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君子吧 关注:431贴子:1,384
  • 9回复贴,共1

生物动力农业--鲁道夫•斯坦纳博士的八场农业讲演(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实业依托的探索精神,是防止变成神棍的有效途径


1楼2016-01-09 14:27回复
    6. 硫在自然界的作用过程是十分精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来看另外四种元素的作用。首先要了解的是它们在整个宇宙中具备怎样的重要性。现代的化学家对这些物质所知甚少,他们只是在实验室知道它们长什么样,但却丝毫不知其在宇宙整体中的内在重要性。现代化学对这些物质的认识不比我们对一个从窗外一闪而过的人的认识多多少。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这些物质。
    7. 让我们先从碳元素开始讲起。考虑到碳在宇宙中的无比重要性,我们对它的了解显得是如此的贫乏。就在几个世纪以前,这个“黑不溜秋”的小家伙曾经拥有一个崇高的称谓:贤者之石。当古老的炼金术士谈到“贤者之石”,他们指的其实就是碳。他们用这个名字把事情弄得如此神秘玄奥是因为不这样做的话,人们肯定会诘问:为什么,不过是碳而已?为什么碳会是贤者之石?
    8.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碳在今天的自然界是以一种破碎崩溃的状态(比如炭或者石墨)出现的,这种破碎的状态是由于它所经历的特定过程。从人、动物乃至植物中的活生生的状态到我们实际看到的剩下的残渣,如死尸般的无定形碳晶体。
    9. 碳,实际上,是自然界一切创造性构建过程的载体。无论是自然界中有固定形状的存在时间相对较短的植物,还是外貌几乎时刻改变的动物,碳都是其背后无所不在的创造者。在有它那充实的活力和内在流动性的地方,承载着的是有待创造形成的宇宙图景和壮丽的宇宙想象,自然界的一切构造都依此形成。
    10. 在碳里面隐藏着一个塑造者,为自然界塑造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结构,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硫。当碳在自然界工作时,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伟大宇宙的精神活动,在硫的滋润下,成为一个创造一切的艺术家,并在碳的帮助下,建造出更稳定和轮廓细致的植物形态,然后是人的结构形态,而在成形的那一刻起精神的创造活动就会再次消逝。


    3楼2016-01-09 14:30
    回复
      2025-08-10 09:06: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 但人之为人而不是植物,是因为他有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在形式出现的时候就将其破坏,通过把碳和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并将其呼出,否则人体中的碳会使我们固化成手掌般的形状。因为碳在人体中的这个固化作用,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呼吸不断地把碳所构成的形态拆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作为人所需要的活动性。而在植物中,碳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某种程度上,碳被固定在植物的坚实结构之中。
      12. 关于人有一个古老的说法:血液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液体。而我们可以很真实地说:人类的自我,就是在血液的脉动中,找到其物质上的表达。更准确地说,是在碳里面,自我纵横挥舞,形成自身又马上使之消散。正是在由碳(在硫的润泽下)构成的通道上,我们称之为人类自我的精神存在,得以在血液中穿行。作为人类精神本质的自我,是存在于碳元素中的。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宇宙的自我也是作为宇宙的精神而存在的,它以硫作为媒介存在于碳元素中。
      13. 在已经过去的地球进化纪元,只有碳元素被单独地沉淀下来,只是在最近的时期,石灰质才被加入进来被人类用于形成一些更为坚固的基础和支撑 —— 一副使之存在的骨架。为了使其体内的碳保持永久的活动性,人类在他的石灰质骨架下面创造了一个隐藏的结构。因此,由于其不断运动的碳元素的创造过程,人类把自己从单纯的受地球主宰的矿物和坚硬石灰结构解放出来。而通过骨架中的石灰质,人类得以把地球的元素包括进来。
      14.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观念:在一切生物之下是一副类似于碳元素的构架,或坚硬固定或变动摇摆,然后沿着框架的路径,精神得以运动穿越世界。
      15. 而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一切生物,都必须被一种“空灵”(或者称之为“道”)所弥漫,因为“空灵”是生命的真正载体。同样的,作为生物的碳质框架也必须被“空灵”所渗透。这个空灵或者是固定在框架的条梁上,或者是进行着某种程度的上下振动。无论怎样,生命的构架何在,“空灵”与之同在。而如果仅有“空灵”,它是无法单独存在于我们的物质人类世界的。缺乏一个物质载体,它就无法抓住物质世界里任何它必须抓住的东西。


