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61,228贴子:2,624,734

回复:[馒头君的科普帖]第四弹 苍鹰最后的飞翔 德国空军的末日之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a 183共有I/II两个版本,在基本设计上两者大同小异,我们将以Ta 183/I为主要讲解对象。Ta 183/I全机看上去像是一个粗短的箭头,其身材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完全称不上漂亮——难怪库尔特·谭克自己都称之为“乌鸦”。机身低矮短小,位于座舱下方的进气道一直延伸到后部与亨克尔·赫斯(HeinkelHirth)HeS 011发动机连接(最初的三架原型机使用的是 Jumo-004发动机)。机翼非常薄,呈40度的后掠角,中单翼布局,直接承力于机身中段的钢结构扭力盒上。翼肋由多层胶合木板制成,蒙皮则使用了一种称为“Formholz”的特殊强化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制造的Ta 183机翼重量仅为180千克)。每个翼段内含有6个机翼油箱,一共是1565升的燃油。高大的顶置水平安定面垂尾(T型尾)则成了Ta 183的招牌,其后掠角达60度,水平尾翼安装在垂尾顶部,方向操作主要由机翼和方向舵来完成,仅在配平时使用水平尾翼。 一般认为,Ta 183这种T尾布局的设计意图是,充分利用垂尾的后掠,将平尾的位置尽可能向后推,达到最大的控制力矩,使较小的平尾面积(重量、作动机构功率)成为可能。但风洞试验表明,这样的阻力较大,最严重的是,在大迎角的时候,机翼对平尾形成遮挡,容易造成深度失速,T形尾翼在尾部翼面发生振动的时候提供的失速前告警很少或者没有,改出都不容易。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7楼2016-03-28 13:22
回复
    Ta 183剖视简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16-03-28 13:24
    回复
      2025-08-12 21:05: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技术人员自然演示飞行原理,但大家都不愿相信这个飞行器就能飞起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9楼2016-03-28 13:24
      回复
        最近有点忙,可能帖子没发根,请大家稍微理解一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1楼2016-03-29 22:21
        回复
          Ta 183独具特色的机尾设计后来被米格-15全盘接收,当然后者为了解决飞行时出现的失速问题,在改装自动控制翼襟和翼缝的同时,作为折中方案,水平尾翼也从顶部下移了大约1/3的距离。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1楼2016-05-08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