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什么叫双王群?
将一个巢箱隔成两区,或将巢箱、继箱之间用隔王板隔成上下区,每区各为一群蜂,这种一箱两王共同繁衍的形式,就叫双王群。双王群可以加快蜂群的繁殖速度,是养强群、夺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不保温不奖饲春繁期蜂群发展更快
82.如何组织双王群?
巢箱双王群的组织方法是:将巢箱用隔板严密地隔成相同的两区,各开一巢门,每区各为具有2~3框蜂、同龄蜂王的蜂群。待两区的群势均发展到5框蜂时,即可加继箱。从每区各提2~3张蛹脾和一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中间,巢箱补入空脾。巢、继箱中间加隔王板,限制蜂王在各区内产卵。繁殖期,要注意调整巢脾,让蜂王有充分的产卵空间;而在取蜜期,要限制蜂王产卵,以减轻蜂群的哺育负担,使蜂群集中采蜜。
继箱双王群通常是在巢箱双王群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当巢箱双王群繁殖到加继箱时,将其中的一群蜂整个提到继箱中,继箱开后巢门,巢继箱间用铁纱隔开,7~8天后换成隔王板。生产王浆的蜂场,由于生产不便,一般不采用这种组织法。
83.什么叫主副群繁殖采蜜法?
将蜂场蜂群有意识地分为两部分,群势较强的专门采蜜和生产王浆;群势较弱的专门繁殖,为生产群不断补充老蛹脾,为生产王浆提供幼虫脾、移虫。这种主副群分工协作的方式就叫作主副群繁殖采蜜法。
84.怎样组织主副群繁殖?
从繁殖开始,或转地摆放蜂群开始,就有计划地将强弱不一的两三个蜂群搭配为一组摆放在一起。确定强群为主群,弱群为副群。在主要蜜源开花前两周,将副群中的老蛹脾全部抽掉给主群,同时将主群卵虫脾调换给副群。主群得到老蛹脾,子脾出房,群势很快就壮大起来,为大量采蜜、酿蜜,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而副群一般保持6框左右蜂的群势,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繁殖状态。主副群的比例一般为1:1或2:1,可根据蜂场蜂群的强弱的比例、人力、物力条件具体而定。
85.什么叫多箱体养蜂?怎样组织和管理多箱体蜂群?
多箱体养蜂是全年用2~3个箱体供蜂王产卵、蜂群育儿和贮存饲料,进入流蜜期再加上贮蜜继箱的饲养方式。它是以生产蜂蜜为主,适合大规模蜂场采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和保持强群,产蜜量高,管理简便,便于机械化作业。
饲养多箱体蜂群要从秋季抓起,多繁适龄越冬蜂,使蜂群有7足框蜂以上,加继箱越冬。巢箱放脾5~6框,以半蜜脾为主,继箱放脾5~6张,以大蜜脾为主,使越冬蜂团,从继箱逐渐移至巢继箱之间,这样越冬蜜蜂交流方便,越冬安全。
多箱体养蜂是以箱体为单位增减,采用活底10框标准箱饲养,早春多以两个箱体繁殖,蜂王先在继箱繁殖,1个月后,继箱满子,将巢继箱对调,蜂王继续到继箱里产卵。主要流蜜期到来时,在上面加第3个箱体,并加上隔王板,待继箱贮蜜八分满时,在隔王板之上,再加一继箱,流蜜结束时,一次取蜜。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中后期,适时撤去贮蜜继箱,使蜂群在育虫箱装足越冬蜜,并从贮蜜继箱选留质量好的封盖蜜贮藏起来,作为越冬饲料。
86.什么是笼蜂?怎样饲养笼蜂?
