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王国吧 关注:1,800贴子:10,161
  • 24回复贴,共1

阿尔弗雷德为什么是英格兰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大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Alfred the Great (古英语:Ælfrēd,Ælfrǣd)中文译名:艾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等,生卒年从848/849年~899年10月26日。韦塞克斯(Wessex)的国王,在位从871年至899年。


1楼2015-12-09 18:35回复
      阿尔弗雷德(古英语:Ælfrēd,英语:Alfred;849年-899年10月26日)也译作阿佛列、艾尔弗雷德等,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韦塞克斯王朝的国王,他也是英国历史上真正第一位称呼自己为“盎格鲁-撒克逊之王”的君主。由于其英勇的统帅臣民对抗北欧维京海盗民族的入侵,被后世尊称为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同时也是英格兰唯一一位被授予“大帝”(the Great)名号的君主。


    2楼2015-12-09 18:36
    回复
      2025-08-12 22:55: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阿尔弗雷德大帝:英国人坚韧不拔精神的源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以其民族性中特有的顽强老辣,力抗强大德国,显示了其不屈的精神气质。
        大英帝国的这种独特的民族气质,自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来有自阿尔弗雷德大王
        说起这英国人,是经过多个世纪,不断加入新鲜血液而形成的。英伦三岛上的原住居民,是伊比利亚人,他们自新石器时代,就居住在那里。伊比利亚人,来自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他们身材矮小,皮肤较黑。


      4楼2015-12-09 18:37
      回复
          公元九世纪时,来自北欧的丹麦海盗开始入侵英格兰,岛上的英格兰人奋起抵抗。丹麦人为主的维金海盗,祸害英格兰三百年。
          这时,七小国中的威塞克斯王国最为强大,成为英格兰人抵抗丹麦人的中流砥柱。
          威塞克斯王国在埃格伯特国王(803年-839年在位)的率领下,成为七小国的盟主。
          威塞克斯王族,祖祖辈辈英雄辈出,老国王是老英雄,他的两个孙子埃塞尔烈德和阿尔弗雷德,也都是英雄好汉,其中,阿尔弗雷德更是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老国王的孙子埃塞烈德一世继位后,于公元871年派出他的军队迎战丹麦人。战斗是由埃塞尔烈德之弟,阿尔弗雷德王子率兵进行的。英格兰人击败了丹麦人。阿尔弗雷德初露锋芒。


        7楼2015-12-09 18:38
        回复
            此战后不久,埃塞尔烈德一世去世,24岁的王弟阿尔弗雷德继位为苏塞克斯国王,因为他做国王期间的文治武功,后世称他为阿尔弗雷德大王。
            文武双全的阿尔弗雷德于871年-899年在位,做了近三十年的国王。
            他六岁时被带到基督教的中心罗马朝圣,此后就留在那里接受教育。这使他拥有良好的知识文化背景,受到先进文化思想的熏陶。教皇列奥四世,对他颇为看重。
            阿尔弗雷德继位后,面对强大的丹麦人,他苦苦周旋,一年中与丹麦人交战十九次。
            878年1月,丹麦人对英格兰人发动突袭,威塞克斯军民大败,阿尔弗雷德仅以身免。


          8楼2015-12-09 18:38
          回复
              此战后不久,埃塞尔烈德一世去世,24岁的王弟阿尔弗雷德继位为苏塞克斯国王,因为他做国王期间的文治武功,后世称他为阿尔弗雷德大王。
              文武双全的阿尔弗雷德于871年-899年在位,做了近三十年的国王。
              他六岁时被带到基督教的中心罗马朝圣,此后就留在那里接受教育。这使他拥有良好的知识文化背景,受到先进文化思想的熏陶。教皇列奥四世,对他颇为看重。
              阿尔弗雷德继位后,面对强大的丹麦人,他苦苦周旋,一年中与丹麦人交战十九次。
              878年1月,丹麦人对英格兰人发动突袭,威塞克斯军民大败,阿尔弗雷德仅以身免。


