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真相吧 关注:22,732贴子:50,229
  • 3回复贴,共1

【解析】人类为何有“3”的强迫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毫无防备之下,你的生活已经被数字“三”攻陷。
如果你有一天想创新一下,说“我数到四,大家一起唱/笑/跳……”,别人应该会认为你奇怪又无聊;想象一下你参加赛跑,在紧张的起跑前,裁判喊:“一、二、三……四,跑!”,你心里大概会想:搞毛啊,这是在演小品吗?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为什么不多不少偏偏要做三次才成功?小说里家庭大多有三姊妹,往往三小姐最是大众情人款。
其它数字也有类似的地位,比如每年春晚“黑色三分钟”里的新年倒数10个数,随随便便举个例子里面还是带有“三”。今天,就来说说,我们人为什么总按“三”行事?


1楼2016-02-04 09:37回复
    带有神秘的哲学意义的“三”对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广泛影响, 主要是通过落实为“礼数”而实现。
    我们知道先秦是一个十分注重礼教的时期,人们之间的礼节甚至现代人都不能及。比如说,主人迎宾的时候,不能主人一迎你就进别人家里去,要等主人向客人作揖三次,然后客人再谦让三次,这样絮叨一番才能登堂入坐。类似的“礼以三为成”就成了一个严格的礼数制度。


    3楼2016-02-04 09:38
    回复
      就拿“三顾茅庐”这个事情来说,刘备当然是希望去一次、或者两次就能见到诸葛亮,但如果去了三次还是见不到诸葛亮,刘备就算再想请诸葛亮也不会有第四次。而诸葛亮心里也是有条绳的,我不会这么容易让你一请就请到的。在“三”作为行事标准的背景下,刘备也知道只要诸葛亮想出山,三次一定就能请到他,这个“三”不可多也不可少, 少了不合适,多了不必要。

      “三”基本上就约定熟成成了一种标准,沿承于后世并不断扩散到其它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正是由于对“三”的喜爱,人们常常习惯把事物分成三部分,我今天的讲话内容____有个部分,空格里你最常听到的是不是三?
      孙悟空打白骨精放在外国演也还是三次


      4楼2016-02-04 09:38
      回复
        像约好了似的,这个“三”在西方文化也占据了让人崇拜的位置。希腊神话中的世界三大神———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得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是发现勾股定理的那位,和中国早期数学家一样,把“数”的概念放在极重要的地位,并认为“三”是完美数字,它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了”, 说它具备着神性。
        古罗马有这样的一句俗语“事有三即成”,到现在英语中广泛使用的有一个说法叫“第三次一定好运”。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教义,对西方人心中“三”的概念影响很大。
        西方神话中的英雄们必须要完成三件大事方可证明自己的伟大,跟中国的“三打白骨精”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世的中国文学工作者把这种情节称为“三复”,每一次动作的重复都是情节的增进;而西方的同事们就总结了相同意思的“三分法”,而这个“三分法”也是一个宏观概念,在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都有与“三”相关的应用法则。


        6楼2016-02-04 0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