      4楼2016-01-09 14:31
      回复
        16. .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个古怪特性:精神必须要有物质载体。但物质主义者来了之后,就只是看到物质载体,而没有看到物质所承载的精神。然后他们总是对的,因为我们首先看到的肯定会是物质载体,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这只是因为无论在哪里,精神都必须要有一个物质载体的缘故。
        17. 空灵代表了精神工作中最低阶的一种。那么这个空灵的使其在构架(植物的固定构架或人和高等动物的灵活构架)中永恒快速移动的物质载体又是什么呢?这种物质元素就是氧。同样是借助于硫的作用,氧从整个存在的以太中把生命影响力带到物质。沿着氧构造的路径上运动的是摇摆振荡时刻脉动着的要素,这是空灵借助于硫的帮助在氧的通道上移动。
        18. 到这里我们终于揭开了呼吸作用的神秘面纱。在呼吸中我们吸入氧气,而在氧气中存活着的是空灵(除非这份空灵已经被“杀死”或抽离)。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中的生命品质已经被“杀死”或抽离了,因为活的氧气会使我们感到虚弱。每当任何更高活力的进入我们都会感到虚弱,即便是一个部位的普通生长壮大,如果这是发生在它不该发生的地方时(如肿瘤?),就会使我们虚弱,甚至不单是虚弱。如果我们处于具有活力的空气之中,其中活跃着的氧气会使我们晕倒或者麻木。因此我们周围空气中的氧必须被“去活”。尽管如此,由于其作为生命(也就是空灵)使者的本质属性,当它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时候,又被重新激活。在我们里面它必须是活着的。
        19. 氧气在我们体内循环时和围绕在我们周围时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我们体内的是活着的氧气。同样的,当它从我们呼吸的大气中进入到地球的土壤中时,它也会马上变成是活的,尽管其活力不如在人和动物中时。地面以下和地表之上的氧气是不一样的。
        20. 当科学家做实验研究时,他们的对象来源理所当然的只能是来自地球表面的“死的”空气,因此他们所能理解的只是没有活力的“尸体”。而实际上,氧气是生命存在的携带者,而生命存在则通过硫的作用支配着氧气来作为自己的通道。


        5楼2016-01-09 14:33
        回复
          21. 我把这两样物质放在一起,一方面是碳的框架,其中显示的是我们地球上能够接触到的最高的精神本质:人类自我,或者是在植物中起作用的宇宙精神存在。观察人类的进程:我们有呼吸,其中存在着人体中活着的携带着空灵的氧气。而在背景上我们有碳的框架,它在人体总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两者来到一起。氧必须使自己沿着框架定下的路径运动。无论碳的精神性在哪里画出一条路线(无论是在人体中或是自然界),氧的空灵性质都必须想办法跟随这个路线。那么这个过程中是谁在充当着这两者的媒介?
          22. 这个媒介就是氮。是氮把生命力引导至由碳形成的构造中来。无论氮出现在哪里,它的任务都是去充当生命力和碳性质中的精神本质之间的媒介。无论是在动物界、植物界甚至是整个地球,碳和氧之间的桥梁都是由氮建立起的。而在硫的帮助下的在氮中工作的精神性,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星芒性。它是人类星芒体中的星芒精神性,也是地球环境中的星芒精神性。正如你所知,星芒性同样作用于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中。
          23. .因此,从精神上说在氧和碳之间我们有星芒性,而这个星芒性是以氮来作为自己的物质表达的。有氮存在的地方就有星芒性的扩展。如果没有氮的引导,生命的空灵性就会像云一样四处飘散而不去理会碳构成的框架。对碳框架而言氮有很强的吸引力。每当哪里有碳画出的一条路径,那里就有氮携带着氧气——也就是氮中的星芒性拽着空灵(生命)性。
          24. 氮总是把生命力拉向精神要素。因此在人体,氮对灵魂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灵魂本身则是精神和生活要素之间的媒介。的确,氮是十分奇妙的物质。如果可以在人体中跟随它的路径,我们就能从中感觉到一个完整的人。这个“氮之人”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把他从身体上剥离出来,他将会是你可以想象得到的最美好的幽灵。因为这个氮之人会复制出人体框架最完美的一面,同时永恒地流进生活的元素。
          25. 观察人体呼吸的过程,从中我们吸入氧气——也就是生命力;然后内在的氮携带着氧,去到任何有碳存在的具备形状结构却又永恒变动的地方。在那里氮把氧交给碳以形成碳酸被人体呼出,因此氮是真正的传递者。


