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设备吧 关注:1,320贴子:2,965
  • 8回复贴,共1

2015年自动化学科就业持续火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年即将来临严峻就业形势,就业市场却呈现出“‘热门’专业不吃香、‘冷僻’学科遭哄抢“,”研不如本、专不如职“等怪现象,但是自动化、机电、能源等学科却持续火爆。
  高校就业率拼数字闪现出虚假繁荣,大学生找工作“拼爹”制造新的不公,工作好坏全凭拼运气破坏了教育本质。面对2015年即将来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代表委员们期待打碎大学生就业各种“拼图”。
  


IP属地:湖南1楼2015-12-04 19:43回复
    自动化、电子、机电、能源等就业火爆
      重庆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该校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经管、建筑、土木、环保等优势学科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文理科毕业生中升学比例相对较高,文理科及艺术类毕业生因目前社会需求相对较少,就业形势相对紧张。从主要就业领域来看,该校从事制造业的本科生比例为20.2%,研究生为17.46%;从事信息产业的本科生比例为9.2%,研究生为6.59%;从事建筑业的本科生比例为21.7%,研究生为5.6%。此外还有从事能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领域的。
      


    IP属地:湖南2楼2015-12-04 19:43
    回复
      西南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该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73.8%,表明该校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其中,该校的自动化、电子工程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最吃香,这些专业的学生也最多。比如工学中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物理、通信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人数占30%。管理学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等专业,以及农学中的园艺、动物科学、园林、蚕学等专业,毕业生人数各占到20%左右。
        


      IP属地:湖南3楼2015-12-04 19:43
      回复
        统计数据显示,西南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1000~2500元仅占4.4%。月收入2500~4000元的最多,占到41.5%。月收入4000~5500元的占32.6%,月收入5500~7000元的占12.3%,7000元以上仅占8.9%。
          就业前景最被看好的十大类专业
          广州南方人才市场近期的一次调查发现,英语、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专业连续3年蝉联全国本科生失业人数最多专业前10位。
          作为一家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公司,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就业前景最被看好的本科专业为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IP属地:湖南4楼2015-12-04 19:43
        回复
          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本科专业为动画、法学、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英语、美术学等。
            麦可思报告称,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这些专业已连续三年被“亮红牌”。
            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屡屡登上“就业难”榜单;“研不如本、本不如专、专不如职”现象越来越严重;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另一边“用工荒”年复一年地上演。
            


          IP属地:湖南5楼2015-12-04 19:44
          回复
            就业市场三大怪状
              怪状一:“热门”专业不吃香“冷僻”学科遭哄抢
              近几年,曾经被认为炙手可热的计算机、英语、法律和金融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而昔日被看作“冷僻”的专业如土木工程、气象、园林、印刷、针灸、物流、中医按摩等,则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状况。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说:“前些年,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好就业的专业各个学校都来办,结果造成了宏观上的失控。”
              


            IP属地:湖南6楼2015-12-04 19:44
            回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分析:“我国在工业化中期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劳动者,但我国大学生中60%甚至更多是学术类的,而新加坡学术类学生最多占到30%。”
                “大多数学校缺乏科学预测,盲目开办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昆明市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科含说。
                怪状二:研不如本专不如职
                学历高却不好找工作,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怪象”。“读到硕士和博士后,专业性越来越强,调整的空间反而变小了。”黄德宽说。
                


              IP属地:湖南7楼2015-12-04 19:44
              回复
                莫荣说,“国外一个系一年就一个博士生,在中国可能好几十个,一个老师就带好几个,这种都往硕士、博士方向走的培养模式有很大问题。”
                  就业难与毕业生本身的就业观念也有关系。黄德宽说,“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是‘就高不就低’,读了硕士博士,往往让他们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商务厅机电和科技产业处处长寸敏认为,“高学历反而不好找工作的现象也从侧面表明,一些企业开始转变‘唯学历至上’观念,注重招聘符合自己需要、实用的人才,而不是装点门面。”
                  


                IP属地:湖南8楼2015-12-04 19:44
                回复
                  怪状三: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
                    “现在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工厂招工难,这种情况一年比一年加剧,县以下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年轻人很少。”全国人大代表、某集团总裁倪某说,“我估计再过几年,很多企业就开不了工,因为这一批40多岁的人离开以后,没有人接替。”
                  陈科含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她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之间是供需双方没有找到契合点,匹配度不够,存在多种错位,劳动力市场实际上是求大于供的。”
                    黄某建议,“毕业生应该降低就业重心,如果人人都盯着大的城市,就业难度会更大。”
                    代表委员们还呼吁消除院校歧视造成的结构性矛盾。寸敏说,“有些单位不顾实际,动辄‘985’‘211’,这种院校歧视加剧了结构性就业困难。”


                  IP属地:湖南10楼2015-12-04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