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天,小白在吧内发了个北料和小叶的实验对比贴。http://tieba.baidu.com/p/4387698882?pid=85002268443&cid=0#85002268443感谢吧友们的关注和指正,贴中如棕粉、料质色材的比对因氧化程度不一而做以比对等诸多谬误的地方,像看过贴子的吧友致歉!
求知必先认可自己的无知,先前磨的一个小牌子个人感觉还是和小叶有所区别的,这两天磨了个小珠子,很短的时间就颠覆了自己的看法。
先声明:本帖仅是个人观点,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指正。客观事实,仍是从一个无知者、小白的角度去看,不存在对北料的盲目夸张或危言耸听之类。另外,我接触的太少太少,大家有疑问最后像资深的吧友垂询,我这里,真的倒不出什么“水”来。
镇楼图,早些天磨出的小牌子,变化不大,稍微氧化了点。与前贴图片比。料子倒是更红了些
据吧友们评论,和自己的观念,此北料原料和制作的小牌子与小叶的相似度并不高,只是在沉水、泡酒、荧光等方面无从辨别。味道和其他还是可区分的。

还是上图的那块料,我切下了一点来,毕竟只是尝试做一颗珠子即可。说明下,个人不会做珠子,偶尔磨小牌子的时候有点碎料的时候会捯饬个同料的配珠。圆的有点难,做个类似筒珠的样子。
珠子是线锯拉开之后,借了一位玩蜜蜡的同事的小电磨,用80的砂纸圈修去棱角,180目的砂纸粗磨修型的,既非正圆,孔是1.5的,大家不要纠结于很渣的工艺,因为这不是重点

电磨打磨的时候气味比用手磨明显的多,初始的电磨粗磨时,和小叶的味道可以区分。上图是180目的砂纸痕。
求知必先认可自己的无知,先前磨的一个小牌子个人感觉还是和小叶有所区别的,这两天磨了个小珠子,很短的时间就颠覆了自己的看法。
先声明:本帖仅是个人观点,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指正。客观事实,仍是从一个无知者、小白的角度去看,不存在对北料的盲目夸张或危言耸听之类。另外,我接触的太少太少,大家有疑问最后像资深的吧友垂询,我这里,真的倒不出什么“水”来。
镇楼图,早些天磨出的小牌子,变化不大,稍微氧化了点。与前贴图片比。料子倒是更红了些
据吧友们评论,和自己的观念,此北料原料和制作的小牌子与小叶的相似度并不高,只是在沉水、泡酒、荧光等方面无从辨别。味道和其他还是可区分的。

还是上图的那块料,我切下了一点来,毕竟只是尝试做一颗珠子即可。说明下,个人不会做珠子,偶尔磨小牌子的时候有点碎料的时候会捯饬个同料的配珠。圆的有点难,做个类似筒珠的样子。
珠子是线锯拉开之后,借了一位玩蜜蜡的同事的小电磨,用80的砂纸圈修去棱角,180目的砂纸粗磨修型的,既非正圆,孔是1.5的,大家不要纠结于很渣的工艺,因为这不是重点


电磨打磨的时候气味比用手磨明显的多,初始的电磨粗磨时,和小叶的味道可以区分。上图是180目的砂纸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