          6楼2016-01-09 14:35
          回复
            26. 正如你所知,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一小部分的氧(作为生命力的载体),以及很大比例的氮(作为星芒性的载体)。无论白天夜晚我们都需要氧气,但我们从没有注意到,是否同样需要氮气。我们也许会认为在呼吸中并不需要太多氮气。但恰好正是氮气和我们之间具有精神性的联系。
            27. 下面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实验:把一个人放入一个充满空气的密闭空间,然后从空气中拿掉少量的氮气,使得里面氮的含量轻微下降。如果这个实验做得足够精巧,你会马上发现少掉的氮气又重新回来了。那么如果这些氮气不是来自外部的话,那么它只能是来自于人体里面。他必须从自身给出一部分的氮气来恢复周围氮固有的含量。作为人类我们必须在自身整体内在性质和周围氮气含量之间保持一个正确的比例关系,它不允许我们周围氮气含量的减少。我们并非一定要呼吸氮气,但对于精神性的关系来说,空气中我们习惯了的氮含量才是正常及合适的。由此可以看出氮在精神领域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28. 现在我想你们对于氮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必要性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植物本身只有物质体和生命体(不像动物那样还拥有一个星芒体),然而星芒性必然存在于植物的周围。如果植物的外部没有接触到星芒性,它就不会开花。尽管植物不能像人和动物一样吸收星芒性,然而必须要能在外面接触到它。到处都有星芒性,因为氮——星芒性的载体到处都是,像躯壳般漂浮于空气中。而一旦进入到土地里面,和氧一样,它立刻就变得活跃起来。在土壤里的氮变得不但活跃而且敏感,这一点对农业来说极其重要。氮成为了从整个大地生命中流出的神秘感知力之载体。
            29. 氮能够感知到地球某个地区是否拥有足够的水量。若是,它会感觉良好;若否,它会感觉不妥。如果在一块土壤上长出的是合适的植物,它会感到喜悦。总而言之,氮对一切事物自然流出一种感性的生活。记得我在上一个讲座中说到,地球、土星、太阳、月亮等星球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你也许会说:这些事情有谁可以知道呢!对一般的人来说,的确如此。没人知道!但是到处都有氮的存在,因此它可以知道,而且是正确地知道。氮是感知的使者,即便在我们人体的神经感觉系统也是氮来充当感知的媒介。因此如果你可以看到氮如流动变幻的感觉般到处移动,你就能洞察到自然的微妙生命。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发现到氮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我们后面会进入这方面的内容,但现在还有一样东西是必要的。