笼蜂是不带巢脾和蜂箱,只有蜜蜂和蜂王,装在纱笼中出售或运送的蜂群。用于冬季较长、寒冷、不适宜蜂群越冬地区的春季饲养或补弱群。也可用于辅助强群长途运输、推广良种、为农作物授粉等。欧美养蜂发达国家大多生产和饲养宠蜂。出售的笼蜂常按蜜蜂重量以磅为单位计算,所以过去又称为磅蜂。一般笼蜂由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生产销售,由冬季较长气温较低的地区购买饲养。大多饲养到秋季采完蜜后,将蜂群杀死。
购买笼蜂,一般需提前预定,明确笼蜂规格、数量、运蜂日期等。购买笼蜂的地区,事先准备好蜂箱、巢脾等。笼蜂运到以后,于傍晚将其过入蜂箱。过箱的次日,进行快速检查。确认蜂王是否健在,蜜蜂是否上脾。正常蜂群尽快饲喂花粉,并奖励饲喂,刺激蜂王产卵。笼蜂过箱1个月后,已有新蜂陆续出房,这时可按一般蜂群管理,开始给蜂群加脾,逐步扩大蜂巢。
87.在什么情况下蜜蜂容易产生偏集?
早春,同一巢箱饲养的双王群容易发生偏集,逐箱并排的蜂群,在有风天蜜蜂排泄飞行,返巢时容易发生偏集。在蜜蜂采集季节的大风天,转地放蜂车站有众多蜂群临时放蜂;在无显著标记的广漠草原上放蜂等都容易产生飞翔蜂偏集现象。产生偏集后,往往一些蜂群群势十分强壮,而另一些蜂群却剩蜂寥寥无几。
88.如何预防和纠正蜜蜂偏集?
早春要使双王群不偏集,应尽量保证双王群的两只蜂王为同一批蜂王,王龄较一致。也可在蜂箱的两个巢门之间加挡板或立一砖块,将两巢门分开,使工蜂便于认巢。一旦发生偏集,可抽出蜂多一侧的巢脾将蜂直接抖入蜂少的一侧。早春并排摆放的蜂群,排泄飞翔回巢时发生偏集,可将偏集多的蜂提出抖在弱群巢门口,让其直接爬入弱群。在多风的地方放蜂,蜂箱不要整齐地排成一行。如产生偏集,在外界流蜜较好时,可将倔强和偏弱的蜂群对换一下位置。在广漠的草原上放蜂,可把空蜂箱排放在蜂场中央,使其成为一个明显的标志物,使蜜蜂便于识别。在车站、码头临时放蜂,蜂群较多,容易使蜜蜂迷巢偏集,每个蜂场应单独将自己的蜂群排成圆圈或方形,并且中央最好各有独特的明显标识物。
89.早春蜂群管理有哪些主要工作?
蜂群越冬结束进入春繁期后,有许多工作要做,是蜂群管理中最主要、最复杂的一个阶段,特别是早春气温不稳定,如果管理不当,容易使蜜蜂患病。蜂群进入春繁后,要特别注意做好促进蜜蜂排泄,全面快速检查蜂群,调整密集群势,防治蜂螨,蜂群保温,蜂群饲喂,扩大于圈,加脾扩巢,疾病预防等工作。
90.早春为什么要全面快速检查蜂群?
蜂群越冬会出现失王、饲料不足、蜂群死亡等现象。开春后,选择晴暖无风的天气,于午后,对蜂群进行一次快速的全面检查,以了解蜂群越冬饲料消耗情况,失王情况,蜂群死亡情况等。对缺乏贮蜜的蜂群,要及时以蜜脾加到蜂团旁。对无王群及时介绍储备蜂王或并入他群。对越冬死亡较严重,群势较弱的蜂群及时调整补充或并入他群。个别越冬中患下痢病的蜂群,抽出被污染的巢脾,换入洁净卫生的蜜粉脾和蜂箱,对撤出的污染巢脾和蜂箱要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
91.怎样检查蜂群?
检查的方法同开箱检查,只是开箱后,要特别注意蜂群保温,可用覆布或棉垫、草帘盖住蜂团,逐脾检查。借全面检查之机,把箱底死蜂、碎蜡渣、霉变物等清除干净,这样既保持了群内卫生,又可减少蜜蜂清理死蜂等的工作负担。扣王越冬的蜂场,可同时将蜂王放出王笼。这次全面检查也是促进蜜蜂排泄的一次良好机会。
92.早春为什么要促蜂排泄?怎样促蜂排泄?