            10楼2015-12-09 18:39
            回复
                此时的阿尔弗雷德,有些象刘备,虽屡遭失败,却不堕志向。他慢慢收集溃散的旧部,重新聚集力量。
                恢复了元气的阿尔弗雷德,随后与丹麦人进行了爱丁顿之战,大破丹麦王古斯伦,这一仗打得丹麦人好几年没敢再来侵犯。丹麦王古斯伦还皈依了基督教。阿尔弗雷德以其惊人的大智大勇,把英格兰从亡国的边缘拯救了过来。
                经此一战,阿尔弗雷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实行封建世袭制,形成以后的骑士阶层。
                在战斗中,阿尔弗雷德身先士卒,勇猛善战,深受士兵爱戴。
                七年以后,885年,丹麦人撕毁了和平协议,再度来犯。阿尔弗雷德和丹麦人进行了决定命运的一次大战。英格兰人大获全胜,阿尔弗雷德的军队收复了伦敦。他和丹麦王古斯伦签订和约,通过这个和约,威塞克斯占据英格兰南部,而丹麦人退守英格兰北部,在那里建立了“丹麦区”。


              11楼2015-12-09 18:39
              回复
                  战败的丹麦人退回了岛上的丹麦区,有些还退回了法兰西。
                  阿尔弗雷德抗击侵略者,解放了伦敦,保卫了英格兰。自886年开始,伦敦成为英国的首都。
                  阿尔弗雷德不仅是领导军民抗击外敌的英格兰民族英雄,建立了赫赫武功,而且,他在文治方面也颇有建树。


                12楼2015-12-09 18:39
                回复
                  2025-08-12 22:49: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阿尔弗雷德组织编写了《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为英格兰的统一奠定了心理和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他颁布了著名的《阿尔弗雷德法典》,把基督教原则与日耳曼传统法结合起来。他修改了《圣经新约》中的“已之所欲,施之于人”,将其改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告诉大家:“如果法官可以牢记这一点,就可以维护正义,而不需要其他法典了。”后来,《阿尔弗雷德法典》成为英国习惯法的基础。阿尔弗雷德的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由于阿尔弗雷德杰出的文治武功,深受英格兰人的爱戴,他被尊称为“大王”。
                    阿尔弗雷大王的子孙后代,也都个个出色。


                  13楼2015-12-09 18:39
                  回复
                      公元946年,埃德蒙一世去世,其弟埃德烈德继位(946-955年在位)。阿尔弗雷德大王的这几个孙子,都很能干,威塞克斯小霸的霸业,在他们手里祖孙父子兄弟相传,长盛不衰。不象中国春秋时的郑国,郑武公郑庄公父子精明强干,郑国小霸,但郑武公的几个孙子不争气,郑国霸业很快烟消云散。
                      955年,埃德烈德去世,埃德威(955年到959年在位)和埃德加(959-975年在位)先后继位。国王埃德加在位时,完全收复了丹麦区。此时,英格兰开始设置“郡”,政治制度开始发生重要变化。
                      这几位国王统治的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一边抵抗丹麦人的侵略,一边致力于英格兰的统一,为英格兰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英国国家机构开始完善,比较规范的英语开始形成。


                    15楼2015-12-09 18:40
                    回复
                        败退的丹麦人,消停了半个多世纪。公元980年,丹麦人卷土重来。此时的国王是外号“没头脑”的埃塞列德三世(待我查查,是否还有外号叫“不高兴”的君主),祖先的英雄基因到他这儿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他畏惧丹麦人,企图用金钱换取和平。但金钱挡不住凶悍的丹麦人。
                        公元1016年,强大的丹麦王子克努特,兵临城下,埃塞列德三世这节骨眼上去世,他儿子继位为埃德蒙二世,半年后也去世了。丹麦王子克努特,一举成为英吉利国王。
                        整整半个世纪后,1066年,来自大陆的诺曼底公爵威廉,跨海西征,发动了著名的“诺曼征服战争”,击败了英格兰人和丹麦人的反抗,一举征服英国,英国历史上的诺曼朝开始,英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6楼2015-12-09 18:40
                      收起回复
                        本来很优秀的一个人物,因为不是主角,而被描写成了一个有些优柔寡断的人


                        IP属地:内蒙古17楼2015-12-22 14: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