            7楼2016-01-09 14:45
            回复
              30. 你可以看到这里面生动的互动,一方面是碳的精神性形成的框架或骨架,它和氮的星芒性之间有一个持续的互动,从而在框架中渗透入内在生命并使其具备感觉,而生命力则通过氧元素来作用于其中。但这些元素要在物质领域一起作用就必须被另一种元素所渗透,使我们的物质世界与广阔的宇宙空间建立起联系。
              31. 作为人类我们不能说自己是脱离于身处的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就如我的手是我的一部分一样,而我们周围的一切很自然地也是整个人类的一部分。在地球和整个宇宙之间必然存在着彼此不间断的物质交换,所有在地球上以物质形式存在着的最终都必须回到伟大宇宙中。它必须在“万有”中清洁和净化自身。
              32. 下面用蓝色标示的是碳的框架,然后这里的绿色表示的是氧的生命力性质。然后是由氮携带着的作为碳氧性质之间过渡的星芒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氮是如何把氧的生命性带到碳框架的。
              33. 但是现在,所有在精妙细致的设计之下构建出来的生物,都必须再次消失。消失的并不是精神本身,而是精神用碳构造出来并从氧中获取生命力的存在。这个存在必须再一次消失。不仅是在地球上消失,而且要消散到整个宇宙的“万有”之中。
              34.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元素要和物质及精神这两者都有点类似,它就是氢。正是在氢的作用下,物质被彻底瓦解分散到虚空之中,进入到无分彼此的宇宙领域。
              35. 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这个过程:在所有的构造中,精神被转化成物质。在物质身体里面,星芒性和自我性以其物质的形式存在。但在一段时间之后,精神在物质里面感到不舒适了,它想要再次消散。于是它就需要一种物质把它从构造和界限中解放出来,并引领其回到“万有”未知的混沌中去。


              8楼2016-01-09 14:46
              回复
                36. 而这种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都比较近的物质就是氢。氢把一切有形的、活着的以及具星芒性的再次带入到遥远的宇宙空间中去。正是氢把一切都消解掉。
                37. 于是我们就有了五种物质,它们象征着在活着的与处于短暂死亡状态的事物中的精神作用。硫、碳、氢、氧、氮,它们当中的每一个都和某个精神性质有内在的关联。和化学家将之视作死尸般的物质不同,我们应该认识到它们作为具备感知和生命的存在,不过氢除外,因为氢拥有最小的原子量,因而它也只拥有最少的精神性。
                38. 当你冥想时,你其实是在做什么?东方人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方式 ,而我们西欧中部的人也有自己的方式。我们的冥想只是间接地和呼吸联系起来。在我们专注于这些灵魂的修炼时,不要忘记其身体层面对应的部分。冥想以微妙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呼吸,而这与人的生活有很密切的联系。
                39. 和平常的清醒意识状态相比,在冥想时,我们会在体内保留较多的二氧化碳。我们没有把最大量的二氧化碳呼出到周围充满氮气的空间中。
                40. 如果用头去撞墙,你只能感觉到自己头部的痛感。但如果温柔地去触摸它,你就能感觉到它表面的细微状态。当你冥想的时候也是如此,慢慢地你变得对周围的氮气有一种觉知和活跃的体验,这就是冥想的真实过程。氮气是一个非常智慧的老师,它会告诉你水星和金星及其它在发生些什么。它知晓这一切,因为它真实地感知到。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完全真实的过程,而我会从一些大的细节上来对其进行说明。