蜜蜂在越冬期间一般不飞出排泄,粪便积聚在大肠中,使大肠膨大几倍。特别当气温达到一定温度,蜂王便开始产卵,蜜蜂为育虫和调节巢温,饲料消耗增加,使蜜蜂大肠中的粪便积累加快。因此,为保证蜜蜂的健康,越冬结束春繁开始前,必须创造条件,促进蜜蜂飞翔排泄。
在北方,一般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8℃以上的天气,取下蜂箱上部的外保温物,打开箱盖,让阳光晒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飞翔排泄。如果蜂群系室内越冬,应选择晴暖天气,把越冬蜂搬出室外,两两排开,或成排摆放,让蜜蜂爽身飞翔后进行外包装保温。排泄后的蜂群可在巢门挡一块木板或纸板,给蜂巢遮光,保持蜂群的黑暗和安静。在天气良好的条件下,可让蜜蜂继续排泄l~2次。
根据蜜蜂飞翔情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判断蜂群越冬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体色鲜艳,飞翔敏捷,排泄的粪便少,像高粱米粒大小的一个点,或是线头一样的细条。越冬不良的蜂群,蜜蜂体色暗淡,行动迟缓,排泄的粪便多,排泄在蜂场附近,有的甚至就在巢门附近排泄。如果越冬后的蜜蜂腹部膨胀,就爬在巢门板上排泄,表明该蜂群在越冬期间已受到饲料不良或潮湿的影响;如果蜜蜂出巢迟缓,飞翔蜂少,飞得无力,表明群势衰弱。对于不正常的蜂群,应尽早开箱检查处理,对过弱蜂群应迸行合并。
93.早春如何给蜂群保温?
早春夜间气温常降到0℃以下,与育虫区温度相差悬殊。虽通过密集群势,蜂群自身保温能力有所加强,但气温高时,蜂群子圈扩大,寒潮来时,蜂群护脾不利,就会冻坏子脾。即使有些受冻子脾勉强出房,健康状况也不好。因此,早春蜂群的保温工作甚为重要。蜂群的保温方法是进行箱内和箱外保温及巢门调节。
箱内保温的方法是:把巢脾集中于蜂箱中央,双王群则集中于隔板两侧,两侧各加隔板,隔板用钉子暂时固定,防止塞草时隔板内倾,两侧空间用草把塞实,框梁上先覆盖一层市,盖上副盖,副盖上再盖上棉垫或草帘。箱内保温物可随气温升高,蜂巢的扩大,逐步撤除。
箱外保温的方法是:用纸糊严箱缝,封闭沙窗,箱底垫草,蜂箱左右和后壁用稻草帘包住,再用农用塑料薄膜把整排的蜂箱盖住,箱后的塑料薄膜用箱角压住,箱前可以翻动。晴暖的白天翻开,让工蜂进出,低温阴雨和夜里盖上,防寒祛湿。注意留出巢门,不要堵塞。箱外保温在蜂群发展到一定群势,外界气温转高、稳定时,全部撤除。
巢门调节:巢门是蜂群调节巢温的主要机关,气温较低时,冷空气容易从巢门进入。寒潮期间和夜晚应缩小巢门,弱群的巢门夜晚可全部关闭,到第2天再打开。
94.早春如何饲喂蜂群?
丰富的营养是蜜蜂健康繁育的基础,为了保证蜂群的健康快速繁殖,定地饲养的蜂群,在紧脾调整蜂巢前l~2天,对全面检查中缺乏花粉的蜂群,就应给蜂群插入一张粉脾,紧脾时留下此脾,无花粉脾,繁殖开始后要及时饲喂花粉。给蜂群保温时,留在箱内的巢脾,每脾应有蜜0.5~1千克。不足的,须及时进行补喂;达到此数的须进行奖励饲喂。并需定期及时给蜂群补充饲暖花粉或花粉代用品,气温低和阴雨天,蜜蜂采水困难,还要给蜂群喂水。
喂糖浆或蜜水的方法是:在调整群势的当天傍晚,就可以用糖(蜜)与水按1:1配成糖浆(蜜水)奖励饲喂蜂群。早春奖励开始时,因子脾少,饲料消耗少,可隔天一次,每次饲喂量50~100克。饲喂方法最好是采用框梁饲喂,也可将较浅的饲喂器放在巢内隔板外侧的保温物上和覆布下,饲喂器中放一些浮草,覆布与框梁之间横搭几根10~20毫米粗的木条,使蜜蜂便于通行。饲喂时只需掀开覆布一角,将糖浆(蜜水)倒入,不使巢温散失。对已缺蜜蜂群,或进入新老蜂交替,子圈扩大,饲料消耗增加,蜂群出现饲料不足时,要进行补足饲喂。早春补足饲喂最好是给蜂群加入本场上年选留的封盖蜜种,如果没有,也可用温糖(蜜)水灌脾补喂。气温较高时,再用饲喂器饲喂。补饲糖(蜜)与水的比例为2:1。喂量也可适当加大,以蜂群第2天可采完为宜。注意喂蜂蜜时,如不明来源,应先对其消毒后再饲喂蜂群。配制糖浆时,另加入适量滴石酸或柠檬酸,使其含量为0.1%。这样有助于蔗糖转化为单糖及预防结晶。给蜂群加入蜜脾,最好预温,并将蜜脾加在蜂团边上。
