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on是个香港歌手,这没错,所以他每年的专辑也差不多满足一张国语一张粤语的量,而他的听众我想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抱着《十年》《爱情转移》这样口水K歌狠狠喜欢,自以为这就是陈奕迅全部水准的人们,一旦专辑的水准高到没有口水歌流传出来,他们就不再承认陈奕迅的音乐眼光;还有一类是跟着Eason一路走来,熟悉他歌路的人们,这些人们通常都对他的粤语歌更欣赏,虽然Eason的粤语歌远不及国语歌的流传度那么广。我自认为是后面的那一类听众。
话说这张新专辑《不想放手》,我给打了满分。虽然不知道这张专辑在一段时间的历练之后,是不是真的能成为经典,但是我只凭借《不想放手》这张专辑所透射出的那股浓浓的慵懒,迷幻的气质,我就觉得它值得“力荐”。在校内网的状态一栏,我这样写道:去年夏天数张震岳的《OK》专辑最棒;今年暑假的话,我敢说是陈奕迅这张《不想放手》。
不得不说回到Eason之前两张不太成功的国语专辑《认了吧》《怎么样》以及再之前那两张极其成功的国语专辑《黑白灰》《special thanks to…》。《认了吧》不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新鲜度欠奉,以及太过于妥协市场,连周杰伦写的一首水准平平的《淘汰》都被公司拿来强打,几乎没有照顾Eason个人意愿的意思;《怎么样》的不成功在于专辑整体的完整性不够,特别是最后两首粤语歌——水准是够的,但是和前面八首过于完全不协调;《黑白灰》在成功的基础上,专辑基调稍显灰暗了一些,但这不影响整体的成功;至于《special thanks to…》,有谁能挑得出缺点呢?
所以说,我这一次如此喜欢《不想放手》的原因就在于它微微深沉的基调还有音乐风格的统一性让我想到了《黑白灰》,而专辑连贯的听下来,那种舒服自然情感的流露又让我想到了《special thanks to…》,于是我觉得Eason的水准又回归了。或者说,之前的《爱情转移》为Eason打开的市场使得公司敢于让Eason撒开了手做喜欢的专辑了,于是我们听到这张连贯完整概念的《不想放手》;就连专辑开头和结尾那两首前后呼应的《27 Seconds (Music Box of 然后怎样)》和《然后怎样》都让我联想到《special thanks to…》中那三段小插曲。
Eason的音乐水准是回归了,可是当初那个重音乐不重噱头的音乐环境可未必回归,有些听众自以为水平高了,专辑做不好他挑刺,做得好他还是可以挑出缺点,I 服了 You!可是其他理智清醒的听众又能怎样?还是认认真真的听音乐吧,别太多指望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会放松对Eason的挑剔,他们可是《不想放手》呢。
本文章出自UKOO
话说这张新专辑《不想放手》,我给打了满分。虽然不知道这张专辑在一段时间的历练之后,是不是真的能成为经典,但是我只凭借《不想放手》这张专辑所透射出的那股浓浓的慵懒,迷幻的气质,我就觉得它值得“力荐”。在校内网的状态一栏,我这样写道:去年夏天数张震岳的《OK》专辑最棒;今年暑假的话,我敢说是陈奕迅这张《不想放手》。
不得不说回到Eason之前两张不太成功的国语专辑《认了吧》《怎么样》以及再之前那两张极其成功的国语专辑《黑白灰》《special thanks to…》。《认了吧》不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新鲜度欠奉,以及太过于妥协市场,连周杰伦写的一首水准平平的《淘汰》都被公司拿来强打,几乎没有照顾Eason个人意愿的意思;《怎么样》的不成功在于专辑整体的完整性不够,特别是最后两首粤语歌——水准是够的,但是和前面八首过于完全不协调;《黑白灰》在成功的基础上,专辑基调稍显灰暗了一些,但这不影响整体的成功;至于《special thanks to…》,有谁能挑得出缺点呢?
所以说,我这一次如此喜欢《不想放手》的原因就在于它微微深沉的基调还有音乐风格的统一性让我想到了《黑白灰》,而专辑连贯的听下来,那种舒服自然情感的流露又让我想到了《special thanks to…》,于是我觉得Eason的水准又回归了。或者说,之前的《爱情转移》为Eason打开的市场使得公司敢于让Eason撒开了手做喜欢的专辑了,于是我们听到这张连贯完整概念的《不想放手》;就连专辑开头和结尾那两首前后呼应的《27 Seconds (Music Box of 然后怎样)》和《然后怎样》都让我联想到《special thanks to…》中那三段小插曲。
Eason的音乐水准是回归了,可是当初那个重音乐不重噱头的音乐环境可未必回归,有些听众自以为水平高了,专辑做不好他挑刺,做得好他还是可以挑出缺点,I 服了 You!可是其他理智清醒的听众又能怎样?还是认认真真的听音乐吧,别太多指望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会放松对Eason的挑剔,他们可是《不想放手》呢。
本文章出自UK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