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下陆战棋,我都会想到这个有趣的话题。
以现在军队编制来分析吧:一个标准师一万人
那么: 一个军三万人。
司令代表集团军,用两个军来代表吧:至少有五万人。
3万+5万+两个师代表2万=10万
其他子力,两个旅长和小子的数量约等于一个师,那就是一万人。
此外,地雷,炸弹不代表人数,而军旗至少有一个营防守。
这样计算:军棋一方至少有10万人参战。
两方合计约20万人参战。
我说的这是现代军制,毕竟军棋成型是民国时代的事情,考虑到民国军阀混战,编制屡次改革,真不方便统计。比如28年,国民政府军-师-团改为师-旅-团。46年,国共谈判,军改整编师,74整编师竟有3万人。但再考虑一个问题:民国的军队由于长期作战,编制很少变满。所以,用民国的编制考虑,陆战棋应该仍是20万左右的人会战。
可以这么说:这就是模拟国军一个兵团,共军一个纵队的兵力的作战!
四国大战就是40万人的决战,等于一次战役中的大规模会战!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司令死了要献军棋?毕竟一个集团军的一半人数阵亡,这很伤士气!
以现在军队编制来分析吧:一个标准师一万人
那么: 一个军三万人。
司令代表集团军,用两个军来代表吧:至少有五万人。
3万+5万+两个师代表2万=10万
其他子力,两个旅长和小子的数量约等于一个师,那就是一万人。
此外,地雷,炸弹不代表人数,而军旗至少有一个营防守。
这样计算:军棋一方至少有10万人参战。
两方合计约20万人参战。
我说的这是现代军制,毕竟军棋成型是民国时代的事情,考虑到民国军阀混战,编制屡次改革,真不方便统计。比如28年,国民政府军-师-团改为师-旅-团。46年,国共谈判,军改整编师,74整编师竟有3万人。但再考虑一个问题:民国的军队由于长期作战,编制很少变满。所以,用民国的编制考虑,陆战棋应该仍是20万左右的人会战。
可以这么说:这就是模拟国军一个兵团,共军一个纵队的兵力的作战!
四国大战就是40万人的决战,等于一次战役中的大规模会战!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司令死了要献军棋?毕竟一个集团军的一半人数阵亡,这很伤士气!