喂花粉的目的是给蜜蜂和幼虫补充蛋白质饲料。最理想的方法是给蜂群放入前一年秋天本场保留下来的花粉脾。但花粉脾数量有限,须给蜂群进一步饲喂天然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喂天然蜂花粉要注意对其消毒,花粉的喂法有粉喂、饼喂和液喂等。
水是蜜蜂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蜜蜂的新陈代谢、营养运送、分解、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春季气温不稳定,如遇数天寒潮低温,工蜂不能飞出采水。蜂群缺水严重时会导致蜂群脱手,蜜蜂如采回不洁净的水,还会导致蜂群患病。因此喂水工作非常重要。喂水方法除蜂场设置采水器外,还可采用帕内喂水或巢门口喂水等方法。
95.早春为什么要给蜂群治螨?怎样治螨?
上年秋繁结束断子后,虽对蜂群已进行了治螨,但防治很难彻底,仍会有一部分大蜂螨在越冬蜂身上过冬,蜂群中出现幼虫后,大蜂螨也开始繁殖,雌螨的整个发育期仅为6~9天,雄螨整个发育期为6~7天。一个产卵周期,能够培育出成熟的后代雌螨2~3只,在一生中有3~7个产卵周期。一只越冬的雌螨,一年中可繁育出许多后代。因此,早春给蜂群治螨非常重要,它可有效减少蜂螨对蜂群的危害。蜂王产卵后,9天内就会出现封盖子脾,治螨工作必须在子脾封盖前结束,否则蜂螨潜入封盖子脾内,就不容易防治彻底。防治方法是:选晴暖的午后,用杀螨剂一号1500倍液或速杀螨1000倍液喷雾蜂体,每脾用药液约50毫升,隔周再用药1次。为防止蜂螨出现抗药性,提高药效,以上两种杀螨药物可隔年轮换使用,药液当天配制,当天用完。也可选用其它高效杀螨药物。
96.早春如何扩大子圈和加脾扩巢?
有效扩大子圈,增加子脾数量,是春繁阶段的重要任务,但本阶段外界气温不稳定,变化较大,蜜粉源状况亦变化较大,如果盲目扩大子圈,加脾扩巢,气温降低时,蜜蜂护不住脾,会使子脾受冻,繁育出的蜂健康状况不佳。此阶段必须因群因时制宜,灵活运用扩大子圈,增大蜂巢的技术。
扩大子圈:蜂王产卵,从巢脾中间开始,螺旋形扩大,呈圆形,常称子圈。子圈面积大,表明培育蜂子多,因此在管理中要设法扩大子圈。在气温较低的早春繁蜂,为保证子脾内蜂子的健康,只能适当扩大子圈。
在刚开始繁殖时,只有少数几个巢脾上有子,可采取割开子脾周围蜜盖,让蜜蜂采食后产子来扩大子圈,不要急于加脾扩巢。繁殖初春一段时间,子圈位于巢脾向阳面一端,在蜂脾相称的条件下,可把中间的巢脾调头,使整个子球拉长,不久蜂群就会扩大子圈,几张脾的子球就会变圆变大。
加脾扩巢:繁殖初期蜂多于脾的蜂群,一般在子脾上有1/3巢房封盖,或有少数新蜂出房时加第1张脾。新加的第1张脾,应是育过虫的半蜜粉脾,加到蜂巢外侧,这样既为蜂群补充了饲料,遇到寒潮袭击,蜜蜂又可退到原来的子脾上保温,确保安全。当新蜂大量出房,气温较高较稳定后,便可加第2张脾。第2张脾可加到边脾边二脾之间,此后每隔3~4天加1张脾,直到加至8~9张,可基本满足蜂王产卵。蜜蜂满箱后,可及时加继箱。初加继箱,巢箱放6~7张脾,继箱放3~5张脾,单脾向箱内一侧靠拢。双王群加继箱,巢脾向中间集中,中间为蛹脾,两侧为蜜脾。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再加脾时,加在巢箱内子脾外侧。初春加脾时正值寒潮,要尽可能避开,可拖至寒尾暖头。
在子脾增长过程前期,有适当蜜源,蜂群出现蜜压脾时,可以加巢础造新脾,这时是筑造优良新脾的好时机。蜂群不仅造脾快,而且造出的新脾雄蜂房少,子脾面积也容易扩大。造脾加础位置,一般在边3、边2脾之间。
97.怎样防止和减轻花粉压缩子圈?