                9楼2016-01-09 14:47
                回复
                  2025-08-10 09:00: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1. 此刻,我们内在生命承载的精神性对我们作为农夫的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支持。对于从事农业的人,去冥想不失为一件好事,它可以使你变得易于接受氮所透露的信息。你会突然变得对农场上发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42. 对于一个在农田上默默行走的农夫,那些知识分子也许会说他很蠢,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蠢,他们只是成为了冥想者。他在漫长的冬夜里冥想过,从而获得了一种精神的洞察力,只是他没办法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只是在农田上走走,然后内在突然就知道了些什么。他们知道这些是正确的,然后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得到证实。在青年时期,我在农夫们之中生活过,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这样的事发生。生活中仅仅有智识是不足够的,它永远无法达到那样的深度。毕竟,自然编织出来的生活是非常细腻的,它会排斥我们粗陋的知识观念。而这正是近代科学家所犯的错误,试图用疏陋的头脑去筛取精细的真理。
                  43. 所有的这些物质 —— 硫、碳、氧、氮、氢,结合在一起形成蛋白质。现在我们要来更完整地认识种子的形成过程。当碳氢氮这三种元素出现在花叶根等处时,它们都以某种形式和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它们是不自由的。只有两种方法能令它们变得自由:一种是当氢元素把它们带到外围广阔的宇宙空间,把它们全分离开带走并混入到宇宙的混沌中;另一种方法是氢用这些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来形成种子时,它们变得彼此独立从而易于接受注入其中的宇宙力量。在这个细小种子里面的是混沌,而遥远的外围空间也是一个混沌。在种子中的混沌必须和遥远宇宙的混沌进行互动,从而诞生出新的存在。
                  44.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作为精神载体之物质的活动是如何在自然中进行的。首先我们来看碳元素。当碳元素带着它内在的活动从植物来到动物或人体中时,它必须先变得呈流动性。而随后为了展现稳固的形态,它就需要构建一个深层的架构。正是这个深层架构包含了我们由钙质构成的骨架以及我们含有体内的硅元素。
                  45. 在某种程度上,在人和动物中的碳掩盖了它构造的本能。它在钙质和硅质的构造性力量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它们分别给予碳元素地球和宇宙的构造性力量。因而,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碳并没有显示其独特的能力,而是在钙和硅的构建性活动中寻求支持。


                  10楼2016-01-09 14:48
                  回复
                    46. 而我们发现钙质和硅质也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碳在人体的消化及呼吸血液循环过程中和钙质及硅质结构形成的关系。如果能够进入到人体中去目睹整个的过程,我们会看到碳元素的构造性活动从呼吸血液循环的进程辐射到人体的钙质和硅质中去。
                    47. 我们不能看到人体里面发生的事,但通过观察地球表面上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同样的认知。在那里我们看到氧性质被氮性质带到碳性质中去。(由于碳本身要得到钙质和硅质的支持,因此这个过程只是从碳中穿过。)在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着的氧的生命之火必须被带到地球深处, 在那里得到硅质的帮助,在钙质或石灰质中构建性地工作。
                    48. 在蝶形花科或豆科这些作为氮的收集者而闻名的植物中,我们可以很好地观察到这个进程。它们的确具备把氮集中起来运送到地下的能力。我们可以说,在土壤下面的一些东西对氮的渴望就好比人类的肺对氧气的渴望一样,这就是石灰质。在地球里面的石灰质依赖于对氮的吸入,而这些豆科植物就好比我们的上皮细胞,通过一种吸入的进程把氮带到下面去。
                    49. 大致上说,只有豆科植物具备这种吸入的功能,其它植物则具有类似的呼出进程。根据和氮的关系,整个植物界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是豆科植物对氮的吸入;另一方面是其他植物,以隐秘的方式去呼吸并具有其它特殊的功能。我们必须这样来认识植物界:任何一类的植物都是整个植物界有机体的某一特定器官,就如人体中的单个器官一样。这样来看的话我们就能从精神性的层面认识到豆科植物的重要性。
                    50. 观察豆科植物是如何工作的:它们都有一种趋势,就是未开花先结果。无论在任何地方,豆科植物都倾向于在开花之前结果。这是因为它们把氮性质带到土壤中去。因此在这些植物中从属于氮的部分比其它植物更贴近土地。它们叶子上的绿色不是一般的绿色,在上面带有深色的阴影;它们结果的进程倾向于被压制;而它们的种子只能短时间地保留发芽的能力,在那之后它就无法正常发芽了。


                    11楼2016-01-09 14: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