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悄吧 关注:1贴子:89
  • 12回复贴,共1

佳人难再得——初遇《倾城之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咳我只是放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06 17:46回复
    纯随笔不喜轻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2-06 17:48
    回复
      佳人难再得
      ——初遇《倾城之恋》
      大半夜的,看完了《倾城之恋》。说来好笑,因着妈妈总说家中有一本《倾城之恋》,故而我每每买书或借书,总有意避了它,留待读家中的“那一本”。所以在这几年里,在怀着对张爱玲等尚不为我熟悉的名字的仰慕与向往的年纪里,我看完了《半生缘》《小团圆》《红玫瑰与白玫瑰》甚至《红楼梦魇》,却终是没有看《倾城之恋》。
      直到今次,我一边怀了“必有很多人评《倾城之恋》因而我决不能选它”的心,一边却又鬼使神差地在摞了一高叠的想买的书上添上了它,亦又在读完书单上的几本书之后,还是决定落进那“很多人”里,写一点初遇《倾城之恋》后想及的事情。
      总觉得,以我十七岁的年纪仍不足以去品评当时的社会还有爱玲其人,我只应,也只能写下些重温阔别已久的文风笔调时内心激起的波纹。
      读完《倾城之恋》,被那种贯穿全文的张氏风格深深吸引。看似轻易却又恰到好处的几笔描写,勾勒出灯影人声,勾勒出一片“雾蒙蒙”的上海(或是香港),让人隔了迷蒙的轻纱幔子瞥着一眼内里的灯红酒绿和背后酒泼了一般的,层层叠叠的情绪。苦的涩的,不知名的,细想了总觉得有点矫揉造作,却总又绕在那里挥不去。
      复看一眼面前这本有着幽蓝封面的《倾城之恋》,那意思变了五个字慢慢地从书页间涌上来,却是由书名想起的,收了那句“一顾倾人城”的——佳人难再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2-06 17:48
      回复
        佳人难再得,首先让人想及的总是那些女子。因而我想泼洒大量的笔墨回顾这几日在书中遇上的女子。葛薇龙,愫细,言丹朱、冯碧落,许小寒,吴翠远,白流苏,静静、曲曲、心心,曹七巧、姜长安,霓喜……她们色彩纷呈,有的“穿着白袴子,赤铜色的衬衫,洒着锈绿圆点子,一色的包头”,让人想起点了沉香屑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有的“裹了银白的纱”,云里雾里的;有的披了翡翠绿天鹅绒的有着白色里子风兜的斗篷,曾经不很鬈的头发鬈起来高高堆在顶上;有的穿着孔雀蓝衬衫,试戴过别人樱桃红月牙式的耳环子……各样的女子,中国的外国的,大家闺秀的小家碧玉的,溶于背景的站到台前的,一一出现在这倾了心的情之城里。在这里,谁都逃不掉感情纠葛,谁都躲不过市井流俗。逃不掉柴米油盐对爱情的敲打,躲不过时光流逝带走她们的如花年华。我看见,她们一个个随着文字推移,那点子俏丽的青春被一丝儿一丝儿地吞了。有如铜香炉里一点点被烧灭的沉香屑,有如那壶茉莉香片上飘走的热气,有如封锁时叮玲玲玲玲远去的摇铃声。她们一个个走离了原本的路——也许是踏上了本就必然踏上的路,变得沉醉,变得疯狂,甚至趋于病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2-06 17:50
        回复
          旧日的样貌、旧日的人、旧日的感情都远去了,不管是红玫瑰还是白玫瑰都总是得谢的,正如石像也会被侵蚀、海枯石烂也很快一样。那旧日的故事凝成了一个个俊俏的人影,在时光蹉跎中渐渐变得模糊,终于合而为一,模糊得像是每一个人每一段历史,糊成了再见不到的“佳人”。
          除了上文详说的女子,难再得的“佳人”还有许多。譬如文中的其他人,差一点就轰轰烈烈爱一场的言子夜,本可以欢喜新婚的罗杰安白登,原是书生才俊青春正茂的聂传庆,或许可以跳出家庭桎梏的姜长安……他们的梦想,都是已然破灭并再难一觅的“佳人”。而在故事之外,我们喜欢的张爱玲独有的语言风格,那轻轻一转带人进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的笔锋,是不会重现了;那个摩登的“海派”时代,那个醉眼朦胧又炮火纷飞的时势,也是再回不来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06 17:54
          回复
            成稿前夜看了《开讲啦》节目,节目里韩美林先生说,大地是文化艺术的源泉,根要深深地扎下去,才能“画东西不重样儿”,才能有真本事而不是“头发一扎绳子甩甩瞎唬人”。我想,之所以我们现在看了那么多模仿张氏的文章却总觉得不够味儿,大约也有这么些因素在里面。当下的模仿者做到的至多是形,是看上去很爱玲式的浮华,殊不知人家是沉淀下来正经八百的华美,自己看到的只是露出来的一点点绮丽罢了。而那“神”,终究是深埋在当时的上海、香港里了,一切的想象一切的打听探究都无法追及真正跌进去的那些人。因而也注定张爱玲就是张爱玲,也只有张爱玲才能是张爱玲;注定那时候的上海滩就是那时候的上海滩,之前与之后的上海都无法替代;注定《倾城之恋》的故事只能在咿咿哑哑的胡琴声畔才能透出苍凉,《茉莉香片》的故事总是苦的,烫得人直疼。于我们,只能叹一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三十年前也好,多少年前也罢,月亮早就沉下去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2-06 17:55
            回复
              可月亮就这么沉下去了吗?不,月亮总会再升上来的。正如爱玲其文,即便描写细腻肖似《红楼梦》,即便文中人也是“不重样儿”,即便《倾城之恋》也是“说不尽的苍凉”,即便她爱了《红楼梦》痴迷了考据恨了《红楼梦》未完,即便她受《红楼梦》影响颇深,我们仍得说,张爱玲的作品与《红楼梦》绝不相似。我猜这便是韩先生说的扎根,韩先生扎根于辽阔天地和瀚如烟海的文化,才有了那样绝妙的画作,曹雪芹扎根于当时的社会,呕心沥血才有了《红楼梦》,而张爱玲,也是扎根于当时的上海当时的香港,扎根于那样的时势和人、物、事之间,才有了《倾城之恋》等让我们羡慕又难以模仿的作品。
              《红楼梦》和《倾城之恋》等都已是佳人难再得。立在当下,此刻的我只能希翼那样“扎根”的习性尚未从我们的身上和脑海中褪去,希望这样的写作、求索的方法尚未成为“佳人难再得”。往日的月影已不可追,今日的月亮却更独有风姿,我本应好好看她,好好看这个世界,好好看当下,别让当下成了难得的佳人,别让自己捕捉不到这稍纵即逝的倩影。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城之恋》,往日佳人令我深深倾倒,更让我期待起自己笔下的佳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2-06 17:56
              回复
                今天经验好像满了QAQ
                贴完一篇之后十分羞耻地喊人……@绿前卫 @哀0601 以及小伙伴随手拉来支持一下就好……@冰寒夏夜 @孤鸿三两声 @亚平宁紫色狂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2-06 17:57
                回复
                  倾城之恋里的爱情还算圆满,但到了《小团圆》里面,张爱玲的爱情已经有些幻灭了。“苍凉”也许是她所有文章最显著的一个艺术特征。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2-06 18:26
                  收起回复
                    很是苍凉


                    IP属地:美国11楼2016-02-10 21:13
                    回复
                      佳人难再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7-03 2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