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的发展,最先到上海闯荡的一批人渐渐立稳了脚跟。这一段就是要跟大家介绍下上海上只角和下只角的由来。当然可能和史书的记载或者百度的内容不同,我不吹捧谁,也不贬低谁,只是单纯述说小时候听老人说的事,希望你们看到好的地方可以开心,看到不好的地方不要骂我,静静的看下去。
同为外来人,浙江人较为富裕,即使不从商的也是读书出身,在洋行里有着职务。而江淮一带的大多是苦力,没读过书,靠着辛苦养家糊口。时间久了渐渐有了各种矛盾,贫富差距矛盾,阶级矛盾。同乡之间自然抱团取暖,上海有了地域性的帮派,苏北帮,安徽帮。
两个团体泾渭分明,由于浙江人富裕,他们将自己同乡聚集的黄埔,卢湾,静安称为上只角,而江淮人聚集的苏州河沿岸(闸北,普陀,长宁部分地区)黄浦江北外滩(虹口部分地区,例如舟山路杨树浦路,杨浦)肇嘉浜沿岸(现在肇嘉浜路)称为下只角。
------小尾巴的作用就是凑十五字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