粉源丰富时,工蜂会大量采集花粉,蜂巢内许多巢脾上都贮满花粉,造成蜂王产卵空间缩小,子脾面积减少,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
防止和减轻花粉压缩子圈的方法是,在粉源丰富的季节,可每天在巢门口安置一定时间的脱粉器,减少蜂群的进粉量。如蜂群已出现粉压子,可将整花粉脾提出,原位置加入空脾让蜜蜂继续存粉,以减少蜜蜂因存粉对其他巢脾的占用。提出的花粉脾集中妥善保存,留待缺粉季节使用。根据蜂王喜欢新脾产卵而蜂群不喜欢新脾贮粉的特性,可有计划地给蜂群加础造脾,使繁殖区多用新巢脾。也可将隔板的前面和底部用纸板或三合板临时加长,堵死两面的蜂路,使工蜂只能通过隔板的后部互通,在巢门口一侧用这种隔板隔出1~2张脾,限制花粉采集蜂在这两张脾上集中存粉,贮满后,提出集中保存,原位再加空脾。进粉期过后,取下临时钉的纸板或三合板,恢复正常繁殖。
98.什么情况下需要给蜂群加继箱?
外界蜜粉源丰富,气候温暖稳定,蜂群群势较强,在7~8框蜂,6~7张子脾时就应加继箱。如气温尚不稳定,要等蜂群强壮一点再加继箱。通过加继箱可以扩大蜂巢,增大蜂王产卵面积,加快蜂群的繁殖。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温,以免子脾受凉。
99.怎样给蜂群加继箱?
抽取巢箱内2张老蛹脾,1~2张卵虫脾放入继箱,同时加过2张蜜粉脾作边脾,巢箱保留3~4张卵虫脾或新蛹脾,加入1张空产卵脾,l张蜜粉脾。随着气温的升高,蜂群不断壮大,逐渐增加巢脾的数量。
100.主要蜜源花期前怎样有目的地繁好适龄采集蜂?
工蜂羽化出房约18天后才开始采集,采蜜季节,其寿命为一个多月。也就是从卵算起,离大流蜜期50天左右,到流蜜结束前39天左右为理论上的最佳采集蜂。实际上,流蜜期工蜂的平均寿命要超过一个月。开始繁殖采集蜂要比50天提前一些,应在离开花流蜜60天左右开始,繁殖结束也应比离流蜜结束39天再错后十数日,因为蜜蜂的采集酿蜜是有分工的,采集蜂和内勤酿蜜蜂有一定比例才会获得高产,不能只顾了采集蜂的繁殖而忽视了酿蜜蜂的繁殖。因此在大流蜜期到来前60天和结束前30天,应千方百计地繁好蜂,为蜂蜜高产打下基础。
主要措施有:(1)在此繁蜂期,选择充分的粉源场地,并加强奖励饲喂,如为定地蜂场,花粉不足时,还应补助花粉。(2)进入繁蜂期前10天左右,可限制蜂王产卵,使蜂王生理上得到调整,放开后,蜂王产卵速度加快,所产的卵也会得到充分的营养,卵的重量增重,可育出健壮的工蜂。(3)在开始进入繁殖期前,换掉老王,用新王繁殖。总之,凡是有利于蜂群繁殖的各项技术措施,在此繁殖期,都可充分发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