看书题眼化、思维方式模拟命题人,使考生轻松快速地以高分通过考试。思维导题学习法本质上是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对教材的加工、整理与记忆,达到一种居高临下、把握全局的感觉,特别是通过思维导题的训练而串联形成的一幅又一幅母题矩阵,可以全方位、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内容,把握命题的本质规律,同时使学习的过程也变得愉快、高效。
目前不少考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享受不到这种学习的乐趣,相反,无尽的考前付出让他们身心疲惫,最终也没能快速记忆并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这种现象的出现,马靖昊认为,很多培训老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不是对学生进行心智的启迪,而是填鸭式的灌输,时间一长,考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主动学习之门在浑然不知中关闭了,做任何事情如果是被动式的,就好象套上了“枷锁”,逐步就失去了自由,如同进了学习的“监牢”。
马靖昊创立“思维导题学习法”的最大目的就是让考生做考试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帮助广大会计人员轻轻松松获得职称和各种执业证书。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题”小
那么如何去训练自己的记忆和思维呢?
“记忆的训练可以通过放电影式回忆法来训练,将大脑当照相机一样去使用,回忆教材中每一个部分内容。”马靖昊说,可以将目录做为框架,通过目录去回忆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争取100%记住,全面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源泉,记得住,才考得赢。
“要站的比书高!”马靖昊谈到一段轶事,有学生问及如何快速通过考试,马靖昊让其把教材丢在地上并踏上三脚,然后告诉他,这么踏上三脚,考试就可以通过了,学生愕然。马靖昊告诉记者,“其实我是告诉他,要达到小书大我的境界”。
那么思维导题法的训练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历年真题是最宝贵的材料!”谈到思维的训练,马靖昊表示,“‘题眼’是命题人常常关注的地方,在阅读过程中,要练就自己的‘火眼金星’。通过历年真题找题眼,运用‘试错思维法’、‘发散思维法’、‘延伸思维法’、‘穷尽思维法’、‘归纳思维法’和‘情景联想法’等方法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尽量与命题人的思维趋同。”马靖昊戏称这为“猫捉老鼠”的游戏。
马靖昊解释“试错思维法”如同埋地雷、挖陷阱,先将自己“炸飞”,先让自己“掉进陷阱”,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考场上“中招”。而“穷尽思维法”则是通过一道题来达到做到几十道题的效果。“很多考生采用题海战术,做了几十道题,殊不知自己很有可能是在做同样的一道题。就如一道选择题,选出了正确答案是远远不够的,要问问自己,还有多少正确答案,并穷举出来;对于错误的选项,也不要放过,要问问自己,还有多少错误的选项可以干扰自己的选择、迷惑自己的思维,这样,就可以搞出一道母题矩阵,通过排列组合,就可能命出成千上万道题。”马靖昊解释,通过母体矩阵,让自己学会命题,那样的话,命题人这个“孙悟空”再怎么命题,也跳不出你这个如来佛的“魔掌”了。
不提倡“书读百遍”
马靖昊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没有道理,死读书是万万不行的。许多考生具备古人“头悬梁”、“锥刺骨”之精神,却很少花时间去研究科学的应试方法,只顾埋头努力,这必然是一种低效率、高耗时的笨方法。马靖昊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这部分考生自己不会学习,没有得到学习之‘道’”。
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考试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马靖昊不反对应试教育,他强调应试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高分低能毕竟是很少数,不然,没法解答将飞船和卫星射上天的顶尖人才都是应试教育的胜利者,而低分低能是一大片,这就无需去证明了。”
马靖昊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批评和指责应试教育,说应试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那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要说应试教育的弊端,其实只是浪费了不会考试的考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对于会考试的人来讲,他以最短的时间去通过了考试,相应,他就拥有大量的时间去博览群书,这就是差距!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短暂的,大家都不应该为了考试使用太多的时间。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应试教育的危害就是要在考得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备考试的时间。
马靖昊说,他创立的“思维导题学习法”最大的目的就是让考生做考试的“主人”,而不是“奴隶”,用最短的时间从容应对一场又一场必须通过的考试,免除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思维导题学习法,在记忆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点的“琢磨”以及历年考题的研究,把握命题人的心理和想法,迎合命题人的设计思路和命题规律,不断地进行自我命题思维训练,逐步达到与命题人思维的趋同,最终达到好象题目都是你自己出的最高境界!
掌握了思维导题学习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潜能,将每一个人的学习“天才”充分挖掘出来,将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创造力、直觉力以及自信力从“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让你走出学习的迷茫,进入学习的自由王国,成为一个能够轻松应对考试并且永远考不倒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